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孩子到底有多危險?(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10-23 2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產科醫生 發表於  2014-08-15 14:36

  近日,一個醫學專業名詞佔據了各大網站熱搜榜的榜首。它就是「羊水栓塞」。湖南湘潭產婦死亡的新聞引發了國內輿論界的一片混戰。然而對於一個產科醫生而言,看到的更多是公眾對分娩風險的忽視和對產科知識的匱乏。當然這其中媒體缺乏醫學常識的評論和報道更讓人不安。因此有了這篇對於孕產婦死亡的相關介紹。孕產婦死亡逐年減少但仍不容忽視

  提到孕產婦死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孕產婦死亡率。它是指每10萬活產中,由於同懷孕或孕期分娩期間和孕期終止后42天內護理有關或因此而加重的任何原因(不包括偶然或事故原因)死亡的婦女人數(不論孕期的長短和懷孕地點)[1]。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評價孕產婦保健工作水平及醫療產科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為保障孕產婦健康、提高婦女生存質量,2000年,聯合國成員國共同簽署了千年發展目標,承諾到2015年,孕產婦死亡率在1990年基礎上降低3/4[2];按照此要求,中國孕產婦死亡率在2015年應下降至22.2/10萬。中國20世紀90年代國務院先後頒布實施了《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和《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將婦女和兒童健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2014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報道,每天約有1000名婦女死於與妊娠和分娩有關的可預防疾病。 所有孕產婦死亡有99%發生在發展中國家。1990年至2008年,世界各地的孕產婦死亡率下降了三分之一。一項針對中國31個省市的監測調查[3]顯示:1996-2010年,孕產婦死亡率從64.1/10萬下降到30.0/10萬,下降了53.20%,但城市和農村變化趨勢不同。農村由86.4/10萬下降至30.1/10萬,而城市孕產婦死亡率在1996-2002年呈現波動,在2003-2007年間相對平穩,2008後有所反彈,2010年接近1996年的水平。

  

  1996-2010年全國和城鄉孕產婦死亡率 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但是即使孕產婦死亡率在逐年下降,但是妊娠和分娩本身來說,風險仍然存在。並且對於一個家庭來講,孕產婦死亡一旦發生,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提高對妊娠和分娩的認識和重視非常必要。孕產婦死亡中發生率最高和致死率最高的兩種

  首先妊娠、分娩是生理現象,不能稱之為疾病,但是,這一時期孕婦身體的各系統和沒有懷孕時比較會發生很大變化,易引起各種併發症,甚至造成孕產婦死亡,孕產婦死亡的原因比較多,可以是一種原因,也可以多種原因共存。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產後出血、產褥感染、妊娠合併心臟病、妊娠高血壓病(子癇)等,還有不得不提的一個兇險疾病就是,羊水栓塞。

  研究表明[3]: 1996年,中國孕產婦主要死因構成中,排在前3位的疾病依次為產科出血(47.9%)、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2.9%)和羊水栓塞(6.8%),而2010年的順位是產科出血(27.8%)、妊娠期高血壓疾病(12.3%)和心臟病(10.9%)。雖然產後出血的構成比明顯下降,但是它仍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首位原因。

  經陰道分娩的出血量一般在400毫升左右,如果在胎兒娩出后的24小時內,產婦出血量超過500毫升,在醫學上則稱為產後出血。產後出血多是由於子宮收縮乏力而引起的。凡雙胎妊娠、巨大兒、羊水過多、產婦年齡大於35歲、妊娠合併高血壓綜合征、分娩次數多等因素,均易於發生宮縮乏力和產後出血。另外,胎兒娩出后,如果胎盤未能及時完整地排出,也會引起產後出血。再者,經陰道分娩發生產道裂傷出血,也有可能導致產後出血。有凝血功能障礙的產婦也容易發生出血,而且常常是難以控制的大量出血。產後出血如果治療搶救不及時,極易發生出血性休克,最終導致孕產婦死亡。

  而與產後出血相比,近期被公眾所了解的羊水栓塞則被公認為產科的死神。主要因為羊水栓塞無法預測,跟分娩方式沒有直接的關係,雖然發病率低(人衛版教科書中,羊水栓塞的發病率為4-6/10萬),但是致死率很高(80%以上[4])。一旦發生,對於任何一個家庭都是無法承受。

  羊水栓塞就是指在分娩過程中羊水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分娩期併發症。通俗一點說:就是在分娩的時候,羊水通過子宮創口進入母體的血液里。羊水中含有上皮組織、胎兒毳毛、胎脂、胎糞、粘蛋白等和促凝物質,當這些東西進入母體血液,引起母體對胎兒抗原產生一系列過敏反應,引發很嚴重的併發症,造成急性呼吸循環衰竭、全身瀰漫性出血、全身多臟器損傷等,來勢洶洶,極大可能引發死亡。近年研究認為,羊水栓塞主要是過敏反應,是羊水進入母體循環后,引起母體對胎兒抗原產生的一系列過敏反應,故建議命名為「妊娠過敏反應綜合征」。 其可能誘因包括:①經產婦居多;②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③常見於宮縮過強或縮宮素(催產素)應用不當;④胎盤早期剝離、前置胎盤、子宮破裂或手術產易發生羊水栓塞;⑤死胎不下可增加羊水栓塞的發病率。

  值得提醒的是因為羊水栓塞發生迅速,往往來不及搶救,因此在羊水栓塞的救治中,儘早診斷和處理尤為重要。一旦發現,終止妊娠,結束分娩可以有效去除病因。但是,一旦發生產後大出血,在其他措施不能有效止血的情況下,子宮切除應當機立斷。

  另外,有些報道中提到「有準備的破腹產是減少和避免羊水栓塞的有效方法」,這種提法有些偏頗。應該說在早期羊水栓塞發生后,迅速選擇剖宮產去除病因是有效的救治手段。孕產婦死亡的預防

  儘管羊水栓塞如此不可預見,但是對於孕產婦死亡,仍然有一些預防方法可以應用:

  1、定期正規產檢:常規產前保健能及早發現、治療孕期各種併發症 ,保證孕期安全。孕婦一定要定期正規產檢,加強對高危因素的重視。並積極配合醫生,遵醫囑進行及時治療,避免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是防止嚴重併發症發生的有效措施。

  2、積極了解孕產期知識:通過孕婦學校,加強健康教育宣傳使孕婦及家屬充分了解孕產期保健及孕產期併發症風險預后的相關知識,讓准媽媽們真正認識到產前保健的重要性 ,提高孕產婦及家屬的自我保護意識和主動尋求產前保健的能力。

  3、積極有效的治療:恰當、及時的治療,很大程度上影響母體與胎兒的預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於保障母嬰安全非常重要。

  4、密切配合醫生處理:高齡產婦、早產、過期產及經產婦。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宮體或子宮頸發育不良的孕媽媽容易發生羊水栓塞,一定要積極密切配合醫生,及時處理。

  總之,看到這樣的事件發生,每個產科醫生都感到痛心,但是似乎每到事情發生時,公眾才會關注這個疾病。如果可以,請在妊娠和分娩前了解相關知識,生孩子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但其中有險也不可忽視的,希望想要為人父母的你多多了解,認真對待。(編輯:粉條er)參考文獻: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監測指標》​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United Nations Millennium Declaration (2011.8.2)周遠洋等,1996-2010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變化趨勢,中華預防醫學雜誌[J],2011,45(10),934-937.喬福元等,羊水栓塞的急救盒處理,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J],2005,21(2),75-77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