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拉痛苦的下集,就是當他繼續問:「What do you want to be the side of salad?(你想旁邊放什麼?)」於是,我痛苦地按按腦門。肉,肉來了。我只知道肉分為beef, chicken, pork,或者,我知道更直接的:meat。但是,meat這個詞在菜單上從來沒出現過,出現的只有paillard(一塊小牛肉)、pastrami(五香煙熏牛肉)、prosciutto(義大利熏火腿)、bresaola(牛肉乾)這些只有在饒舌歌曲大全中才會有的詞。還有無止盡的香料:dill(小茴香)、fennel(茴香)、parsely(西洋香菜葉)、champignon(食用香草)…
這就是義大利餐館的好處,看不懂菜單沒什麼大影響,因為無論他們端上來的是什麼都很好吃,我只選最奇怪的名字點。雖然我看著菜單「pasta」(義大利面)一欄滿足地點下一個最短的單詞,盤子呈上來卻是gnocchi(麵粉糰子),我看著盤子愣了一兩秒,接著裝作雲淡風輕地吃了下去。我知道我不能問,問的後果可能是一個有強烈民族自豪感的義大利廚師以不可救藥的眼光看著我滔滔不絕地解釋「義大利面」(spaghetti)和「義大利麵食」(pasta)的區別。(想像一下一個外國人去中國陝西省聽到湯麵、油潑面、臊子面、biang(音)biang(音)面等等之後,還有麵皮、麵筋、涼粉、餄餎、麻食、泡饃、餃團、洋芋叉叉、漿水魚魚這些連麵條形狀都沒有的東西之後的反應)義大利餐館過度熱情的服務員一樣讓人無法招架。他們會突然露出八顆牙齒的笑容出現在你的桌邊:「How is it?」「How do you like it?」這時你嘴裡塞滿食物,臉漲得通紅,還差點噎死,而且怕表現得太喜歡他們就會張開雙臂擁抱上來,或者表現得不喜歡他們就會拿榔頭上來。他們的過度熱情總讓你在寫小費數字時誠惶誠恐,擔心是不是給得太少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