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遭受最嚴重製裁 中國獲萬億大單

[複製鏈接]

5950

主題

8072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290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仲國民 發表於 2014-10-14 1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10-14 07:48:32來源:環球網
當中俄兩國總理13日在莫斯科一邊聊家常,一邊簽下近40項合作協議時,西方媒體表現出集體焦慮。對中俄來說,這只是兩國總理例行的第19次會談,而對西方來說,這是烏克蘭危機升級后中國領導人對莫斯科的第一次訪問,是冷戰後俄「陷入最嚴重國際孤立之時」北京方面的明確姿態。西方媒體不無醋意地討論著中國將從俄羅斯「得到最想要的紀念品——油氣」,而「被西方銀行拒之門外超過90天」的俄羅斯將從中國得到急需的貸款,以及「4000億美元天然氣大單」、「高鐵」、「人民幣結算」等代表中俄關係進展的新「地標」。
  在歐洲的寒冬即將來臨、而美歐為「伊斯蘭國」(IS)和埃博拉焦頭爛額、對俄制裁底氣日漸不足的今天,西方對中俄走近表現出的特別敏感似乎不難理解。中國的俄羅斯問題專家鄭羽13日對《環球時報》說,事實上,中俄交流是在雙邊互利的思路下進行的,並不針對任何第三方,更談不上「挑戰」誰。
  13日早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向莫斯科無名烈士墓敬獻了花圈。俄國家杜馬主席納雷什金在與李克強會晤時指責美國「在全球不同地區的政策有時破壞穩定,造成混亂,很遺憾」,表示「感謝中國對俄有關烏危機立場的理解,並感謝中國反對制裁俄羅斯」。納雷什金強調,俄羅斯「總能感到(來自中國的)這種友好和同志般的支持」。他還強調,香港事件是中國內政,俄羅斯反對任何外部力量干預該事件。
  其後進行的雙方總理小範圍會晤更像一次老友會面,俄總理梅德韋傑夫談起上次中俄總理會晤他去了李總理的家鄉安徽,並表示俄中貿易應擴大使用本國貨幣。李克強則表示,中俄總理會晤已經是第19次了,說明這種機制對兩國關係發揮著長期、穩定和根本性的作用。他還表示下次希望訪問梅德韋傑夫的家鄉聖彼得堡。會後,兩國總理簽署了俄經東線向中國提供天然氣、兩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合作、高鐵領域合作等39項協議和備忘錄。
  美國彭博社13日稱,李克強就任總理后首次對俄訪問,發出了「兩國合作的最強音」。文章稱中俄關係正越來越「私人化」,「62歲的普京自去年以來已經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了9次」,「兩國領導人還共商了如何遏制美元在全球金融系統中的主導地位」。
  在俄羅斯被西方孤立的背景下,中俄合作備受關注。「莫斯科鋪開紅地毯迎接中國總理」,德國《南信使報》13日表示,儘管普京令人驚訝地從俄烏邊境地區撤軍,但是烏克蘭東部政治解決的希望仍很小。當歐俄關係仍處於「冰河時代」之時,莫斯科與北京的關係卻繼續提升,「中國不斷增長的能源饑渴,需要北極熊的餵養」。美國《福布斯》網站13日稱,俄羅斯人正「加班加點討好中國人」,「中俄之間不光有精巧的外交語言,實際上中俄關係確實在走近」。文章稱,油氣是中國最想從俄羅斯得到的紀念品,而快速投資協議對俄而言則是跟能源合作同等重要的方面——「自『吞併』克里米亞后,俄被擋在歐美信貸機構之外已經超過90天了」。彭博社預計,中國會迅速填補歐美債市對俄關閉留下的真空。
  中俄走近引起了一些國家的警惕。法新社稱,莫斯科和北京過去幾年因共同擁有對抗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慾望而加強合作。《紐約時報》13日刊登原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克拉克的話稱,「是時候對中國動真格的了」,「它和俄羅斯、伊朗、朝鮮關係緊密,變得更自信、更強硬,也更封閉」。他警告中國稱,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並非十全十美,但仍是確保全球和平與繁榮的最佳框架,中國無論有多強大,「如果背離這些機制,也會落入孤立和防守的境地」。《日本經濟新聞》發文稱,中國正向歐洲各國發動經濟外交攻勢。李克強訪俄「對於與俄關係遲遲得不到改善的日本與美國,可能產生更大動搖」。
  彭博社13日報道稱,中俄合作「可能會讓亞洲鄰居惴惴不安」。文章稱俄最早會在明年第一季度向中國提供S-400防空導彈系統和蘇-35戰機。日本、菲律賓和越南對中國軍力憂心忡忡,現在他們的顧慮更大了。「S-400能讓中國的打擊範圍覆蓋台灣地區,蘇-35則會增強中國空軍的技術能力」。
  甚至有學者預測第三次世界大戰會在中俄與美國之間爆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費策爾日前對媒體稱,在俄美關係陷入低谷時,中美關係也不好:中國不滿美國干涉香港,而美國指責中國黑客入侵,「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以核戰爭形式爆發,中俄將結盟打敗美國」。
  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鄭羽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早在1996年中俄之間就達成了總理定期會晤機制,中俄交流可以說排除了國際形勢的影響,不過,俄羅斯對李總理這次訪問的確比較渴望,因為俄目前經濟非常困難,盧布貶值、通脹問題嚴重。此次的天然氣大單對俄而言,確實是「雪中送炭」,有助於俄走出被孤立的困境。而從中國方面說,目前的能源結構改革也成了當務之急,尤其是中國北方地區的霧霾越來越嚴重,因此購買天然氣也對中國環境有很大好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6: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