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正恩若訪華 中國會如何接待?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媒體上沉寂了一段時間的中朝關係,最近似乎又有波瀾。雖然外界熱炒習近平賀電被冷落,中國駐朝使館網站「屏蔽」金正恩,但中朝關係卻似乎一直相對「低調」。只是一則消息引起了各界興趣。中國駐韓國大使邱國洪17日表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可能訪問北京。此一消息若屬實,那將是金正恩掌權后首次海外出訪。筆者感興趣的是,如果金正恩真的在年內訪華,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浮出水面——中國該如何接待?

  早在去年11月,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會見了到訪的朝鮮外務省副相金亨俊。據悉,金亨俊的此次來訪是突然的、沒有任何徵兆的。很多媒體分析金亨俊為金正恩訪華「鋪路」的可能性極大。當時就有媒體分析,金正恩可能會在近期訪華。

  中朝關係或許是世界上最受矚目的雙邊關係之一,兩國關係的傳承方式的重要手段,就是歷史上極為密切的領導人互訪。金正恩2011年底成為朝鮮最高領導人之後,3年來一直沒有外訪,更沒有訪華。這種局面顯得頗為不尋常。因此外媒將朝鮮副外相訪華與金正恩可能訪華相聯繫,並非無稽之談。更進一步講,從中國的接待規格、接待內容、金正恩的訪問細節上,都能看出兩國關係的特徵和走向。

  從接待規格上看,如果金正恩像其父親金正日一樣,以非正式方式或是秘密方式訪華的話,那麼可以判斷中朝關係和過往不會有太大變化;但如果金正恩來華是正式的國事訪問,並且在官媒上明確表明來華的時間和相關細節的話,中朝關係就有某種變的可能。

  金正日生前曾8次訪華,第一次在1983年以「接班人」身份訪問中國,當時包括鄧小平、胡耀邦、鄧穎超等高層悉數接見,胡耀邦幾乎全程陪同他訪問了北京、杭州、上海等大半個中國。不過這次訪問是一次秘密訪問。朝鮮人製作的紀錄片傳播到中國后,中國民眾才更多了解到朝鮮貴賓的這種高規格禮遇。此後的幾次訪華差不多都是以非正式的名義進行。在訪問結束前,中朝官方都不報道,訪問后規定統一時間對外發布。

  因此,相信很多人願意看到金正恩,朝鮮的這位年輕領導人訪華能體現與其父親不一樣的「特色」。如果金正恩站在人民大會堂外的紅地毯上,檢閱儀仗隊、聆聽21響禮炮鳴響,同時向不遠處的各國記者們揮手致意,這肯定是全球媒體上當天最大的新聞,也將是朝鮮形象一次最好的國際公關。

  對中國而言,以這種國事禮儀接待金正恩也會傳遞出有意義的信息。如果真如韓國媒體預測的那樣,金正恩在今年內訪華,並且是以正常的國際訪問程序進行,那麼可以說明中朝關係已經告別了金日成和金正日時代所營造的「政黨關係」、「特殊關係」或「親戚關係」,已經逐漸向正常的「國與國關係」演變。這是理解金正恩訪問中國的第一層意義所在。

  另外,從可能的接待內容上也能看出中朝關係的特徵和朝鮮的變化。比如中國專門安排金正恩參觀的地點、或者金正恩希望對哪裡訪問,都可以傳遞出朝鮮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改革的專註度,以及中國希望朝鮮發展經濟的途徑表達。

  一個可以類比的例子是,朝鮮前領導人金正日訪華時除了肯定要拜訪和朝鮮接壤的中國東北地外,其餘主要訪問的都是沿海或者重要開放城市,並深入中國的高科技企業和民生工程參觀,甚至還逛超市。這體現出金正日希望從這些城市和企業中學到經驗,用於朝鮮的經濟建設,同時這又表現出他迫切想改變人民生活水平的想法。

  金正日去世后的3年來,金正恩曾多次視察工廠,增加特數目,並且大談民生話題。這已經體現出他重視經濟發展的一面。因而金正恩若訪華,像其父親一樣,參觀相關企業和民生工程應該也會在訪問計劃日程當中。

  其實,如果金正恩實現訪華,各界媒體最關注的還是他訪華的一些有趣的細節。比如他會不會像美國總統訪華一樣,和中國市民進行互動?會不會帶上備受各界媒體關注的夫人李雪主?是選擇坐火車還是坐飛機……金正日幾次訪華都是坐火車而行,並不公開透露夫人隨行的消息,此外由於非正式訪問居多,所以和中國普通民眾完全隔離。

  但是,小就在瑞士留學的金正恩,接受了西方先進且開放的教育,在意識形態上應該相對開放。比如其上台後,朝鮮人穿著悄悄發生變化、手機日益普及、邀請美聯等媒體機構入駐等。因此,金正恩若訪華,體現出來的一些細節也將是外界期待的。

  如果中國外交方面對金正恩訪華的接待安排,突出細節和人情味,無形中也給那些反對繼續加強中朝關係的人提出反例,也更可以減輕外交當局在面對朝鮮核試驗等極端事件后所面臨的一些國內外壓力。

  此前,蒙古總統訪問朝鮮,但據稱金正恩並沒有與之公開會晤。所以不排除金正恩希望自己的「外交首秀」留給中國。從種種跡象上看,「首秀」可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9: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