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農業部檢測中心專家:無法靠外表辨認轉基因食品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10-26 21: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如果羅列過去幾年全民參與度最高的話題,那麼「轉基因」當之無愧。部分轉基因農作物曝光、轉基因是否應該強制標識等等,一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而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更成為人們關注和爭議的焦點。不過,在熱火朝天的爭論當中,看熱鬧者居多,真正懂行的卻是少數。  

        轉基因成分如何檢測呢?如果經過實驗室儀器檢測之後,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帶著這些問題,中央台記者探訪了農業部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黃崑崙,中國農大教授,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公開資料顯示,他以轉基因技術為研究方向已有至少14年。十多年裡轉基因技術在中國應用的起起落落,乃至監管和檢測機制的從無到有,黃崑崙再熟悉不過。

   黃崑崙:檢測機構實際上從2005年9月開始開始,轉基因安全的監管,在檢測機構就列入了第五批的農業部的檢測機構的建設,目前實際上已經有39個機構,通過了2+1這麼一個評審,涵蓋了綜合性、區域性、專業性的三個層次,轉基因植物、動物、微生物三個領域和產品成分、環境安全和食用安全三個類別。

   黃崑崙所說的39家檢測機構可以在農業部公布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檢驗測試機構清單》中查到,其中有3家具備檢測轉基因食品的資質,黃崑崙所在的農業部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就是三分之一。相比一些第三方機構的遙不可及,黃崑崙說,他們的實驗室並不排斥各種渠道的送檢。    黃崑崙:作為一個第三方的檢測實驗室,個人也能來委託,單位也能來委託,甚至政府的一些市場的監管部門也可以委託我們進行樣品檢測。

   記者:咱們現在有接受個人委託的先例嗎?

   黃崑崙:有啊。

   記者:如果說我有一袋大米,我想檢測有沒有轉基因成分,這樣的話流程多長,費用多少?

   黃崑崙:一般7個工作日,一般對一個樣品大概是在1000塊錢左右。

   一旦簽訂協議、接受樣品,接下來就是專業、枯燥的檢驗過程。樣品在負壓實驗室中,依次歷經DNA提取、提純,加樣配置成反應體系,基因擴增,凝膠成像,這時候,含不含轉基因成分,真相大白。

   黃崑崙:通過這個凝膠成像儀我們就能看到,如果它有條帶在那上面出現。

   記者:是不是相當於我有個參照物,就把這個參照它,然後這裡頭沒有的,那就是……

   黃崑崙:對,我們是做的過程中,我們會有陽性對照的。

   記者:從頭到尾需要多少時間?

   黃崑崙:大概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

   對於轉基因技術的反對者,這項檢測和這個實驗室的最大意義在於,將被定性為「含轉基因成分」的食品拒之門外;諷刺的是,對實驗室里的黃崑崙們,長期不懈的科研和科普一直是為了證明相反的命題:即便食品「含轉基因成分」,也完全無需將其拒之門外。在轉基因成分檢測實驗室的對面就是一個應用現行食品安全評價體系的普通實驗室。專業儀器下,食品中的蛋白質、纖維素、脂肪,以及液相色譜、氣相色譜都一覽無餘。黃崑崙表示,無數實驗中,轉基因和非轉基因食品並沒有呈現營養成分上的差別。

   記者:那是不是說從這個實驗室,它各種儀器檢查的情況來看,從營養成分來說,其實是無法判斷這個東西是不是轉基因的產品的?

   黃崑崙:從營養上是無法判斷的,因為轉基因、非轉基因它的營養都是一樣的,你怎麼來判斷呢。

   「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十多年的食品安全科普路上,黃崑崙身為科學界的分子、權威機構的一員,卻往往是弱勢的一方。甚至有以「科普」挂名的知名媒體專欄,引用如「非轉基因大豆是橢圓的,轉基因大豆是圓的」這樣的謠言。黃崑崙無奈表示,所謂靠外表辨認轉基因食品,純屬無稽之談。

   黃崑崙:這個什麼辣椒是黃的、紅的,就是轉基因的,然後聖女果是轉基因的,其實那些都不是轉基因的。像我們的那個彩椒,它是一個太空育種的產品,是突變。跟我們轉基因的原理都是一樣的,還有我們的聖女果,實際上是從以色列引進的一個品種。那個上面我看都在胡說,基本上沒有正確的。看外形、看顏色,看任何部位,看不出是不是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

   自行送檢、媒體曝光、商家否認、亂成一團,這已成為民眾熟悉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戲劇性橋段。事關轉基因,「誰來檢測」的問題尤其突出。今年2月,有網站將肯德基豆漿送檢第三方機構檢測,稱檢出轉基因成分,而這家機構,根本不具備檢測轉基因食品的資質。黃崑崙解釋,無資質檢測機構出具的結果之所以存疑,不僅因為其技術條件不可控制,更因為解讀過程對專業素養要求很高。

   黃崑崙:「痕量」這個東西很複雜,牽扯一個問題就是說,你這個檢測出痕量會不會有假陽性的情況出現,需要進行複核和驗證。如果一個實驗室確定不了,那要多找幾家有資質的實驗室。痕量的情況下,最好不要輕易下結論。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