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汪憂草:經濟學專業為啥這麼「坑爹」?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0-19 16: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學習歷史學和文學的大學生想過退學的比例最高,分別為17.9%和17.4%,經濟學專業的「退學意向」緊隨其後,為14.2%。(10月17日《現代快報》)

  這是零點研究諮詢集團近日發布的《2014年度大學生全景調查報告》,在對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9個城市20所大學的2128名在校大學生調查后所得出的數據。報告還顯示,從學生對專業的好感度、是否有繼續深造意願、曠課率、考試是否靠突擊、學生打算退學率來給專業好壞打分的話,經濟學「榮膺」坑爹指數五顆星。

  經濟學專業這麼「坑爹」,其實也不是神馬新鮮事。我讀大學那會兒,最「坑爹」的一門課就是「政治經濟學」,老師拿著一本至少是五年前寫的講義,在講台上照本宣科,就跟糊差事沒什麼兩樣。這其實就說明,當我們的老師只是把經濟學作為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積在一起,然後灌輸給同學們,那麼,恭喜你,經濟學的確可以是乏味得不能再乏味的一門課。

  今天的很多大學生報考經濟學專業,其實並不是期盼著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出色的經濟學家,而是懷揣著用學到的知識賺大錢或者找一份好工作的夢想,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功利社會,這樣的想法其實也無可厚非。但他們走入經濟學課堂,學到那麼多經濟學模型,從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到新古典主義、芝加哥學派,距離現實卻很遙遠,理想與現實之間產生巨大的落差,也就不難理解。

  19世紀英國歷史學家托馬斯-卡萊爾曾經諷刺說,經濟學是「鬱悶的科學」。在今天看來,經濟學越來越趨向於技術化和數學化的研究方式,各學派都是依靠不實際的、無法驗證的、或是過度簡化的假說來作為理論依據,自然令大學生們更加「鬱悶」了。

  如果不能把這些西方理論深入淺出地講解出來,並導入中國人的獨特視角,讓同學們真正做到融會貫通,經濟學教學就很可能「水土不服」,不能起到經世致用的積極作用,這是大學經濟學專業的一大挑戰,恐怕也是其「坑爹」的原因之所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