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美國大學生的大學"七件事"(組圖)

[複製鏈接]

9622

主題

9699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37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iankang001 發表於 2014-9-19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比起中國,美國自由自主的大學生活著實讓我們羨慕萬分。但你知道嗎?美國的的大學生並不僅僅把大學當成學習的地方,他們認為大學是進入社會前的練習場和體驗場,是一個很好鍛煉自己的場所。他們的大學生活究竟是怎麼度過的呢?

  

  第一,創業從校園開始

  在國內,很多名校明令禁止學生做小買賣,但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這一行為在校園內不僅不會被禁止,而且還會得到學校的大力支持。從個人角度而言,美國大學生在校創業是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他們從課堂走向商場的捷徑之一;對學校和國家而言,則是保持學術和經濟活力的重要環節。甚至有人說美國的經濟發展,是由創業經濟和創業規則帶動的。就連赫赫有名的Google也同樣是大學宿舍里誕生的買賣。

  

  第二,做些有挑戰的事

  並不是美國人天生具備冒險精神,他們大多從學生時代起就開始培養挑戰意識,而不是在未做之前就給自己「下定義」,認為自己「肯定做不好」。用自己不擅長這、不擅長那來找借口躲避各種挑戰,結果可能會減少遇到困難和承擔風險的幾率,但卻在不知不覺中限制住了自身的發展,掩蓋住了自己的潛能,甚至放棄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生機會。所以,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挑戰一下曾經認為肯定做不到的事,說不定終有一天你會攀登到夢想的制高點。

  

  第三,參加校內體育運動

  美國人在大學階段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不單單為了鍛煉身體,更是為了培養競爭才能和領袖素質,而競爭才能和領袖素質恰恰也是美國公司對所招聘人才的重要評判標準。比如一個大學運動隊的隊長到華爾街找工作,其優勢絕對不可限量。多項調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后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特別是企業總裁,大多從大學體育中獲益甚大。

  

  第四,積極參加校園活動

  在美國的大學,校園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課外活動小組是培養未來領導人素質的實驗室,與參與體育運動不同的是,除了能夠鍛煉領導能力,參與過程中還可以學會怎樣理解、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以及與人溝通的技巧,這些都是贏得企業青睞的條件,同時也是美國文化中所謂「領袖素質」的基礎。據說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就曾積極參與大學社團活動,這對他擔任總統起到了很大作用。

  

  第五,積累工作經驗從打工開始

  在中國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說法,「美國的孩子早獨立」。在美國,大學生打工是普遍現象,很多人除了完成學業,都有一份或多份兼職工作。攢下來的錢可以用作學費或零花錢,更重要的是為將來的實習和就業提前「熱身」。

  

  第六,把實習當作明天的飯碗

  美國公司大多青睞經驗豐富的應聘者,而一份全優成績單的作用相當有限。因此實習機會為畢業生謀職創造了更多的可能。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學生,對他們來說最理想的就是在傾心已久的公司實習,並在畢業后順利轉為正式員工。即使實習單位因種種原因無意招新人,在行業領先的大公司實習經驗或者一份該公司主管的推薦信,相信依然能使同行業公司的人力資源主管眼前一亮。

  

  第七,從職業生涯中心尋求幫助

  美國的眾多大學中多在校內建立了職業生涯中心,以幫助畢業生提高就業的「命中率」。其形式基本可以分為開設職業生涯發展課和一對一的職業發展輔導——由受過專門培訓的高年級同學給低年級的學生講如何寫簡歷、如何尋找工作機會、如何應對面試等,請傑出校友回校分享成功的經驗,或通過專門的軟體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職業興趣測試。對於高年級學生,除了幫助他們修改簡歷外,還提供模擬面試練習機會,並且錄下來讓學生帶回去好好看看自己「面試」時的表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2: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