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岐山打造最強中紀委 大老虎入籠不敢腐見效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27 1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2012年11月15日執掌中央紀委,近700天來,王岐山治下的這一黨內紀律機構颳起一場讓人始料未及的反腐風暴,並深刻觸動了國內社會現實。雖然反腐成績單耀眼,但王岐山異常低調。本屆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見諸報端的公開露面,王岐山最少。

  王岐山以往的工作從未和紀檢搭界

  —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行長、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廣東省副省長、海南省委書記、北京市市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位,更多著眼於其金融、經濟所長。他出任中央紀委書記之初,外界曾有諸多不解。

  但截至2014年9月7日的成績單—49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包括2名副國級官員(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徐CH、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蘇榮),3名十八屆中央委員(國資委原主任蔣潔敏,公安部原副部長李東生,山西省委原常委、太原市委原書記陳川平),3名候補中央委員(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原副總經理王永春,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以及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周YK。作家二月河稱為,「讀遍二十四史,沒有像現在這麼強的。」

  這背後,是新一屆領導人對大局的觀察。

  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說:「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台,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

  隨著「老虎」次第入籠,風暴眼中的王岐山這樣評價自己的反腐工作:「反腐敗要講『不敢』『不能』『不想』,我現在可以負責任地說,『不敢』這條已經初見成效。

  露面玄機

  2012年11月15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行,王岐山當選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

  履新近700天以來,雖然反腐成績單耀眼,但王岐山異常低調。本屆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見諸報端的公開露面,王岐山最少。

  據統計,自履新至2014年8月底,王岐山共公開亮相99次(不包括出訪),其中參會講話43次,出席活動33次,外事活動15次,考察調研8次。

  履新伊始,王岐山在公開參加的第一次活動—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2012年11月19日召開的全體黨員幹部大會上,開門見山提出要「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此後,王未食言:左手抓黨風廉政,右手抓反腐敗,將中央紀委的兩項傳統職能發揮到了極致。  愛文好學、樂於薦書的王岐山剛上任時看了一部與紀檢工作相關的電影《忠誠與背叛》,內容是關於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創立中央監察委員會(中央紀委前身),此後,他在多個場合推薦這部電影。

  履新的前三個半月,王岐山頻頻露面,是其公開現身最多的幾個月份。

  期間2012年12月6日,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落馬,成為其任內落馬的第一位省部級官員,也為之後的反腐行動拉開帷幕。  從公開報道可以發現,2013年3月「兩會」結束后,王岐山在4月似乎從公共視野中「消失」,僅在月底時參加一次外事活動。實際上,這個月他在中南海約談了一些派駐機構的紀檢幹部。去年4月22日至26日的五天時間裡,中央紀委監察部領導班子成員,分別約談了53位派駐到中央和國家機關的紀檢組組長、紀委書記。

  約談,是中央紀委工作方式方法的一種創新。

  像這種一對一、面對面、交流式的彙報,許多派駐紀檢幹部坦承此前未有。

  王岐山履新前半年,中央紀委公布的落馬官員並不多。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5月底,中央紀委監察部官網僅披露了7名官員,包括1名省部級官員李春城。

  從2013年6月起,落馬官員數量直線上升。

  6月至8月三個月內,反腐漸入佳境—23名官員被查,含6名省部級官員,包括備受關注的「四川幫」重要成員郭永祥,以及「石油幫」兩名高管王永春、李華林。  這似乎成為一種規律。梳理王岐山的報道可以發現,他公開露面次數偏少的月份,落馬的高級官員數量較多。

  最典型的是,2014年6月至8月三個月,中央紀委網站公布了165名官員被查的信息,含17名省部級高官,期間王僅公開露面6次。

  調研背後  根據公開資料,王岐山履新至今,曾和13個省(區、市)領導有過公開接觸。

  在2013年的全國「兩會」中,王岐山先是參加全國政協農工黨、九三學社界別的聯組會議,之後又分別到北京、安徽、黑龍江、江西、寧夏人大代表團參加審議;2014年全國「兩會」,他先是參加全國政協民盟、民進界別委員聯組會,又參加北京、河南、陝西、吉林、四川的人大代表團審議。在這兩年的 「兩會」中,他發言涉及最多的還是反腐。

  據《鄭州日報》報道,在河南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王岐山曾和全國人大代表、輝縣市孟庄鎮南李庄村黨支部書記范海濤對話半小時,其間提到中央紀委書記和國務院副總理兩個職務的不同。「他說,他當副總理管經濟的時候,很多人找他,都是想要個項目,項目就是政策、政策就是錢啊;現在他當紀委書記了,都不找他了。現在別人跟他說話,語速都慢了,有些話還不敢給他說,見他也不理他。」范海濤回憶。

  2013年7月8日至10日,王岐山開始了身為政治局常委的第一次考察調研,到自己的聯繫點黑龍江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他隨後的調研路線是:天津、湖北、山東、中央直屬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山東、內蒙古。2013年11月24日,王岐山到湖北調研。三天後,湖北省原副省長郭有明被查。自此,湖北官員頻繁落馬,截至8月底,共被查44人,為所有省份最高。

  2014年3月24日,王歧山到山東調研。之後,從中央紀委官網公布的信息來看,山東由近乎「零」官員落馬變為月均3名官員被查。

  僅有少數官員的落馬和王岐山的公開活動有時間先後的關係。蘇、徐、周三人被查前後,王岐山均鮮有露面。僅在公布徐、周案前,各有一次外事活動。在活動中,王岐山均表示堅決反腐。

  巡視方略

  在整個反腐大局中,巡視的作用被發揮至極。

  王岐山本人擔任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

  《中國共產黨章程》第13條規定,共產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巡視制度系中共黨內監督的基本制度之一。根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黨委會成立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同級的紀檢委。

  中央巡視組的職能是對下級黨委及政府黨組領導班子、成員進行監督,不具體辦案,但發現線索要報給中央紀委和中組部。

  巡視制度恰好填補了對「黨委一把手」的監督空白,成為黨對自身監督的重要利器,但發展十數年來,「巡視制度只是走形式」的批評聲不絕於耳。  王岐山試圖做出改變。他首先打破了巡視組組長的「鐵飯碗」,變為「一次一授權」;其次,巡視組和巡視對象的關係不再確定,以前是分為地方巡視組、企業巡視組、金融巡視組等,現在重新洗牌,變為隨機抽選;中央巡視組的公開度也大大提高,兩年內的四輪巡視,中央紀委網站上都會公開巡視組的重要信息,如組長、副組長名單、通訊地址、手機、座機等,以往頗為少見。甚至多地的黨報也發布該地區被巡視通報的內容,肯定成績的內容被壓縮,直陳問題的篇幅大幅增加。  王岐山稱,巡視組對重大問題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沒有如實報告就是瀆職。他還明確釋放信號:巡視不力者將被問責,巡視得力者將獲重用。

  巡視工作給了更多有能力的幹部以獲得重任的機會。

  人事變動  和上屆中央紀委一樣,此屆中央紀委維持了「一正八副」的架構,王岐山的現任副手為趙洪祝、黃樹賢、李玉賦、杜金才、吳玉良、張軍、陳文清和楊曉渡。

  其中,趙洪祝還擔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一職,黃樹賢兼任監察部部長職位。

  梳理中央紀委八位副書記的履歷可知,他們均有在中央、地方、軍隊紀委或司法系統長期工作的經驗。

  大力反腐的同時,王岐山也在肅清紀檢隊伍。

  近700天來,已有兩名曾在紀檢系統工作的高官落馬—四川省政協原主席李崇禧(曾任四川省紀委書記)和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金道銘(曾任山西省紀委書記,此前曾任中央紀委監察綜合室副主任兼外事辦主任、中央紀委外事局局長、中央紀委副秘書長等職務)。  2014年3月,中央紀委在第二次機構調整中,增加了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指向紀檢監察辦案人員本身。

  沒過多久,中央紀委原委員、中科協原黨組書記申維辰,中央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原主任魏健,中央紀委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曹立新相繼落馬。

  機構改革

  中央紀委先後兩次調整內設機構和人員配置,在機關編製、機構、人員總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將人力向負責辦案的業務部門擴展。中央紀委的紀檢監察室變為12個,直接從事紀檢監察業務的人員增加了100多個。

  通過改革,地方紀委還要從地方黨委中「斷奶」。按三中全會決定,紀委的辦案權上提一級,「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地方紀委領導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級紀委會同組織部門為主」。

  如何「斷奶」,以及如何破解「同級監督」難題,關鍵在於「人財物」。

  中央紀委將原來的幹部室和宣教室拓展為「組織部」和「宣傳部」,加強紀檢監察幹部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宣傳工作。成立組織部,更被看作是為了解決地方紀委領導的提名權、考察權等人權、事權的問題,逐步加強對地方紀委的垂直領導。

  中央紀委副書記吳玉良指出,組建中央紀委組織部和宣傳部,緣由之一便是為了「保證各級紀委監督權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

  三中全會也對中央紀委的派駐機制提出要求,「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實行統一名稱、統一管理。派駐機構對派出機關負責,履行監督職責。」

  王岐山也十分重視信息披露,在其任上,中央紀委旗下五網合併為一。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一躍成為極高關注度的國家機關官網,這得益於其第一時間發布中央紀委監察部查辦的重大案件等信息。這一做法,改變了以往大案要案信息主要由新華社首家披露的方式。

  經過一系列機構調整,中央紀委變得異常繁忙。多位中央紀委工作人員說,「這兩年是最忙的時候,周末也經常加班。」尤其在中央紀委公布周案后,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最近變得特別忙,領導多次開會要求我們『慎言』。」

  這一系列改變,為中央紀委帶來巨大改觀。有觀察者認為,這些改變讓中央紀委的職能回歸設計初衷,但也有媒體將之稱為「最強大」的中央紀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3: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