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愛面前,我們都是單純的人(圖)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9-21 22: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真愛面前,我們都是單純的人

  慕容曉舟 發表於  2014-05-07 13:27

  

  圖片來源:www.rebellesociety.com

  經驗說:哪裡有什麼真愛,不過是慾望換了一副面孔。

  實驗說:不,愛情真的存在,相愛的人也確實單純。

  前些日子,一則關於京東和奶茶、關於「單純善良」的八卦,掀起了很多波瀾。每當和有錢人相關的八卦消息傳來,總會有人不屑地說:什麼愛情,不過是為了錢而已。究竟為了什麼,也許只有當事人才會知道——但至少心理學研究說,真愛還是有的,而無論外人如何冷眼旁觀,熱戀中的人也許真的很單純很善良。至於用情慾的外表騙取金錢?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

  問世間情是何物?

  情侶之間提問頻率最高的問題是什麼? A.我和你媽都落水先救誰。B.你有多少個前男/女友。C.你到底是不是真的愛我。問了一圈身邊朋友,選C的占絕大多數。看來質疑真愛是否存在的人從古到今都不少,而且誰也說服不了誰。好在近年來心理學研究終於給這個問題找到了一個比較靠譜的答案。科學家們用數據證明了真愛不僅存在,而且還是跟性慾完全不同的兩個過程。

  事情要從功能性磁共振檢查開始說起。有那麼一批惡趣味的科學家,要求被試在磁共振的檢查床上看裸體照片,性幻想或者自慰,然後動態掃描記錄他們的腦部血流信號。這些堅強的被試們克服了被人圍觀,空間狹小,噪音干擾等等困難后終於揭示了大腦面對性刺激時都有哪些部分激動了。另外有一批文藝的科學家們,他們讓被試們呆在昏暗的檢查艙里默念心愛的人的名字。結果發現,大腦在處理愛和性刺激信號時真有差異。儘管確實有重疊的部分,但是最關鍵的真愛證據——尾狀核與腹側被蓋區(VTA)激活卻沒有出現在以性為刺激源的腦掃描磁共振圖片上【1】。

  同樣,加州大學幾位心理研究者們為了證明愛並非做出來的,決定把實驗室拿來供人談情說愛。他們要求情侶們在鏡頭前回憶一件讓他們覺得最能感到愛的事情,然後盡量讓自己再重新體驗那種感受。在情侶們忙著回憶品味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抽取11個不同時間點的血液標本,用來檢測血液中催產素(Oxytocin)的水平變化。之後,工作人員回放錄像,讓幾位評委通過觀察是否出現特徵性的表情動作(比如開懷的笑象徵恩愛,舔嘴唇是情慾象徵動作等)來評判他們正在追憶的愛情故事裡到底幾多恩愛幾多情慾。結果證明,恩愛的小動作與催產素水平增高密切相關,而表達情慾的動作跟催產素水平變化沒有什麼關聯【2】。

  看來,真愛跟情慾並沒有印象里那麼難於區分,男人對女人的情感也不完全是靠著腰帶下面的那個大腦決定。戀愛的人們請認真考慮去攜手做個功能性磁共振或者抽血測量下催產素水平。這樣再遇到女朋友問你到底愛不愛她的時候,除了緊緊抱住,還可以有理有據的給她展示檢驗結果,定量化的告訴她你有多愛她。

  情人眼裡出美德

  心靈雞湯里我們聽得已經厭煩的那句「愛一個人就是通過他愛上整個世界」,真不幸,它居然是真的。研究發現,相愛的人會表現出更多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他們眼中的世界,也確實更溫情更美好。

  還記得剛才說過的催產素嗎?催產素看名字貌似只跟女性哺乳期有關,但其實它還有一個外號叫「愛的激素」,在幾乎所有牽扯到感情的人類互動中都有其蹤影。研究顯示,熱戀伊始的情侶(無論男女)就顯示出比單身對照組高的多的催產素分泌水平,這個效應可以一直持續六個月都不消退【3】。

  催產素讓戀愛中的兩個人放鬆下來享受柔情蜜意,也讓他們打量世界的時候多了一份善意。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改良的博弈遊戲是觀察人類決策方式的一個常用手段。為了觀察催產素到底能怎麼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讓他們做出不一樣的決定,有研究者設計了這麼一個遊戲。參與實驗者一部分扮演投資者,一部分扮演託管人。開始遊戲時投資者和託管人雙方手上都有一筆錢。投資者可以選擇四種不同金額投資給託管人。託管人收到的除了投資本金之外,還有研究人員給的三倍利息,然後他可以決定返還給投資者多少。如果託管人誠實正直,那麼兩人都可以從交易中獲利;但風險也同時存在,不負責任的託管人可以拿著利息和本金直接捲款走人,讓投資者承擔損失。實驗開始前,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被隨機分組,研究人員給一組被試注射催產素,一組注射安慰劑,然後用兩種玩法測試,結果顯示,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上,注射催產素的那一組有45%的人選擇彼此信任對方,拿出最高的投資金額,而在安慰劑組這個數字只有21%【4】。

  為什麼催產素會讓人與人之間更加信任?憑藉視覺跟蹤裝置,科學家們發現相比對照組,接受催產素處理的實驗組在看人時注視眼睛區域的時間會更長,而這個地方包含了許多關於情感的信息,互動中的目光接觸讓人們更容易記住對方的長相,幫助人們更好的互相理解,也更傾向於信任對方。

  真愛讓人慷慨?看性別

  這個有真愛出沒的世界上,每個人都有為別人做點好事的傾向。這個行為是親社會行為的一種——利他。經濟學家早就發現,給一個人一筆錢,讓他決定怎麼跟陌生人分配,相當比例的人會選擇均分來保證公平。之後的研究利用類似遊戲發現,如果事先給被試注射催產素,他們會表現的更為慷慨【5】。但同樣是利他,男性和女性做出決策的出發點卻不同。男性更多從效益出發,試圖找到一個讓彼此利益能最大化的方案。而女性採用關係導向,更傾向於從對方的角度考慮。

  威斯康星大學和衣阿華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證明了這種差異確實存在【6】。他們要求參加實驗的男女們為自己和隨機選出的任一他人分配一批籌碼,做決定的人可以自己留著,也可以給別人、只是每次分配條件不同,同樣的籌碼,選擇自己留著和給別人時代表的價格不一樣。這之間的差別就是利他行為需要付出的代價。顯然,當籌碼對自己價值不多而對別人意義重大時,大部分人都會樂意成人之美把籌碼給出。而籌碼握在自己手裡價值更高時,被試們不願把籌碼送出也是人之常情。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9-21 22:30 | 只看該作者
 在實驗中,男性對分配方案導致的整體效益變化相當敏感,當分給別人更多的錢反而導致總體價值減少時,男性就更傾向於把錢留在自己手裡。而女性的利他行為更單純,無論價格高低,她們都傾向於公平分配。當然,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女性天性更善良,然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7】,這種差異取決於兩性樂善好施之後對他人回報的不同期待,女性把利他行為更多看做是一種「關係投資」。當無論怎麼做回報都相同的條件下,男女雙方的利他行為是一樣的。

  這麼說來,真愛雖然讓人樂於奉獻,但也不是單純到完全不求回報。真惦記別人口袋裡的錢,美人計實在沒太大用,還是老老實實想個正當理由比較靠譜。

  本文感謝@Ent和@橡膠萬歲 對經濟學研究結果解釋的指導。

  參考文獻:

  1. Diamond, L. M., & Dickenson, J. A. (2012). THE NEUROIMAGING OF LOVE AND DESIRE: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Clinical Neuropsychiatry, 9(1).

  2. Gonzaga, G. C., Turner, R. A., Keltner, D., Campos, B., & Altemus, M. (2006). Romantic love and sexual desire in close relationships. Emotion,6(2), 163.

  3. Schneiderman, I., Zagoory-Sharon, O., Leckman, J. F., & Feldman, R. (2012). Oxytocin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s of romantic attachment: relations to couples』 interactive reciprocity.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37(8), 1277-1285.

  4. MacDonald, K., & MacDonald, T. M. (2010). The peptide that bind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xytocin and its prosocial effects in humans. Harvard review of psychiatry, 18(1), 1-21.

  5. Zak, P. J., Stanton, A. A., & Ahmadi, S. (2007). Oxytocin increases generosity in humans. PLoS One, 2(11), e1128.

  6. Andreoni, J., & Vesterlund, L. (2001). Which is the fair sex? Gender differences in altruis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1), 293-312.

  7. Rigdon, M. L., & Levine, A. S. (2009). The Role of Expectations and Gender in Altruism. MPRA paper published online at http://mpra.ub.uni-muenchen.de/19372/, University Library of Munich, Germany.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