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銀河:不贊成社科院長重提階級鬥爭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4-9-27 0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社科院王偉光院長在一篇文章中重提階級鬥爭,我不贊成這種提法。

       自1949年至1976年,我國一直以階級鬥爭為綱,土改,鎮反,批判胡風集團,反右,十年文革。其中早期的運動是有道理的,比如把土地收歸國有,為後來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其他制度的國家沒有的機遇,推翻了農村地主階級,使得農民得到土地的使用權。後來到私有工商業改造,把私有財產收歸國有,從現在的發展看,就有了一些問題,因為改革開放以來,重新開放了私有經營的可能,這就是對當初把私有經濟作價收歸國有政策的糾正,承認當初是搞過頭了。如今,私有經濟的比重在國民經濟當中已經佔了很大的分量,私人企業主已經形成數以萬計的人群,他們就是經典意義上的資產階級,因為他們掌握著生產資料。如果重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鬥爭,那麼就是要開展廣大工薪層(包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與他們的鬥爭,這顯然是錯誤的,是重蹈覆轍。

       重提階級鬥爭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就是挑起新富階層與貧困階層的鬥爭。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貧富分化的基尼係數是0.2,而目前是0.5,換言之,中國已經從一個全世界貧富差異最小的國家,嬗變為全世界貧富差異最大的國家。從理論上講,因貧富分化導致社會動亂的臨界值是基尼係數0.4,我們的社會已經超過了這個警戒線,動亂一觸即發,之所以還看不到動亂的危險,僅僅因為實行了幾十年的城鄉雙軌制起到了緩衝的作用,也就是說,城市人的生活還好,窮人都集中在農村,而他們是分散的,沒有力量的。在一個貧富分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社會提倡階級鬥爭,就像在一個火藥庫里玩火,一個閃失就會引起社會矛盾的總爆發,就像火藥庫爆炸,整個社會和諧毀於一旦。

       對社會人群做階級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做法,也是社會學的經典做法。因為古今中外所有的社會都存在著階級或者階層,人們從事不同的職業,社會地位有高有低。問題在於,不同階級的人們可能有兩種關係。一種是鬥爭關係,一種是和諧相處的關係。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我們的歷史經驗是擯棄鬥爭關係,採用和諧相處的關係。所以現在重提階級鬥爭,是走回頭路,會重蹈覆轍。

       政府現在應當做的,不是鼓勵無產階級跟資產階級做鬥爭,而是發展和支持工會,在工人向資本家爭取更多工資份額的時候支持工人的要求,使得勞資雙方的利益分配協商結果更多向工人一方傾斜。同時通過稅收等方式搞好國民財富的二次分配,把政府的行政開支(據《瞭望》報道:中國2004年公款吃喝費3700億,當年軍費2117億,當年農村義務教育費100億)減下來,就像本屆政府大力推動的八項規定和反腐反貪,把省下來和追回來的錢更多用於全民福利,比如用於全體國民包括農民的退休金制度和醫療保險。

7

主題

289

帖子

39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1
沙發
puyong 發表於 2014-9-27 07:44 | 只看該作者
一位專研男女之士的專家怎麼也對與性無關的政治有了興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3
布信易 發表於 2014-9-27 07:56 | 只看該作者
階級是一直存在的,但階級之間的鬥爭卻是可以由生死相搏到民主協商的,無非是保持雙方的尊重與地位平等,權利一致,沒有平民的貴族也不過是一個光桿司令,而平民如果沒人管理,也會成為無政府主義的狂徒,社會秩序混亂,缺乏安全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主題

1947

帖子

46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49
4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4-9-28 11: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一九十一者 於 2014-9-28 12:14 編輯

有沒有階級存在?恐怕還有。
有哪些階級?如何界定,在下說不清也道不明。
既然存在階級,就有階級鬥爭。
應當允許不同意見。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嘛!
可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一番!
決不能以階級鬥爭為綱,但要警惕階級敵人忘我之心不死!
階級敵人,有國外的,也有國內的。
顏色革命就是階級鬥爭的具體表現,否則怎能叫做革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