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祈禱上師

[複製鏈接]

1635

主題

2471

帖子

8711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87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樹 發表於 2014-10-25 1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龍薩娘波尊者於《金剛精要耳悅前行引導文》中曰:「上師身為僧、語為法、意為佛,聚集外三寶。總集加持之根本(上師)、賜勝成就之來源(本尊)、一切事業之主尊(空行護法),為內三根本。(具備)密意不動之法身、無遮顯相之報身、事業無勤之化身,為密三身。上師為九寶至尊之本體,故應起信念也。」一切諸佛菩薩之密意均聚集於上師之中,故上師為修持密法之根本。
  上師總分為所詮形相之上師和能詮勝義之上師,所詮形相之上師指上師外在顯現之法相或法音等。能詮勝義之上師即心之本體,乃最究竟的上師。
  上師已證悟法身,以無緣大悲菩提心任運呈現化身利益眾生。上師之本體猶如皎潔之明月,不同根機之信眾如迥異之水境。千江有水千江月,顯現之上師雖千差萬別,但其本體卻為一切上師本體和事業之總集,並無形象及生滅之變化。因此,上師乃一切諸佛菩薩之總集。祈禱上師,就是祈禱一切諸佛菩薩,祈禱諸佛菩薩,也就是在祈禱上師。
  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曾云:「觀上師為佛,得佛之加持;觀上師為凡夫,得凡夫之加持。」如果僅僅將上師樹立為「會受累的聖人」或者將「釋迦牟尼佛」樹立為頭頂肉髻、身披瓔珞的表面形象,縱然祈禱,所獲加持極為有限。故,作為修行者切勿以分別心僅僅執著於外在顯現之上師,而應以顯現之上師為緣起,依教實修,逐步證悟心之本體——能詮勝義之上師。
  華智仁波切於《屠夫真言》中曰:「心乃諸法源。」眾生由於自心被無明遮障,無量劫以來因貪嗔痴煩惱而流浪生死、輾轉輪迴,飽受諸苦。而具德上師圓滿佛陀一切功德,具備智(遍知)、悲(無緣大悲)、力(救度眾生之力),乃眾生唯一之依怙。故祈禱上師的目的在於以此緣起與上師相應,調伏內心,最終逐步證悟心之本體,以此永離痛苦及痛苦之因,獲得暫時乃至究竟的安樂。上師化身無量,故千處祈求千處應。 頌曰:「疾疫刀兵違緣諸災時,憶念尊顏即滅諸障礙」 ,此處之障礙,乃面對違緣災難時內心起現的煩惱、恐懼、痛苦等,通過祈禱上師,調伏內心,證悟心之本體,則一切外緣之顯現皆轉為道用,此乃「滅諸障礙」之真實義。懂得這一點,我們就應該知道所謂祈禱上師並非在危難時大喊幾聲「上師加持!」如是以遠離怖畏之惡念發心祈禱上師,很難獲得內心的真實利益。
  就因果而言,既然如今感受的諸多痛苦、危難皆來自於自己往昔所造惡業,那麼作為修行者應該時時祈禱上師加持調伏自心,斷除貪嗔痴煩惱,這是遠離痛苦、度過危難的最根本方法。若僅僅逃避表面顯現的痛苦,猶如以石壓草,無有實義。由此可見,果報現前之時,凡夫意欲逃避「果」報,而修行者了知「果」的根源,進而從「因」上下功夫,這就是修行的智慧。
  就初行者而言,將上師觀想於面前,以信心祈禱,請上師加持自己調伏貪嗔之心,有勇氣面對困難,並在一切時中皆不損惱眾生。如是時時以摯誠之心祈禱上師,乃最殊勝之竅訣。哪怕從外相上祈禱上師,也是護持正念的緣起。因此,當以摯誠之心時時祈禱上師,此乃最殊勝之竅訣。
  了知如上要點,針對你的問題,我們不難得出答案:
  1.作為修行者首當逐步增上信心。若未對上師生起與諸佛菩薩無二的信心,可以暫時以自己有信心的佛菩薩(如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作為祈禱的對境。隨修法增上,逐步生起「上師乃一切諸佛菩薩之總集」的相似定解,當以信心摯誠祈禱。
  2. 祈禱上師之時反觀自己的發心為何?若為惡念、無記發心,則應及時調整。
  3.恆時以信心祈禱上師乃修行最殊勝的竅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7: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