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人認識自己和世界到底有多難?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9-24 0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人認識自己的國家並讀懂世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共早在革命時期就不斷強調判斷時局的重要性,但這方面的錯誤卻時有發生,而且不止一次造成災難性後果。新中國成立后,開始時謹慎小心,但不久出現不切實際的「大躍進」,提出「超英趕美」。即使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也不夠科學。

  「大躍進」出現,毛澤東的認識和決策錯誤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否認毛是位思想巨人。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倡導者和實踐者,這一條就足以把他推到時代思想者的最前列。但毛也有看錯的時候,這向我們展示了認識局限的真實風險有多大。

  今天回望,「大躍進」冒著十足的傻氣,如今的一個小青年,就能把那個時代的錯誤分析得頭頭是道。但這不意味著我們今天的思想能力已經足以應付我們自己的時代,一個簡單的測試題是:我們今天的困惑比過去更少了嗎?

  看看如今社會上有多少爭論吧,很多都跟國家的政治道路有關。回首過去,我們一目了然。但是看未來呢?我們是否會經常感到在一些不確定性面前思想的乏力呢?

  一個人的思想能力既來自他的聰慧程度,也來源於他的見識和經驗。對一個民族和國家來說,其歷史經驗的積累是決定性的。

  中國的歷史很長,但現代化的經歷很短。這一長一短相互碰撞,很容易造成認識論坐標的混亂。

  新中國是一個挺成功的國家嗎?按說這是一個挺簡單的問題,參照體系客觀擺在那裡,但回答卻五花八門,而且知識越高的階層,回答越尖銳對立。

  民主的問題長期困擾中國知識界,而且這樣的思想局面恐怕會持續很長時間。要說服那些只願意把中國同西方社會做對比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說到底,認識更多不是靠「學」出來的,而是摸索出來、摔打出來、干出來的。新中國經歷了貧窮、大飢荒、「文革」動蕩,後來又有了改革開放的轉折,以及與蘇東國家分道揚鑣、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多重教訓和經驗。這一切是我們新政治認識的基礎。

  然而認識的困局並未徹底突破,西方的很多優勢仍在挑戰我們的判斷力,中國至今有一些人堅信西方教科書上的整套概念,由於他們對輿論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他們是中國道路自信真實面貌的一個元素。

  中國越往前走,我們在全球現代化體系中的位置越高,我們對自我和世界的認識能力也就更強。但客觀說,只有中國發展走到人類現代化最前列位置上的時候,中國內部的道路之爭才會徹底終結,我們也才有能力引導世界大部分地區政治認識的方向。

  不能不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傳統政治認識構架被外來元素沖得七零八落,但這些年民間圍繞中國該怎麼走的政治認同逐漸成型,支持中國走自己路的人越來越多,這個進程因為中國不斷取得成就而愈發穩固。

  中國出現了多元化的很多新現象,它們意味著什麼,帶來新思考。中國的持續發展為認識這些問題給予了時間和空間上的保障,今天的中國人面對新的不確定性時未必較前人聰明了很多。我們的優勢是,今天的認識過程可以從容些。

  最後我們要說,個人認識是形形色色的,社會的總體認識能力,只有國家的真實命運才能記錄它的軌跡。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都很難,祝願中國獲高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9: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