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嘉誠做到「戰無不勝」的背後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10-6 0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嘉誠,生於1928年,不到30歲就成為了香港的塑膠花大王。隨後,他憑藉自己敏銳的眼光,進軍地產,並多次演繹「蛇吞象」的神話,促使自己的財富大幅飆漲。

  根據美國《福布斯》雜誌中文網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中,李嘉誠以310億美元的凈資產再度成為華人首富。值得一提的是,李嘉誠已經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李嘉誠做到「戰無不勝」呢?而造就其「戰無不勝」的背後又是什麼呢?

  從一名酒樓夥計到世界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成功也並非一帆風順。然而,對於他的成功,不僅離不開其堅韌的毅力,還與其敏銳的眼光,善於抓住每次致富機會有著密切的聯繫。

  早在上世紀50年代,李嘉誠就已開始進軍塑膠花市場。不過,他並非盲目跟風,而是藉助一本英文雜誌的塑膠花信息,從中挖掘了商機,並最終將塑膠花市場做大做強。

  此外,自1958年進駐地產業后,李嘉誠的敏感眼光也進一步促成了他的財富增值。

  鑒於他對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的研判,他認為香港經濟有望實現騰飛,並於1971年6月,成立了長江地產有限公司,大舉發展房地產業。於是,在隨後的時間內,李嘉誠陸續上演了「蛇吞象」式的神話,並最終藉助香港經濟騰飛而實現財富上的大幅增值。

  近一段時期,李嘉誠撤資中國的消息被廣泛傳播,而李嘉誠旗下的公司也陸續上演了「往海外搬家」的故事。

  其中,根據和記黃埔2014年上半年的業績顯示,其歐洲業務貢獻集團總利潤達39%,較去年同期增長18%,並超越了來自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利潤總和。

  與此同時,李嘉誠接連的出售行動也受到了社會的關注。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李嘉誠通過拋售手中的資產,已累計套現金額高達800億元以上。

  至此,對於李嘉誠的「跑路」行為,社會各界紛紛表達出各自的看法,褒貶不一。

  其實,李嘉誠的「跑路」既有合理之處,也有不合理之處。

  談及合理之處,他能夠看準時機,將資產轉移至歐洲市場,大舉抄底歐洲,由此獲取理想的投資收益率。顯然,這種成功的資本運作是建立在李嘉誠敏銳的眼光及長期的運作經驗之上。

  而談及不合理之處,其「跑路」的政治時機並不合適。

  追求利潤最大化,規避風險是精明富商的必備能力。然而,當自身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衝突時,以李嘉誠為主的富商們卻需要重新衡量自身的戰略部署。

  目前,正處於香港政改的敏感時點,且內地經濟也面臨著大轉型的處境。於是,以李嘉誠為主的香港超級富豪團將會對香港及內地經濟起到很大的影響力。因此,他們也需要在此時點內承擔較大的社會責任,以緩解中央在政治上、經濟上的處理壓力。

  「戰無不勝」代表的僅僅是李嘉誠高超的資本運作能力。其實,李嘉誠在中國獲得的巨大戰果也並非全由其自身的能力所決定,而中央及地方政府多年來的「悉心照顧」也是李嘉誠成功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此時,面對複雜多變的政治環境,結合外部勢力的不利影響,以李嘉誠為主的超級富豪團又能否暫時放下自身高大的頭銜,為中國的轉型與發展贏得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3: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