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習近平連上三天福建日報頭條 有何內幕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4-11-4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海外網/日期: 2014-11-03



  摘要:最近3天,這家偏居東南一角的省級黨報,都以同樣的規格報道同一個人:習近平。報道規格是清一色的頭版加二版,內有大量獨家「料」和此前沒見過的照片。

  相信你在10月30日各大新聞客戶端都被這條新聞刷過屏——習近平與彭麗媛結婚時一切從簡,只辦了一桌酒席,就連糖果都是彭麗媛臨時花5元錢上街買的。

  通常來說,這麼內部的料一般人挖不到,除非能找到當年他的身邊人,或者乾脆就目睹過。所以這個料由《福建日報》爆出來就一點都不奇怪了。不知道你看沒看過那篇報道,足足1.5萬字,佔了該報當天頭版和二版兩個整版。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翻翻這幾天的《福建日報》,其實那篇報道只是個開始,最近3天,這家偏居東南一角的省級黨報,都以同樣的規格報道同一個人:習近平。報道規格是清一色的頭版加二版,內有大量獨家「料」和此前沒見過的照片,報道各有主題,如果非找一個共同的,那就是「回顧」。

  話說到這,即使最偷懶的政經觀察者應該也能從這3天的報道中讀出點什麼來。沒錯,11月1日,微博上就有人曬出了照片——習近平到福建視察了。

  習近平來視察什麼?

  不妨從《福建日報》最近3天的報道主題中找找靈感。

  第一天,《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習近平同志在福建踐行群眾路線紀事》,主題「群眾路線」。

  第二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同志關心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紀實》,主題「生態建設」。

  第三天,《飲水思源 勿忘老區——習近平同志關心支持福建老區建設和發展紀實》,主題「擺脫貧困」。

  看起來亂,琢磨起來卻很合理。群眾路線不需要說,這是貫穿習近平從政生涯的主題,今年僅福建日報都已兩次頭版關注,這次值得特別關注的是「生態建設」和「擺脫貧困」。

  先說生態。

  分析大事看黨媒,11月1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頭條刊發《八閩大地滿眼春》,第一作者為人民日報駐福建分社社長余清楚;10月31日的《新聞聯播》播出《福建:堅持綠色導向引領生態文明》。不約而同的選擇報道同一個省的生態保護,背後必有原因。

  說起來,福建的生態在中國還真是獨樹一幟。3月1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支持福建省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加快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意見》,福建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也是目前唯一一個。

  「生態省」的意義在於,地方策略上升到了國家戰略,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生態省」,是誰挑頭做的呢?現任福建省長蘇樹林表示,是2000年的習近平省長。

  再說「擺脫貧困」。

  這四個字與習近平始終密不可分,甚至是他出版的第一本書的名字(今年已再版),彼時他還是福建寧德地區地委書記。可以說,從河北正定到福建寧德,習近平從政生涯的基層工作,始終與此相關。

  繼續看黨報。10月3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頭版右下角,《龍岩精準扶貧「九到戶」》,介紹的是當地以九項精準扶貧到戶工作措施幫助脫貧。這篇文章第一作者同樣是前述福建分社社長。

  黨報連續關注的背後,如果說福建日報的準備更為充足,人民日報的兩篇報道則指向更為精準,尤其是兩篇文章都由分社社長親自寫,一定有不同尋常之處。

  上任伊始,習近平就在不同場合提到,不唯GDP論英雄。這個前景當然是美好的,但中國各地經過了多年GDP依賴症,想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所以在他比較熟悉的福建,以國家戰略的方式,探索保護生態的同時轉型升級,的確是一個合理選項。

  保護生態當然不意味著不追求發展,如何帶領群眾「擺脫貧困」,可是習近平20多年前就深入思考過的大問題。這次兩個主題相遇,習近平所關注的,一定不會只是福建本身,而是與國家的發展戰略高度相關。

  之所以選擇福建,島君分析,應該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福建的確做的不錯,森林覆蓋率連續36年全國第一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發展得也好,具有成為樣本的資質;二是習近平多年深耕於此,對於國家轉型的探索,從這裡開始更為得心應手。

  對了,人民日報在有關生態的報道中,不經意間提到了這麼一句——在閩西長汀,170多萬畝水土嚴重流失的「火焰山」變成了草木豐美、瓜果飄香的「花果山」。在有關脫貧的報道中,則以龍岩為主要報道對象。

  說了這麼多,你肯定還是想問,習近平這次會去哪裡考察?

  島君並不知情,不過百度告訴我,長汀縣隸屬龍岩。

  地方黨報回顧習近平往事,背後有深意

  在頭版報道習近平,對於黨報來說並不稀奇。但在頭版大篇幅報道習近平往事,卻不尋常。俠客島認為,這風氣,是從2013年的《河北日報》開始的。

  2013年8月27日,《河北日報》頭版刊文《同呼吸才能心相印——習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間堅持群眾路線紀實》,該報記者到正定遍尋當年與習近平共事過的幹部群眾,從他們的回憶中,試圖還原出這位正定的「老書記」(儘管從年齡來說,習近平來這裡時年方29歲)在這裡發生過的故事。

  從時間上推斷,這篇報道的準備工作應該持續了至少一月有餘。因為此前,2013年的7月11日至12日,習近平到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順便到過正定看望幹部群眾。

  限於主題,這篇報道主要回顧了習近平堅持群眾路線的往事。3個月後,2014年的1月2日,這家報紙推出《習近平同志在正定》,以1.5萬字的規模,和頭版、二版加半個三版的規格,給出了關於習近平仕途中基層第一站的詳盡回顧,並在頭版配評論《學習崇高風範 實幹成就夢想》。

  這篇報道的第一作者是程寶懷,他是誰?「程寶懷同志於上世紀80年代擔任正定縣縣長,與習近平總書記共事搭班子,共同度過了3年多的難忘歲月。」由這樣的人來寫,難怪報道中細節量爆表,在年初的輿論場中火了很長一段時間。

  來自河北的嘗試無疑是成功的經驗。正如習近平離開河北后就去了福建,接力的省級黨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福建日報》。該報的第一個頭版整版來自今年5月12日,《群眾的讚許最甘甜》,作者為「本報採訪組」,最近爆出習近平結婚細節的那篇文章作者同樣是這個名字,猶抱琵琶半遮面有沒有?

  值得注意的是,來自福建的第一個頭版,同樣事關群眾路線,兩個省級黨報,不會沒來由地關注同一個主題,如前所述,這個主題貫穿習近平的從政生涯。

  《福建日報》的第二次報道出現在8月1日,主題也自然有關國防和軍隊建設。這篇《「我臨東海情同深」——習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間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紀事》只能出現在當天該報的頭版下半區,原因是……那天的頭條是軍委主席習近平八一前夕看望慰問駐福建部隊官兵。

  第三、四、五次報道就是最近的三篇。

  當然,坊間流傳的這次考察目的之一,是要為福建沿海改革帶來大動作,島君認為或可一聽。因為說話間,習近平已到了平潭考察。這是中國大陸離台灣最近的地方,是福建省直管的省轄區(雖說平潭只是個縣,但平潭綜合試驗區已是正廳級),是福建省第一大島、中國第五大島,同時也是著名的漁業基地。

  在這裡做出一番成績意義非凡,要知道,對岸人想來這裡,坐船才1小時20分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