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郎遙遠:中德熱戀的興奮點與敏感帶看上去很美(組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0-15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中德兩國關係持續升溫,宛如熱戀,看上去很美。

  從胡溫時代到習李新政,中德兩國領導人十多年來頻頻互訪,友誼之歌曼妙動聽,合唱分貝越來越大,在世界各國羨慕嫉妒恨的關注目光下,亞歐兩個發展勢頭最強勁國家十指相扣,邁入了「創新合作」熱戀期。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漢堡峰會發表演講《在開放中再續合作黃金季》,為德國送上181億美元訂單「大補丸」;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笑容可掬喜迎中國政府代表團,把中德關係定位為「全面革新式夥伴關係」。兩國總理史無前例舉行了「聯合內閣部長會議」,發布了《中德合作行動綱要》,具有全面性和可持續性,涵蓋各個合作領域,展現中德共塑創新的美好願景。

  中德呈現了空前的交流熱度與深度,兩國政府花好月圓,兩國外交推杯換盞,兩國媒體不吝溢美之詞。本月初還態度傲慢的德國簽證官,電話詢問猶如審訊,引發我們到德國外交部「集體上訪」,現在也齊刷刷亮了綠燈和笑臉,對中國公民實行48小時簽證便利化措施。

  這是一場耐人尋味、令人期待的亞歐大國戀愛。一個是誕生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其總理卻明確警告「不要讓馬克思走進州政府」;一個是至今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的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仍然把馬克思奉為不可冒犯的神明。一個以普世價值推到了柏林牆,建立統一強盛的聯邦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廢墟上,在法西斯罪惡救贖、共產國際運動清算中脫胎換骨,以短短20多年時間重新崛起為歐洲經濟火車頭和歐盟領袖;一個以改革開放告別了暴風驟雨的階級鬥爭和文化大革命災難,實現經濟發展的華麗轉身,以短短30多年時間崛起為經濟總量雄踞世界前列的亞洲領袖。中德兩國遠隔萬里,過去是臉貼臉的相好,未來會是心貼心的相愛嗎?

  在我看來,中德兩國日漸熱戀,主要有四個共同興奮點。

  其一,全球戰略,尋求大國博弈中的共同利益。當今世界大國之間相互制衡力增強,既未發生冷戰,更無熱戰,各國角逐趨於政治化、多元化、區域化。世界大國關係已從冷戰時期敵我陣營式外交,轉變為務實多元的新型大國競合外交。中國是亞洲崛起強國,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而德國是老牌西方強國,是歐盟領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各具重要影響力。兩國對於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恐怖主義、化武核武等涉及人類生死存亡的全球治理議題,有著廣泛共識,總體採取合作態度,無不搶佔國際道義高地,以期維護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向來反對美國在國際事務上的霸權主義,敢於針鋒相對,據理力爭;而德國外交戰略也不再做美國馬仔,唯美國馬首是瞻,在處理敘利亞危機問題上,敢於對美國動武說不。推崇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反對霸權主義,共同推動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體系變革發展,促進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成為中德外交戰略的共同點。

  其二,和平崛起,中德兩國共同的世界強國夢。展望未來世界,更大可能是美、中、德主導的三極世界。在許多人眼裡,經受兩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德國,已經雄心不再,退出了世界強國角逐。事實上,德國和中國一樣,也是民族情結深入骨髓的國家。東西德統一,讓所有德國人欣喜若狂。德國人一直認為日爾曼人應該領導世界,並為此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雖然都失敗了,但其雄心壯志並沒隨著戰敗而消失。德國人痛定思痛,已經開始堅實邁出一條迂迴而漫長的復興之路。如今領導歐盟這個世界第二大政治經濟體系的是德法軸心,而德國完善和強大的工業體系,成為歐盟發展中無可爭議的發動機和火車頭。在歐債危機的大背景下,歐洲各國經濟哀鴻遍野,唯有德國風景獨好,成為歐元區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針」。今年德國外貿逆差重新超過中國,成為世界冠軍。當歐盟一步步融合,德國在歐盟領導力將與日俱增,並隱晦地削弱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完成經濟一體化后,逐步開始政治軍事一體化,「歐洲的德國」必將成為「德國的歐盟」,活躍在世界政壇。德國第三次挑戰世界領導地位的步伐,低調沉穩,但清晰可見。

  而中國,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抗爭史、奮鬥史。曾經的文明古國、中華帝國在近代的淪落,被西方列強挨打,深深刺痛了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在21世紀的發展目標就是一句話: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使中國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古為今用建國,洋為中用富國,中西合璧強國。中國夢,就是強國夢。

  其三,現實利益,兩國經貿合作成果雙嬴格局。中國需要德國的技術,德國需要中國的市場。當下中國正如同19世紀晚期的德國,也是追趕型的崛起國,儘管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和製造業大國,但距離製造業強國甚遠。當前,中國製造業依靠低成本、高消耗、高排放推動增長的模式,基本上已經走到盡頭,人力成本上漲、產能過剩、技術含量缺乏競爭力、品牌缺乏影響力等問題,已經成為嚴重阻礙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難題。中國到了摒棄GDP掛帥、重量輕質擴張和泡沫經濟發展模式,而學習德國實體經濟、高端製造業為主的發展模式。

  中國政府高度認可德國在歐債危機中的優異表現和在歐盟內部話語權的不斷提升。德國在歐盟國家中對華貿易「獨領風騷」,雙方展開日益頻繁和緊密的合作和對話,話題涉及的內容日益廣泛,全方位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內容日益充實。而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政府代表團大手筆的外貿訂單,則是德國無法拒絕的誘惑。

  其四,未來展望,打造更響亮的中德合作品牌。中德兩國高度重視進一步深化中歐戰略夥伴關係,繼續開展在安全政策領域和在法治國家建設等領域的成功合作。兩國還放眼全球,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在全球產業鏈中每個環節的合作。「工業4.0」合作,對於未來中德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將共同扮演世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角色。德國工商界也普遍意識到一個新的現實:和「中國製造」的商品通過未來的「絲綢之路」抵達歐洲一樣,歐洲商品也將通過這條通道進入中國市場。到2018年,中國有望超過美國和法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三個月前,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時,有關北京與柏林之間高鐵項目的討論出現在報端。這條高鐵線將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沿線數十個歐亞國家,既是一條高鐵「絲綢之路」,也或是華盛頓單邊主義的終極噩夢。德國目前只與9個國家建立了政府磋商機制,其中包括中國,但未與美國正式建立政府磋商機制。

  中德熱戀,值得期待。但熱戀之後,是充滿考驗的磨合期。考驗中德關係的,不止是外貿訂單,更有普世價值,不止是共同利益,更有政治歧見。在中德創新合作戀愛中,存在一個難以磨合的敏感帶,那就是普世價值。事實上,中德之間也因此常出現一些不合諧之音。如德國曾嚴厲批評中國境內違反人權,包括使用死刑等,默克爾接見達賴喇嘛等事件,都曾給中德關係蒙上陰影。

  當此中德兩國總理相談甚歡、碩果累累之際,我正隨「鳳凰網名博東歐行」考察團,訪問了德國外交部、德國議會、德國國家公民教育中心、德國日報社、歌德學院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東歐國家政府部門、議會、NGO組織,與東歐國家不同人等攀談交流。在德國外交部,接待我們的是東亞司司長哈特曼先生(Frank Hartman),開篇話題就是香港「佔中」。在聯邦德國公民教育中心,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德國非常重視公民教育,感受到德國人對於多黨制民主社會優越性的堅定信念,感受到德國人對當年東德高壓專制的厭惡。負責國際交流的Paul Franken 先生來自當年東柏林地區,他對我們坦言:「當年東德專制十分腐敗,也很腐朽,暮氣沉沉的領導人統治國家,壓抑著年輕人,也釀成了很多人的悲劇。柏林牆倒塌后,我們找到了真知和真理,不再相信那些專制謊言,我們看到了國家的希望。我們非常珍惜民主自由,每一個從獨裁體制走過來的人,都經歷了很多苦難,沒人願意回到過去。我們為真理、和平而不斷努力。」

  在德國聯邦議會,我們和德中委員會的7名議員進行對話交流,這些議員來自社會民主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和綠黨等不同黨派。我問到:「歐盟國家在世界各國外交紛爭時常提到『人權高於主權』,為什麼面對中國『訂單外交』時,『人權外交』就低頭讓路了?默克爾訪華喜歡拉一張中國人權糟糕的記錄清單,但每次都只是成為中德簽貿易大單的施壓條件,請問,德國外交戰略有高於訂單的價值捍衛嗎?」德國聯邦議院德中議員小組主席、社民黨議員約翰內斯普弗盧克(Mr.Johannes Pflug)明確回答:「經濟利益不能踐踏價值底線。我們樂見德中創新合作關係發展,我們願意幫助中國建立法治社會,但人權是政治底線。」

  在柏林,我購買了五塊盤子大小的「柏林牆」樣本,圖案各異,分量挺沉,一路拎著東歐行。「柏林牆」在德國人心目中,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冷戰」這樣的大字眼,而是濃縮了當年東德和東歐千百萬小人物的生命悲劇。這些小人物在這堵冰冷的牆邊,用自己的生命書寫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傳說。這個傳說,名字叫「自由」。

  人的自由、平等與尊嚴,人本身的全面發展,是現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價值。當今世界任何大國關係,沒有不談經濟的柏拉圖戀愛,也同樣沒有持久的訂單戀愛。與中國主流媒體一片鶯歌燕舞不同,一些德國知名媒體刻意強調了德中價值觀不同的聲音,甚至形容德中關係「同床異夢」。在未來許多衝突中,德國到一定時候總需要選邊站。

  如何跨越政治歧見溝壑,凝聚更多價值觀共識,將決定中德熱戀能走多遠,能否真正迎來亞歐大國關係「革新式」新常態。而一個國家的政治文明,則是成為當代世界強國的通行證。也許中國要做的功課更多,也更艱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