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俊:房子養老只是看起來很美麗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10-2 09: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房子養老是一種相對新型的養老方式,所以很多人對它產生興趣。現實上,有一些人把房子養老看得過於美好,甚至覺得這種養老方式讓自己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房子養老確實有好處,但是一樣有很多風險,包括一些不確定因素。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北京市民政局網站發布『十二五』時期北京老齡事業發展規劃,首次提出『以房養老』概念,鼓勵商業保險企業、商業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開展『以房養老』試點業務。『以房養老』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給金融機構,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

  現實上,房子養老將會面臨很多因素的制約。可以說,人們長期的觀念,似乎不太接受這種「倒按揭」方式。有人說到,「一輩子好不容易還完按揭、老了還要跟銀行『倒按揭』過活,叫人情何以堪?」同時,70年土地使用權成障礙。一位叫李伯的博主說到,「因為我國土地使用權期限最多只有70年。根據《房地產管理法》,土地使用權的續期必須重新批准,重新繳納土地出讓金,否則土地使用權及其附著的建築物,都將被政府無償收回。」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如果70年產權到期后,抵押房屋要有償續期,那麼續期費用將是一個巨大的未知風險。這種不可能在短期內掃清的障礙,使得中國大多數銀行或者保險公司出於風險控制的考慮,不會對『以房養老』太感興趣。其次,是房地產市場的變數不可控也讓各方顧慮重重。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宏觀調控下房子蘊含的價值是個變數,起伏不定難以判斷,這對保險公司而言將是不小的風險。」

  中國人觀念之中,往往是希望把房子留給子孫,而不是金融機構。有的人覺得,「如果需要用房子養活自己,不僅自己內心會有挫敗感,在外也會覺得自己和孩子都無顏面。」正是這種觀念,所以房子養老不能在中國流行起來。

  房子只是建築物而已,隨著時間而出現折舊。雖然這些年以來,房價不斷上漲,從而掩蓋房子折舊的一面。如果房價處於平穩階段,或者漲幅不大時,時間長了,房子就會貶值了。如果房齡超過了20年,房子將會很大貶值,甚至會出現很大質量問題。再加上中國房子質量不怎麼好,所以房齡過了30年,已經離危房不遠了。

  房子質量問題,往往會導致還沒有等到養老的年齡,房子卻報廢了。因此,房子養老的方案之中,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一位叫黃祖斌的博主說到,「中老年人已經使用幾十年的房產,現在抵押出去,二三十年以後,土地使用權期限就所剩無幾了。城市房產最大的價值構成就是土地,真正的建築成本反而是微不足道的。如果重繳土地出讓金,金融機構願意向抵押人付出的年金就非常少;即使土地使用權期限可以延續,建築的使用壽命卻是比較有限的,未必能超過70年。」

  儘管媒體對房子養老也做了很大宣傳,把一些好處展現出來,但是很多時候,房子養老只是看起來很美麗。因此,對房子養老的做法,我們需要理性思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