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興職業:傲慢與偏見從未停止過(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去除偏見和歧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承接深化改革釋放出的職業紅利的必然選擇。

  

 
 職業變遷是社會變遷的生動縮影,今天在城市樓宇間穿梭的電商物流員,就是電子商務興起所伴生的新型職業,而類似的新職業已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出來了,不管你熟不熟悉,不管你認不認可,這些新職業已是繁星點點,而它們的出現,必定將讓職業的星空更加燦爛起來。

  社會變化著的需求以及所提供的條件決定著職業的興衰,人類發展進程中很多職業淹沒在歷時的長河中,而更多的職業卻留在了歷史的進程中,成為人類自我創造、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自我傳承的重要推動力,也是人類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當然,職業從來就不是成長在真空中的,它與社會制度、政治制度、社會價值、社會文化、社會分層、社會文明緊密相關。因此,職業具有顯著的社會屬性、經濟屬性、文化屬性,甚至政治屬性。長期以來,人類認識職業時,常伴有貴賤、高低、新舊等主觀判斷,在今天這個主觀活動仍然深刻地影響著職業變遷和職業興衰。

  從我們國家來看,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深度改變著社會結構、人力結構和財富結構,與此同時,各種新職業也應運而生,這裡既有社會需求,也有人的自身創造。一些過去聞所未聞的新職業出現在社會現實生活中,比如工程造價師、婚禮策劃師、營養搭配師、陪護師等等。更為重要的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技術快速發展,大大衝擊著傳統職業形態,直接催生了各種新職業,比如遊戲開發師、網路工程師、數字視頻合成師等等。這些新職業領域積聚了大量的人才,噴湧出了大量的社會創造力,深刻改變著職業體系,同時也撞擊著社會神經。

  怎麼看待這些新型職業?這已經不是一般的認識問題,而成為衡量社會開放與進步與否的重要標準。不可否認的是,相對於已經噴涌而出的新職業,社會對此的共識以及制度供給,遠遠跟不上職業自身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從思想上排斥新職業,把各種新職業視為另類,甚至歧視新職業,把一些領域的新職業與卑微、低下、非主流划等號;在職業分類中忽視新職業的出現,在各種職業統計報表中不登記、不反映的新職業;社會職業制度體系不向新職業開放,把新職業排斥在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職業保障體系、職業教育培訓、職業監管等制度之外;忽視對新職業的調查研究,新職業界定、規範、評價缺少理論和智力支撐。這些認識的偏見和制度的缺失,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視,將會大大影響新職業的發展與成熟,最終會阻礙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當務之急是要充分認識到新職業是社會活力的載體和源泉。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就是要釋放社會活力,社會客觀上是一個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運行的大系統,當前社會需要在深化改革中迸發新的活力,而與這些改革相伴生,必然會產生大量服務社會、根植社會的新職業,像健康管理師、社區管理員、家庭財富管理師等等。尤其是隨著大量社會組織的出現,新的職業崗位還會不斷增多,這些職業崗位必然會打破既有的職業形態,一方面會豐富已有的職業體系,對一些傳統職業進行嫁接和延伸,另一方面會誕生全新的職業崗位,但不管是嫁接,還是新生,新職業成長的背後是社會活力競相涌流的生動寫照和有機部分。因此,隨著各個領域內的改革深化,職業領域必然會迎來新職業生長的春天。

  與此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去偏見和歧視的緊迫性。新職業能否走進社會,完成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的驚人一躍,關鍵是全社會對新職業的誕生要給予公正的態度和熱情的呵護,重在去除偏見和歧視。誠然,一個新職業要想走進社會共識中,需要一個艱苦的認識博弈過程,但如果這個過程過長,博弈的力量過於懸殊,職業偏見過於頑固,那些幼小的職業形態是很難生長下來的,因此這些年來有不少新職業被社會偏見扼殺在襁褓中。更值得警惕的是,社會對這樣的行為還渾然不知,傳統的傲慢和現實的偏見還有沒有停止過。去除偏見和歧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承接深化改革釋放出的職業紅利的必然選擇,當前要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意識和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和呵護各種新型職業的出現。

  再者,要充分認識到保障和培育新職業的極端重要性。我國是個勞動力大國,就業問題是最大的民生問題,保障人民的就業權,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核心價值所在。當前,保障就業除了充分挖潛好現有的職業崗位資源、釋放好現有的職業潛力外,就要精心培育和保障新型職業,大大拓展就業體系、職業體系和保障體系。首先各相關部門要通過制度創新把新型職業納入到職業統計體系中,防止出現職業「黑戶」,其次要根據新型職業出現的領域和規模,制定新型職業扶持保障計劃,通過職業技能評定、職業體系規劃、職業能力鑒定等措施,力促新型職業健康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對在新型職業領域工作的各類人才要平等看待、公平保障,把新型職業人才納入社會人才建設體系中,甚至出台政策優先培訓、扶持掌握新型職業技能的就業或創業人才,讓新型職業人才競相成長起來。

  為了明天,為了美好的生活,必須讓職業的星空更加燦爛起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0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