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新認識美國社區大學:轉名校易且學費低(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9-29 0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9月28日10:17  新浪教育 微博   我有話說(6人參與) 收藏本文     

  孫翎君終於可以安心回國好好過個暑假了,這個學期,她成功拿到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轉學申請offer。這是兩年前,她想都不敢想的。

  

  從被誤以為"野雞大學",到成為通往名校的逆襲利器,美國社區大學以其低廉的學費和全球首創的轉學制度,正成為靠譜的留學[微博]新選。

  當時,成績普通的她在高考[微博]中敗下陣來,茫然無措。在叔叔的幫助下,匆匆留學美國,進入MiracostaCollege—這所加州聖地亞哥北部的社區大學,慢慢尋找方向。

  從最初的羞於啟齒,到後來很自豪地介紹自己的母校,孫翎君對MiraCostaCollege的感激,並不僅僅因為MCC以跳板之姿實現了自己的名校夢,更重要的是幫她建立了自信,撥開了未來的迷霧。

  頭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光環的劉超,常常被國內的學弟學妹們膜拜,但他們並不知道,劉超留美的前兩年半,是在一所社區大學度過的。

  美國社區大學,這個在亞洲教育體系裡並不存在的種類,十年前國內鮮有耳聞,在經歷過「妖魔化」的誤解后,逐漸走入國人視野,成為新的留學增長點。但是大部分中國家長[微博]依然對它充滿偏見。

  實際上,社區大學正在成為留學生們最低成本最穩妥的逆襲利器「名校預科」。其中尤以加州地區的社區大學最受歡迎。

  社區大學,為平等而生

  美國社區大學的創建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的初級學院運動,當時在教育界有一種聲音:把大學前兩年的基礎教育獨立出來,由初級學院負責,而大學承擔更高級的人才培養和研究工作。

  1901年,受當時的芝加哥大學校長William RaineyHarper推動,首間社區大學Joliet Junior College於伊利諾洲(Illinois)正式成立。

  當時的學院只集中於文理學科(General LiberalArts)課程,更像是高中教育的延伸和四年制大學的通識教育。

  1920 年,美國初級學院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of Junior Colleges)正式成立,後來易名為美國社區大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Community Colleges),並積極推動「初級學院運動」。

  此後,社區大學在美國的數量迅速增加。

  隨著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衰退,為了緩解當時失業問題,社區大學紛紛提供職業培訓課程,以讓民眾獲得新技能重新就業。

  二戰後,美國大量軍事工業轉型,技工需求量驟增,而退伍軍人又需要依靠一技之長謀生。

  美國政府1944年通過退伍軍人議案,鼓勵他們重返校園,在社區大學接受教育和職業培訓,以打破社會階層隔閡,讓更多美國人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

  同時,為緩解師資緊張問題,社區大學紛紛推出教師課程,吸引女生前來就讀及任教。

  1947年,美國國會明確要建立更多低廉的公共社區學習區域,成為社區的文化中心,二年制公共學院紛紛改名為社區大學(CommunityCollege)。

  其後,隨著嬰兒潮的爆發,入學率急升,傳統的四年制大學無法容納更多的學生,而普通民眾也無力承擔高昂的大學學費,實用、便宜的社區大學隨之蓬勃發展,在職業教育之外承擔更多基礎高等教育的責任。

  時至今日,美國社區大學已超過1100所,大多位於居民聚集地,方便就近入學。

  社區大學亦有公立私立之分,但85%以上為公立,由政府撥款和當地財政收入作為資金支持。因為花的是本地區納稅人的錢,社區大學主要服務本地居民,收費極低,每學年平均一兩千美金,且秉承開放式原則,對待周邊居民,幾乎來者不拒。

  對美國人來說,「公平」接受教育是一道紅線,即使教育質量可能有所差別,但受教育權決不允許被挑戰。

  兩年社區大學畢業學生能得到什麼?

  社區大學同時提供兩種課程—通識教育的學分課程和職業培訓課程。

  直接就業—可以選擇在社區大學接受職業培訓課程,兩年後獲得副學士學位。加州70%的在職護士都畢業於加州的社區大學。此外,很多消防員、警察,也畢業於社區大學。

  轉入四年制大學,最終取得學士學位—在社區大學選擇通識教育的學分課程,兩年後可憑GPA成績申請轉入四年制大學,包括全美的各類TOP學校。

  社區大學的教學質量?

  教育質量,離不開資金和師資。社區大學的資金主要來源於政府預算和社區捐款。美國人民講究實用,而大部分四年制大學離居民區都很遠,地段好的私立大學又太貴,於是入讀就在家門口的社區大學成為普通美國民眾的首選。

  自家孩子就在社區大學上學,學院是大傢伙兒掏錢辦的,家長自然關心,捐起款來也絲毫不含糊。再加上有政府直接撥款,一般來說,社區大學的硬體設施並不比綜合性大學差,而且因在居民區,安全係數也更高。

  《留學》雜誌於6月曆時半個月,從南至北走訪考察了加州十幾所社區大學,除了規模存在差異外,學校的軟硬體設施都堪稱一流。

  很多學院,如Foothill and De AnzaColleges,Orange Coast College,San MateoColleges等,由於地處富人區,資金充裕,無論規模還是設施絲毫不遜於普通大學,甚至更勝一籌。

  師資方面,由於社區大學主要承擔本科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通常為小班授課,每班二十人左右,老師對學生的關注度非常高。

  我們注意到,大部分社區大學的教授和招生主任對本校學生都非常熟悉,幾乎叫得上每個學生的名字。而由於沒有研究任務,社區大學的老師可以專心於教學。這些教師中不乏從名校退休的教授。

  此外,社區大學在美國分佈密集,如果一所社區大學教學質量不好,家長多開5分鐘車,把孩子送到臨近的更好的社區大學就行了。在這種競爭下,社區大學對教學質量絲毫不敢鬆懈。

  哪些人曾就讀社區大學?

  對個人來講,各取所需,靈活便捷;對社會來講,教育的社會成本得到了最大化壓縮,這就是社區大學制度存在的最大價值。

  這種「英雄不問出處」的社區大學教育體制培養出了許多精英,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現任總統奧巴馬了。

  在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前,奧巴馬曾就讀加州的社區大學WesternLiberal Arts College(西方文理學院)。

  CK創始人Calvin Klein,迪士尼之父WaltDisney都曾是社區大學的學生。

  阿諾德·施瓦辛格、奧斯卡影帝達斯丁·霍夫曼、著名美國電影演員詹姆斯·迪恩則是Santa MonicaCollege(聖莫妮卡學院)的校友。

  奧巴馬也是社區大學最大的擁蹩。2009年,美國正面臨失業率上升,民眾抱怨大學太貴以至於年輕人負債纍纍的考驗。

  上任后不久的奧巴馬在Macomb CommunityCollege發表講演,宣布今後十年將投入120億美元資助全美社區大學,讓數以萬計負擔不起學費的學生能夠接受大學教育,並為希望學習新技能的失業者提供機會。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4-9-29 09:12 | 只看該作者
  「奧巴馬的這項教育計劃是有史以來政府對社區大學最大的一筆投資」,美國社區院校聯合會主席喬治·博格斯說。

  據美國社區大學協會統計,目前超過50%的美國人就讀社區大學,四年制綜合大學1/3以上的學士學位頒發給來自社區大學轉入的學生。自1901年以來,超過1億美國人曾修讀社區大學。

  比爾·蓋茨說過,預計今後7年,美國80%的新工作機會屬於高科技,而社區大學將扮演重要角色。他還特地跑到Foothill and DeAnza Colleges調研該校的創新數學教學法。前總統柯林頓更是稱「社區大學是美國的最佳特色。」

  社區大學中國奇遇從「妖魔化」到洗白白

  社區大學在中國的遭遇幾乎可用「一把辛酸淚」來形容。由於只有兩年學時,並且只能拿到副學士學位,社區大學在中國被認為是美國的大專或職業技校,甚至一度被當做「野雞大學」。

  當然,被誤解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學生和家長對其了解不多,而且國內並沒有相對應的教育體系。

  最初在中國推廣社區大學簡直寸步難行。由於中國留美熱潮2008年才真正爆發,彼時國人對美國大學的認識還局限於TOP10,「知道排名前30的人都不多,要是了解前排名前50的學校,那這家長和學生都算專業的了。文理學院都還沒聽說過,更別提社區大學了。」

  2008年,教育集團巨頭KAPLAN在中國著手推廣社區大學,投入數百萬,舉辦了數百場講座,普及社區大學,「但效果不怎麼好。」一位資深中介介紹,那時候的家長和學生名校情結非常重,在留學上也比較盲目,加上信息不如今天透明,都不買社區大學的賬。

  2008年,兩個學生出去讀了社區大學,一個成績不錯但高考失利,一個成績中等由於種種原因沒拿到高中畢業證。倆人都沒有語言成績,都著急當年秋季就入學。只剩下社區大學這條路,「因為門檻低,有GPA成績就行,大部分社區大學都有語言課程,國際學生可以過去先讀語言,然後再正式修學分課程。」

  社區大學「門檻低」,這是把雙刃劍。2010年,唐駿學歷造假被踢爆,一時間「野雞大學」成了洪水猛獸。「如果說社區大學要求很低,幾乎都能進,家長立刻就會說,是不是『野雞大學』啊?」家長們認為只有很差的學校才會門檻低,一般都很抗拒。

  「社區大學的宗旨就是敞開門辦學,他們認為只要學生品質沒問題,就應該給予教育機會,教是他們的責任,但學生學多少,是混兩年就畢業還是轉學去名校,那就是學生自己的事了。再說社區大學還承擔職業教育的義務,設置門檻還怎麼體現服務社區和大眾的定位呢?」

  不過仍有經濟條件不那麼好或成績不夠出色的學生選擇社區大學。2012年,一位資深中介感覺到家長對社區大學的態度開始轉變,「有人開始主動詢問社區大學了。」到了2013年,他發現詢問社區大學的家長和學生越來越多,留學人數也在翻番。

  「2008年,全國去社區大學的學生也就百十個,去年通過萬佳申請社區大學的學生就有一百多個。今年的結果還沒出來,估計也有差不多兩百。」這位資深中介說,這兩年他們已經設立了專門的小組負責這塊業務。

  社區大學三大優勢:

  轉校容易、費用節省、小班教學

  大部分選擇社區大學的中國學生,都有著三級跳的心理:把社區大學當跳板,兩年後申請一所名校,然後再申請研究生階段衝擊頂尖名校。

  以加州為例,加州高等教育分為社區大學、加州大學系統(UC)和加州州立大學系統(SCU),其中UC系統10所主校區均是名校,尤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洛杉磯分校最受追捧。

  SCU系統中的23所學校也不乏名校。加州社區大學與兩個系統均簽有轉學協議,例如加州大學保證其1/3的學生必須來自該州社區大學;加州州立大學更有60%的學生來自本州社區大學。

  對於加州社區大學的學生來說,只要不掛科,GPA在2.0以上,就意味著肯定能轉入一所四年制大學。

  至於社區大學中以學術課程為主的「名校」,轉學成功率更是接近百分百,這也是國際學生主要選擇的院校。

  根據San MateoColleges統計,該校2010-2011年共有793名學生轉入加州大學,其中成功轉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洛杉磯分校的佔40%,轉入戴維斯分校的佔29%。

  素有加州大學轉學率第一之稱的Foothill and De AnzaColleges,2011年秋季有119名國際學生轉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67名轉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加州的各大名校向來是中國留學生兵家必爭之地,而且在名校,從大一起就保持超高GPA並不是容易事,之後想在研究生階段更進一步更是難上加難。

  但換個思路,將社區大學作為緩衝和過渡,後期可能越走越順。小班授課保障每個學生都能受到關注,國際學生壓力較小,更容易拿到高GPA,兩年後轉入名校,已然可以適應美國的課堂,學習更順利,最終本科階段的平均GPA可以保持平穩的高位水準,申請名校的研究生也更有把握。

  山東姑娘邵帥就是看重了這一點,雖然已經拿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錄取,她還是決定先去社區大學讀兩年。

  「直接去四年制大學不保證能拿到好成績,而且太累了;但是去社區大學,美國同學都不太拚命,中國學生只要努力,拿3.5以上的GPA輕輕鬆鬆,最後申研究生基本沒跑兒,這樣走得更長遠。」

  邵帥的目標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Diablo ValleyCollege—全美轉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比例最高的大學。

  孫翎君轉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憑藉的就是3.8的GPA和很多課外活動。在社區大學,為學生提供的活動和社區和綜合綜性大學相差無異,因為靠近居民區,他們有更多的社區服務,這也是名校很看重的一點。

  除了轉學率,對工薪家庭來說,社區大學是性價比的最佳選擇。加州許多社區大學的設施堪稱豪華,學生數量也在2萬以上,擁有多個小區,規模不輸大型綜合大學。但學費卻只有名校的1/5甚至更低。

  

  以加州為例,儘管國際生比本地學生學費多3-4倍,每年學費也只有6000-10000美元之間,生活費學雜費每年10000美元左右。

  Foothill and De AnzaColleges不僅轉學率第一,也獲封「美國最美校園」稱號,且臨近矽谷。「高富帥」如此,每年國際生的學費也只需6300美元。

  該校國際學生辦公室主任MarilynCheung給我們算了一筆賬:在Foothill and De AnzaColleges,兩年讀下來學費一共一萬二(美元),伯克利分校兩年學費7萬多,先讀兩年社區大學,再轉去伯克利,兩年就省了6萬美元。

  美國四年制大學和社區大學每年學費對比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scity $41250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California,Berkeley $36078

  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分校 CSU System-San FranciscoState $17580

  山麓和迪安薩社區大學 Foothill&De AnzaColleges $6444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