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4年中國證券市場十大悲歡離合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4-12-23 08: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年伊始,中國證券市場春風浩蕩。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9條意見》給隆冬帶來了陣陣暖意。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業板八支新股閃亮登場,開盤即暴漲,開盤漲幅多在一倍以上,大族激光股開盤價更達到了每股40元,漲幅為334.78%。
  然而好景不長,此後,中小企業板更像是開始了一場自由落體運動,股價連連跌停,股民紛紛被套。7月11日,深交所發出公告,對江蘇瓊花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人員予以公開譴責,指出該公司未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公告書》中如實披露有關委託理財事實,此時距中小企業板啟動僅過了半個月。以此為開端,有關中小企業板的諸多弊端開始紛紛浮出水面。
從2001年「國有股減持」政策出台及後來停止之後,「全流通」一直是中國股市一個最敏感的話題,而且此招屢試不爽。
客觀地說,「全流通」確實是中國股市的最大心病。由於種種原因,這塊心病已經變得根深蒂固,急切難除。所以政府才在2001年「國有股減持」試行不利的情況下,堅決停止並凍結它。然而「全流通」的概念並不因為「國有股減持」停止而失去其影響,因其不可預測而令人疑慮。
  據2004年9月13日的消息,國務院免去史美倫(女)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職務。史美倫在內地的任職,與這三年來「股市大跌」的時間重合,因此一直以來市場人士對史美倫的評價褒貶不一。史美倫常常強調的是四點:公平、公正、公開、公信,於是乎加強監管的聲浪在證券市場此起彼伏。從銀廣夏到億安科技,一批又一批的違規上市公司黯然退出市場;從中經開到南方證券,數家違規券商相繼出局。據統計,這一過程中,受到公開譴責、行政處罰,甚至立案偵查的上市公司、金融機構超過百家。
史美倫留給中國證券市場更多的是「規範」二字。有人說股市到今日的局面,她是罪魁禍首之一,受害的是七千萬股民。也有人說,她的離開是一個遺憾,或許她真的讓投資者在股市中損失了不少,但這是為了以後不會讓投資者在股市中遭受更大的損失。
與以往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威猛形象不同的是,「拯救券商」,「託管」,「違規」,「原罪」則成了今年與券商緊密相連的「關鍵詞」。
  2004年1月2日,中國證監會和深圳市政府聯合頒發公告,鑒於南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違法違規經營,管理混亂,為保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自2004年1月2日起對南方證券實施行政接管。南方證券由此成為2004年第一家被接管的問題券商。
2004年8月25日,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大慶聯誼「共同訴訟」案進行了宣判,至此,中國證券民事賠償史上「共同訴訟第一案」終於水落石出。法院判決被告大慶聯誼賠償投資者總計187萬元,而原告的訴訟標的是303萬,賠付率約為60%。
美國類似案件的處理不僅要求公司補償投資者損失,還要對違規公司執行一定的罰款措施,而目前中國「補」尚且不足,更談不上「罰」了。因而法院的判決對問題上市公司很難起到殺一儆百的效果。
  上市公司的老總們「玩失蹤」之風始於2003年,以至有人將2003年戲稱為「董事長失蹤年」。在眾多「失蹤」中,以啤酒花董事長艾克拉木的表演最為「精彩」。進入2004年,仍有若干老總不願讓「艾克拉木們」專美於前,依然屢屢「隱身」,其行經之詭異令人目瞪口呆。上市公司高管外逃不斷上演,除了個人受到利益驅使無法自拔外,更重要的是制度方面的缺陷。上市公司缺乏專業、有效的外部治理環境,以及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缺乏相應的問責機制是主要的制度成因。
2004年9月9日,上證指數收盤1284.31點,跌破1300點大關。一時間業界沸騰,群情激憤。時間飛逝3個月,12月13日,滬指1300點再一次被擊穿,而且在過去的近100天中,算上9月9日那一次,上證指數已經8次被突破,激情不見了,人們沒有了驚慌,而更多的是漠然。這種變化是自然的,因為已經習慣,已經麻木,因為千三的8次失守后又8次復得。
  2004年11月4日,在中國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任要職的發審委工作處副處長王小石被檢察機關帶走。上周五(12月17日),因涉嫌受賄罪名為由,反貪檢察官已將相關法律文書遞交批捕部門,對他正式提請批准逮捕。中國證監會在機構設置上有二十個部室,排列第一的為辦公廳,第二的就是發行監管部。依證監會專業職能看,發行監管部實為龍頭老大,其職責規定:草擬境內企業在境內發行證券的規則、實施細則;審核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在境內發行證券的申請,包括首次發行、配股、增發、可轉換債券的申報材料並監管其發行活動;審核企業債券的上市申請。可見,發行監管部把關企業能否上市,是證券市場的頭道守護神,也是證券市場的最後一道防線。王小石案件現在尚未結束,但是此事曝光的證券發行「潛規則」等等卻不容忽視。
  2004年6月29日,新股濟南鋼鐵以發行價6.36元平開,但隨後便出現暴跌,在開盤后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探至5.9元,跌幅達到7.23%。此後該股大部分時間在發行價下方運行,雖然收盤該股艱難的站在發行價上方一分錢6.37元的位置,但全天的均價僅為6.29元。新股神話被無情地打破了。
  12月13日,中國證監會網站公布了《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行詢價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通知》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行詢價制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啟動,這也算是2004年股市給人們留下的希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4: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