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空襲「伊斯蘭國」武裝,奧巴馬的猶豫和不情願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27 14: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按常理來說,奧巴馬肯定不想成為一個「戰爭總統」,他想作為一個「結束戰爭的總統」留在美國歷史上。

  但隨著他下令空中打擊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美國戰機和導彈呼嘯而至,奧巴馬也可以稱為「戰爭總統」了,而五年前他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此時則稱了一個有趣的對照。

  在談論這一切的時候,人們也許應該相信,奧巴馬本人的確不想打這場戰爭,在他上台不久在開羅對穆斯林世界進行「和平喊話」之後,中東地區政局發生巨大變化,在國內國際呼籲和反對美國干預的爭執聲中,奧巴馬小心地守護自己「結束(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總統」的榮譽,猶猶豫豫,雖然對利比亞和伊拉克境內進行過一定的武裝干涉,但起碼沒有捲入大規模戰爭,而且守住了不讓美軍士兵的戰靴踏上這些土地的諾言。

  奈何形勢發展得還是太快,自稱「伊斯蘭國」的極端武裝迅速崛起,打破了中東難題的模式,什麼巴以衝突、敘利亞僵局,什麼伊拉克安全隱患或者阿富汗令人擔心的未來,此時都統統退居二線,站在台前令西方感到實實在在威脅,是迅速壯大的「伊斯蘭國」武裝。美英法已經認識到,此時不趕緊把「伊斯蘭國」武裝摧毀,等其壯大,到到時可能就不僅是中東,而是世界範圍內的麻煩。身為世界霸主的美國,此時出頭已成必然,身為美國總統的奧巴馬,腦子裡再有「和平總統」的夢想,此時也只能想著如何儘快剷除「伊斯蘭國」武裝。

  不難看出,奧巴馬是多麼被動地捲入這場戰爭,在戰爭發起后,他又還有一些猶豫。

  奧巴馬的不情願和猶豫,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派不派美軍地面部隊;二是要不要聯手敘利亞和伊朗共同打擊「伊斯蘭國」武裝。表面上看,奧巴馬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如果都否定,後果就難說。有分析認為,他的這種被動情緒,可能會影響美國軍事行動效果。

  先說要不要派地面部隊。美國很多保守派和軍事分析家認為,歷史證明,如果美軍不派地面部隊,很難達到「摧毀」「伊斯蘭國」武裝的目的。轟炸可以炸死一些極端分子,還有平民,也能摧毀一些固定目標,但是「伊斯蘭國」武裝訓練有素,機動車輛和戰車不少,單靠空中打擊,效果不佳;培訓和武裝當地政府武裝力量,靠不住。

  《華盛頓郵報》更有一篇評論認為,奧巴馬目前的處境,和當年林登·約翰遜總統面臨越南局勢時很相似。約翰遜一開始也不像擴大戰事,只想派教官,保證美國「不輸」,但結果呢?猶豫之下,一步一步,漸漸滑入越戰泥潭。奧巴馬會不會步約翰遜後塵?難說,但起碼在猶豫和被迫陷入上,情景有些相似。

  再看要不要和敘利亞伊朗聯手對付「伊斯蘭國」。「伊斯蘭國」武裝也反阿薩德,美國非常擔心阿薩德政府在這場戰鬥中獲得漁翁之利,當然阿薩德政府也擔心美國借打「伊斯蘭國」武裝之名,武裝干涉敘利亞政局。但討論美國和阿薩德政府合作之聲一直都有。討論美國伊朗這兩個宿敵合作的輿論也不少,不過美國目前都正式拒絕。

  但是,就如伊朗總統魯哈尼9月24日在聯合國大會上所說,現在,極端組織要做的是「全世界的恐怖組織,聯合起來!」,而美國受落後政治思維影響,拒不合作。試問,這樣的反恐能反贏嗎?

  姑且不論魯哈尼所說是否另有目的,但他說不和伊朗敘利亞合作,就難以清除極端武裝力量,倒是很有幾分道理。

  不過,推翻阿薩德,是美國中東政策重要目的之一,伊朗核問題也是美國心病,而且順便說一句,魯哈尼執政差不多一年,美國現在對他的印象似乎不如一年前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讓奧巴馬在與敘伊合作上怎能不猶豫呢?

  從這些跡象看,奧巴馬從一開始被動,在接下來可能還要繼續被動。想當年,小布希在推翻薩達姆幾個月後,迫不及待地宣布「任務結束」,成為笑柄。與小布希這個笑話相比,如果奧巴馬最後因為猶豫不決,導致「伊斯蘭國」武裝坐大,最後美國被迫重新派地面部隊捲入中東,那麼奧巴馬「結束戰爭」總統的這個「業績」,將被對手們視為更大的笑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