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紅會,該化「血路」危機為轉型契機

[複製鏈接]

3516

主題

3766

帖子

68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紅十字會的一舉一動,依然將是中國百姓關注的頭條。比如這一輪的關於「紅會賣血獲利數十億」的傳言,以及紅會對於傳言的態度。

  中紅會新掌門人徐科繼任半個多月,出現過兩次輿論風波,一次是武漢紅十字會被曝違規出租倉庫,再就是這次的「賣血獲利」傳言。嚴格意義上說,這都屬於「擦屁股」的事,與新任掌門並沒有直接的責任關聯。新掌門都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也算是有擔當的表現。

  按傳聞說法,紅十字會一袋200毫升的血賣給醫院200元,醫院再賣500元。而以無償獻血量3935噸計,紅會從中獲利達39.35億元。有媒體追溯 3935噸這個精準數字的出處發現,這個數字出自原衛生部部長陳竺某次接受採訪時的介紹:「12年來,中國獻血總量從1998年的1000噸增加到 2010年的3935噸,年無償獻血總人次從30萬增長到1180萬,自願無償獻血占臨床用血的比例已從5.47%上升到99%。」由此可見,網傳得有鼻子有眼的「紅十字會賣血獲利」論,正是由此推導出來。

  這次紅會相關負責人答覆媒體的態度與以往有些不同,可以說是依據法律具體陳述為何媒體「嚴重失實」:「多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只參與無償獻血的宣傳、動員和表彰工作,從不收取任何費用。對於血液的採集、化驗、保存和使用等工作均不由紅十字會負責,全國各級血液中心和血站也均不隸屬於紅十字會。」若此,至少在 「賣血獲利」與中紅會關係的可能性上,中紅會的表述已經算得上清楚明白了。

  其實關於獻血與獲利的質疑,輿論早就有過傳播,但由於牽涉到多個部門,誰都沒有將「民疑」當「民意」來對待。中紅會此次出面表白,至少在應對輿情及誠意上有較大的轉變。民眾有疑惑,既是針對越來越多的無償獻血面前、獻血者需要用血時依然支付不菲的費用而來的,也是針對社會上獻血與賣血的亂象而來的,而中紅會作為依法獻血的參與者、推動者、表彰者,在它本身形象廣受質疑的情況下,被社會輿論首當其衝地懷疑獲利,也在情理之中。

  儘管中紅會此次「闢謠」態度明朗,也贏得了輿論在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依然沒擺脫「越描越黑」的輿論怪圈。這其中有中紅會轉變形象任重道遠的因素,也與無償獻血還處在一筆糊塗賬的不透明狀況有關。根據獻血法規定,公民臨床用血時,只交付用於血液採集、儲存、分離、檢驗等費用,無償獻血者則可免交。而各種成本核算之不透明、各種價格明細之不確定、各種報銷手續之太複雜,則讓包括無償獻血者在內的社會大眾,長期以來如同霧裡看花。中紅會在這個輿情之下被背黑鍋,既是自身不主動透明、相關部門不積極回應的疑雲累積,也是「複雜中國」下的一些職能機構對於中國社會「複雜輿情」的消極與傲慢所致。

  中紅會此次闢謠,很複雜地運用了「嚴重失實」來撇清責任,但進步之中還欠徹底。「嚴重失實」的提法仍嫌含糊,既不鐵定表示「沒有半毛錢關係」,也不鐵定表示「獻血獲利」的事在中紅會不存在、在別的部門也肯定不存在。因此,中紅會要想擺脫「無可奈何水很深」的悲情色彩,在輿情風波面前絕不能表現得支支吾吾。雖然「水太深」是歷史的事,但對於百姓來說,「水不渾」是現實的事。民眾期待的是,中紅會能夠以這條「血路」為契機,殺出一塊真正清純的牌坊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5: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