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下第一司」腐敗案的警示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鳥兒不早起 發表於 2014-10-10 09: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被諧稱為「天下第一司」的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超越山西省委辦公大樓,成最密集貪官落馬地,這是財新網的報道。法治周末援引這一結論,經網路轉載,關注度被放大。

  有人統計,從今年2月27日金道銘落馬開始,不到半年時間,山西保持了月均落馬一人的記錄。法治周末的報道顯示,八九兩月,國家發改委有7人被帶走調查,其中價格司就有5人,月均確乎超過了山西。以前,人們知道發改委系統落馬的官員較為頻密,價格司成最密集貪官落馬地,為人們提供了新信息。

  發改委素稱「小國務院」,所轄許可權不少,涉及國家經濟諸多方面。有專家指出,「發改委內部貪腐案件頻發,最主要原因是發改委集各領域的審批權於一身,審批許可權過大,權力過於集中」。價格司成最密集貪官落馬地,當然帶有這樣的腐敗痕迹。

  但之所以說價格司成最密集貪官腐敗地為人們提供了新信息,還不是因為這。

  價格司是國家發改委最重要的職能部門之一,負責對包括電價、水價等在內的多種壟斷商品和公共服務的價格進行審核和監管,組織擬訂重要價格收費政策,制定或調整由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及收費標準等,過去也對油價和藥品醫療服務等進行管制。

  電價、水價是壟斷商品,也是基本民生;重要的價格收費政策、中央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及收費標準,指向的也無不是公共事業。這就說明,價格司的職權影響的是資源、能源等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它代表國家通過價格上的作為維持公共事業的正常運轉。這既決定了「天下第一司」地位之顯赫,也加於這個司遠離腐敗的天然要求。

  公共產品定什麼價,怎麼定價,要考慮效益,但更本質的要求是體現對公共利益的照應,也就是公平性。一個通過價格政策和管理維護公共利益的部門,腐敗要如何發生呢?只能是「價格」成為攫取利益的籌碼和工具。以往,權力內部的利益交易,權商之間的市場交換,波及範圍有限,對公共利益的傷害是基於「權力為公」的屬性。但價格司爆出的腐敗案,如果是把「價格」作為工具,波及範圍則是直接指向了難以計數的公眾,公共利益直接被綁架了。

  試想,以前,電價、水價凡調整,都會成為輿論焦點,其他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化,也都牽涉甚眾。價格司腐敗案多發,帶來的疑問是,以前一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價格的調整,是否涉及腐敗交易?關係國計民生的價格變動,是否成了一些人的利益操作?國民生活、公共事業運轉,是否為「價格」腐敗支付了成本?

  舉例來說。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原司長曹長慶任內,價格司曾對藥品價格下達過多次降價令,但效果很差,被輿論批評為葯價越降越高。價格司被調查的郭劍英曾為曹長慶下屬,具體負責醫藥價格管理。作為定價的關鍵人物,在新葯上市的定價過程中,尤其是仿製葯類,郭劍英的權力不可小覷。價格之敏感,「天下第一司」之名號,公共利益在價格方面面臨的巨大風險,由此可見一斑。

  「天下第一司」官員落馬的具體事由,還未明確公布,但腐敗密集發生讓人看到公共利益受損、公共事業的脆弱與腐敗之間可能的距離,像價格司這樣部門的腐敗案,對公共利益的傷害近乎「潤物無聲」,警示甚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