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電商巨擎無緣A股后的創業板反思(圖)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0-24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即將5歲的創業板,未來肩負著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2009年10月30日,有中國版納斯達克之稱的創業板迎來第一批28家公司,當時我也在現場,記得大家談論較多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機遇之中存在的風險。時至今日,創業板經過五年的風雨兼程,果然不負眾望地成長為全球新興市場中最成功的創業板市場,市值接近兩萬億元人民幣,它早已經從一夜暴富的創富走向了如火如荼地創新。

  作為業界經濟學專家,證券市場及創業板是我天然研究的對象,我對創業板有近兩百多篇的論述,細心地讀者把它們按照時間排序連貫起來,就是一部創業板歷史。雖然還很年輕,但它每時每刻都在醞釀著驚人變革。

  優勢突出的創業板劣勢同樣明顯,我曾在一篇題為《阿里們美國IPO的真相》的文章中指出:企業在哪裡上市,是企業的自主行為,最終選擇在美國紐交所上市(一開始馬雲計劃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是阿里巴巴理性抉擇的結果。在網際網路時代,擁有人氣就是利潤,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網際網路企業直至上市的那一刻都沒有實現利潤,國內資本市場不理解也不接納的原因,但是美國人願意接納,國內的這些企業也只能在美國掛牌,我們怎能享受到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所帶來的巨大收益。

  電商巨擎盛宴無緣A股,有望在創業板五周年之際得到扭轉,根植於中國經濟轉型大潮中的這個新板塊有望來個華麗轉身,證監會早些時間已決定在創業板建立單獨層次,支持高風險的網際網路、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板掛牌上市。本月底即創業板正式推出5周年之際,創業板將迎來重大制度變革的關鍵時間窗口,而這件事情無疑將提上推進日程。

  和美國創業板相比,我國創業板對科技企業的服務能力和吸引力天然較弱,因此深交所迫切需要改變這一現狀,掌握主動權。若此舉成行,將會帶動更多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投入新興產業和高科技企業中,而創業板單獨層次也有望逐步取代美國創業板。但是,留住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板單獨層次上市,更需要有完備的法制化、制度化的土壤,創業板分層改革不要期望一步到位,更不宜操之過急。

  我是專業研究宏觀經濟的,我在研究中發現只有把創業板放在整個中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的鏈條中,才會發現新的不同之處。國家設立創業板的目的,最終是為中小企業融資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為經濟發展提供原動力。

  創業板的最大機遇來自中國經濟轉型所爆發出來的能量,中國經濟轉型不但為創業板提供了堅實的發展基礎,而且創業板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也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創業板因已經成為助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之一。但是,當下創業板大股東的「暴富」、「三高」與二級市場股民的虧損現象還普遍存在著,暴露出很多深層次的問題。

  但不可否認,在過去的5年,創業板作為中國證券市場最為活躍的新興板塊,培育出來了相當數量相當可觀的新興企業,這些企業作為新經濟中的代表,儘管裡面還有不少投機倒把者,但創業板基本上發揮出了支持實體經濟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的這一功能。

  創業板經歷了五年的風吹雨打去,我們需要在五周年之際思索和總結,而不能一味地去讓它風雨兼程,現在它只有5歲,但它未來肩負著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經濟的未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2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