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A股壞了美國人如意算盤 為轉型贏得時間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0-17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實際上,國與國之間有一種競爭方式叫做「捧殺」。有時候,兩國交鋒「硬碰」並不能有效打擊對方,但是巧妙地運用「捧殺」的方式來迷惑對方,卻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紐約原油價格跌破80美元,創出28個月新低;歐美股市紛紛暴跌,期間累計跌幅更是創出近期的最大值。不過,與此同時,因股市暴跌引發的避險情緒,以美元為主的部分貨幣卻出現了持續走強的格局。

  一般而言,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這種晴雨表功能在歐美股市中的影響度更為明顯。鑒於近期歐美股市的持續暴跌,更多投資者認為,主要還是源自於近期持續惡化的經濟數據。

  一方面,歐元區10月ZEW經濟景氣指數僅為4.1,大大低於前值的14.2。此外,德國權威人士也對當地的經濟增幅抱以消極的態度,並預測德國經濟增幅可能低於之前預計的1.8%。另一方面,美國的通脹率、工業生產及零售銷售等各領域數據的表現低迷,也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

  顯然,歐美經濟的不良預期沉重打擊了歐美的股票市場。同時,全球各主要地區的股市也深受影響。

  其中,與內地市場緊密聯繫的香港股市也出現了較大的跌幅。自9月初以來,港股市場累計跌幅已達到8%左右,期間最大下跌空間高達3000點。

  不過,令全球投資者感到意外的是,在全球股市一片慘綠的同時,A股市場卻沒有受到明顯的衝擊。

  確實,自今年7月初以來,A股市場的表現卻明顯強於全球主要股市,期間累計最大漲幅已經超過了15%。

  有評論認為,A股的持續走強,實質上是滬港通的強大利好作用。此外,也有評論認為,經歷長達5年的下跌行情,A股的下跌風險基本釋放完畢,已逐漸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港。

  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然而,對筆者來說,A股的另類強勢卻具有更深層的意義。

  人民幣國際化提速成為近期全球各國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人民幣逐漸從周邊國家的貿易結算貨幣發展到區域性的投資貨幣,後來又逐步成為了國際儲備貨幣。由此可見,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速度明顯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國際化對歐洲地區的影響已經到達了新的高度。繼之前英國當局確認發行人民幣債券,並將發行國債的收入作為英國當局的外匯儲備后,今年9月29日,經中國人民銀行的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宣布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歐元的直接交易。

  顯然,人民幣國際化深入影響到歐洲地區,而其對歐元區的直接交易,將意味著人民幣在全球主要成熟國家的話語權在大幅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也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

  但是,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更為廣泛的大環境下,卻間接削弱了美元對全球各國的主導地位。或許,對美國人來說,人民幣加速國際化就是一種「逐步去美元化」的過程。

  一方面,中國的國際地位在大幅提高,而人民幣的國際話語權也水漲船高。另一方面,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卻大力宣揚「中國威脅論」。

  近期,《瑞典日報》稱,按照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近期中國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國。與此同時,它還充分肯定了中國過去的經濟發展成果。此外,有外媒宣稱,中方已打破了亞洲勢力的版圖,「中國威脅論」必須引起全球的高度警惕。

  實際上,國與國之間有一種競爭方式叫做「捧殺」。有時候,兩國交鋒「硬碰」並不能有效打擊對方,但是巧妙地運用「捧殺」的方式來迷惑對方,卻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美國人看來,「中國威脅論」早已存在。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幅提速,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話語權已經今非昔比。或許,美國人對中國已早有警戒,更可能設計出一盤很大的「棋局」,等待中國前來挑戰。

  全球經濟發出了紅色警報,全球股市出現了持續性的暴跌,原油價格出現了崩盤式的下跌,這是一場關乎全球各國命運的危機。事實上,這場危機爆發的更深層原因,就是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利益之爭。

  全球股市一片慘綠,唯獨A股保持強勢,這是令全球投資者感到困惑的事情。

  滬港通成為A股的最大支撐因素?還是前期A股的過度下跌,而引發A股的「雄冠全球」?在筆者郭施亮看來,這些原因只是A股上漲的直接因素,並非根本性的原因。

  正如上文所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正不斷提升,而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推進、人民幣話語權的迅速抬高等因素卻令中國成為了全球主要發達國家高度警惕的對象。

  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利益之爭,必然牽涉到經濟、股市。而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敏感期,而過去投資促經濟增長的模式已經備受社會的質疑。至此,在這一關鍵期內,國內管理層的決策稍有不慎,恐將引發「滿盤皆輸」的困局。

  顯然,中國經濟要實現順利轉型必須尋求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至此,股市對經濟轉型的積極影響就引起了管理層的高度重視。

  股市發展好了,將會為企業解決了直接融資的難題;股市發展好了,將會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多層次結構的發展,進而為更多的企業解決融資上的難題;股市發展好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將會大幅提升,間接推動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更為關鍵的是,股市發展好了,將會增加老百姓的財產性收入。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將會促進消費,反過來刺激生產,為經濟大轉型贏得了時間和空間。

  或許,在全球股市表現疲軟的大背景下,提振A股市場已經成為了政治任務。顯然,要想股市發展好,進而充分發揮股市在經濟轉型中的積極作用,其最大的前提就是要提振股市,重塑股市在老百姓的整體形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