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永康薄熙來劉鐵男,「衙內」坑爹的警示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26 1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河北省廊坊市中院24日一審開庭審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劉鐵男受賄案。如同近年來的慣例,劉鐵男案件的審理也通過微博進行了直播,看完庭審的內容,筆者大致有兩點感受。

   其一,關於貪官的眼淚。在最後陳述時,劉鐵男連續提出四個反問:「我每每看到起訴書,都在反問我自己,這是我嗎?怎麼會到今天?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這是哪裡呀?我怎麼會墮落成這樣呢?」說完,他情緒失控,痛哭流涕。貪官在法庭上流淚的場景並不鮮見,很多人認為貪官流淚是一場精心排演的戲碼,是「鱷魚的眼淚」,他們在法庭上流淚不過是為了獲取法官的同情,甚至為了爭取減刑。對此我並不認同。在嚴肅的法庭審判中,如果僅僅只憑幾把眼淚就能打動法官以至於為貪官減刑,那司法也就如同兒戲了。事實上,即便貪官的眼淚有表演性質,我以為這種表演也未必沒有真誠的因素。貪官也有感情,對於他們來說,尤其像劉鐵男、劉志軍這樣的省部級大員,他們從權力的巔峰到如今身陷囹圄,面對人生的巨大落差,有情緒的波動是太正常不過了。因此,我不認為貪官的眼淚是矯情。

  貪官的眼淚不能為他們爭取減刑,但對於圍觀者,卻是啟示,那就是:無論是誰,只要違反了黨紀國法,向人民伸手拿了不該要的東西,就一定會受到嚴懲,就一定會有悔恨的那一天,甚至悔恨都不被人理解,眼淚也會被人認為是矯情。對於貪官的眼淚,我們不應認為其是表演,但也用不著同情他們。《宋史紀事本末》記載,慶曆三年十月,中書分樞密院為整頓吏治,決定逐路選拔轉運使,不稱職者皆罷去。為此,范仲淹在審查名單時,把那些庸碌無能的轉運使的名字,都一筆勾掉,富弼見勾掉甚多,很為不安,便勸范仲淹說:「一筆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仍然堅持勾掉。是啊,抓獲一個貪官,固然讓一個家庭破碎,但對國家人民,卻是好事。

    其二,關於貪官對子女的教育。劉鐵男案給人最深的印象除了他的眼淚外,還有他兒子在該案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一些腐敗大案中,貪官子女頻頻出鏡,如周永康之子周斌,薄熙來之子薄瓜瓜,程維高之子程慕陽。子女參與腐敗往往包括幾種形式,如子女在企業領取高薪,子女獲贈企業股票,子女生活費由他人報銷,子女學費由他人代繳,子女獲贈各種禮物,子女替人辦事收取好處費等等。

  沒人不愛自己的子女,但是,要看怎樣去愛。方式適當,愛是一種促進;方式欠妥,愛極易轉化為害。尤其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其親情表達方式的適當與否,較之於普通百姓,影響尤甚。普通百姓由於手中無權,其溺愛子女的惡果,毀的是子女個人前程,社會危害一般不大;而領導幹部若無原則地一味滿足子女私慾,毀的則是領導幹部本人及其子女,乃至整個家庭。不僅如此,他們的行為,常常還會給地方、百姓利益帶來極大危害。

  劉鐵男案給我們的啟示是,領導幹部應切實意識到管束、教育好子女(包括身邊其他人)的重要性,真正領悟「嚴是愛、寬是害」的道理。國家之所以對領導幹部及其子女行為做出種種限制性規定,一方面,固然基於對黨和國家、人民利益的考慮;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對領導幹部及其子女的呵護。對領導幹部來說,如果真愛你的子女,那就讓他(她)遠離你的權力。對領導幹部子女來說,如果愛你的父母,愛你自己的話,那就遵紀守法,靠真本事吃飯。

312

主題

1309

帖子

3786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786
沙發
布信易 發表於 2014-9-27 08:16 | 只看該作者
就筆者看,為官如果自警自省,當然好,如不能,也要對成年子女的事讓他們自己去做,決不能利用自己的職權去謀私利。這就是民主法制社會的應有之義,中國傳統體制下,人人對官員趨之若鶩,不等官員表態,自己就先表忠了。失去了民主法制的監督,必然導致腐敗橫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