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的婚姻究竟有多脆弱(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0-30 1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當我們看到不少甜蜜的戀人無比幸福的表情,以及無數個和諧、圓滿婚姻的進行時態時,或許很少會想到,這樣的婚戀根本就不堪一擊,甜蜜、幸福的表象背後,或隱含著隨時可能會爆發的危機。換言之,我們的婚姻,或許根本就經不住風、抗不得雨。中國人的婚姻究竟有多脆弱?從下面的這個故事,或許可以管窺一斑。

  據日前《法制日報》的報道,一對小戀人,由於一樁小事而鬧分手,最後竟鬧到法院,婚約財產糾紛官司打得不可開交!

 
 

  
    1985 年出生的小峰是江蘇啟東人,大學畢業后在南京工作。兩年前,經人介紹,與同在南京工作、比自己小兩歲的老鄉小蘭確立了戀愛關係。戀愛談的順風順水,便開始談婚論嫁。雙方按習俗送彩禮、添嫁妝、訂婚期,並向親朋好友發放了請帖。

  領結婚證時,兩人各自填寫了一張信息登記表。小峰發現,小蘭學歷一欄寫的是專科,而當初介紹人明明說她是本科。他頓時感到受了欺騙,立即放棄登記,轉身離去。小峰過後冷靜下來,想繼續結婚。豈料,小蘭卻認為,你以為想分就分、想合就合嗎?一樁婚事,就這麼黃了,親家也成了仇家。兩家人為了彩禮歸還問題而鬧上法庭,撕破了臉皮。

  這個故事若只是進行了一半——小峰發現女友學歷有誤,甩手離去,雙方分手,倒也情有可原——我們可以認為,雙方裂隙在先,小峰是「蓄謀已久」,學歷不過是個借口。還可以盡情聲討婚戀中的造假、隱瞞行為。偏偏是,小峰又反悔了,又想不計學歷、重修舊好了。這樁婚戀的脆弱性正在於,男方反反覆復,離合、是否游移、模糊,女方卻上演了通常可見的決絕一幕——你想反悔,老娘還不伺候呢!

  而,這樁婚戀的更加脆弱之處在於,雙方分手之時,皆無君子做派,一方要追討彩禮,另一方卻認為自己已「精神損失」,絕不歸還,最後只有依靠法律解決問題。

  這個非常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婚戀分手故事,折射出的,是我們素常不以為然的婚姻之真實、普遍狀況。

  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今社會存續著的絕大多數婚姻,包括戀情,並不能超越前現代、前文明階段的現實。簡言之,當下粗糙、鄙陋,經不起磕磕碰碰的婚姻,無比之脆弱,幾近易碎品。不少夫妻,不過就是拉幫搭夥過日子;戀人牽手,也多出於物質、地位、家族、生子等多方面的考量。所謂「鯉魚跳龍門」「夫妻只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實乃這般婚姻、戀愛的真實寫照。

  
 

   2011年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天有7000對夫妻離婚,離婚數接近前40年的總和,京滬離婚率已超過1/3,北京市的離婚率更是高達39%。民政部發布的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3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50萬對,比上年增長12.8%。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281.5萬對,法院辦理離婚68.5萬對。這是自2004年以來,我國離婚率連續10年遞增。

  脆弱的婚姻,實與婚姻中人自身觀念以及自我人生的脆弱有大關聯。必須承認,一些年輕人,無論是哪個代際的「后」,皆存在價值觀、人生觀混亂、迷茫的現象。與一些發達國家重視教育實效、重視傳統、歷史,重視對年輕人的人格塑造以及人品培養想比,我們的說教太多,大話空話太多,走過場太多,這造成了,一些走上社會的年輕人,價值觀、人生觀簡單、模糊,甚或一片空白。人生稚嫩無比,幾乎全無自我。所有這些,都不可能不直接影響到其戀愛、婚姻。

  脆弱的婚姻,亦是由於我們的婚戀、家庭始終成熟度不高、「結實度」不夠。在不少人的觀念中,傳統的白頭偕老、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已然時過境遷,成昨日黃花,遂飛快地從一個極端,跳向另一個極端——都市中,閃婚、假結婚、假離婚甚或包二奶等事實上的重婚,比比皆是。

  不少人婚姻走了幾遭,都難言對婚姻有清醒、理性的認知,都難言知曉並認同婚姻所要承擔的責任,都概不承認組成一個家庭意味著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脆弱的婚姻,實則還證明了社會以及社會心理的脆弱。社會的浮躁、迷茫、迷失、混沌也好,缺乏信仰、唯利是圖、道德淪喪也罷,皆是一個社會脆弱、不成熟以及社會中人集體心理脆弱、不成熟的表現。這樣的社會以及這樣的社會心理,更容易盲從、隨大流,更容易被流行、時髦牽著鼻子走,一邊倒、一陣風,如沒頭蒼蠅般東撞西撞。亦很容易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從一個極端滑向另外一個極端。如前所述之婚戀,正是對此的生動詮釋。

  由此看來,脆弱的婚姻,並非孤立的存在,其背後深刻的社會動因實不容忽視。言婚姻、戀愛的成熟、健康與否,直接關乎社會及社會心理的成熟、健康及至文明、進步與否,言人們的婚姻、戀愛與一個社會的走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毫不為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