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義傑:周星馳人品之爭不過是「圈子之爭」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17 14: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媒體報道,周星馳日前被許多香港影視的圈內人士公開批評,其中,影視大亨向華強的太太陳嵐炮火最為猛烈,在指控周星馳多宗罪狀的同時,還引來各方加入罵戰。近日,劉嘉玲為主播比賽活動擔任嘉賓。對於近日不少曾跟周星馳合作的夥伴力數其不是,曾跟周星馳有過合作的劉嘉玲直言:「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藝術家,他每次對我也很客氣,九十度鞠躬叫我嘉玲姐的。」

  (9月15日《廣州日報》)

  這些年來,周星馳人品差的觀點不時會被拿出來消費一番,這一次可謂鬧得更加火熱,以至於劉德華、劉青雲等,乃至周星馳的「星女郎」等全部出來表態喊話,有人批評有人支持,更有人前後的說法不一致。這種站隊表態聯繫起香港娛樂圈大老闆向華強太太陳嵐撂下狠話,限十日內親自向媒體解釋清楚。真讓人覺得這是黑社會拜碼頭,還是娛樂圈搞內鬥呢?

  據報道,在沉寂多日後,事件的主角周星馳終於在14日出面回應:「不喜歡響應,默默拍自己的電影。怕不拍大家就把我忘了。可惜這些年我的電影越來越少,只想跟大家說一句:對不起,我老了!」人品之爭最終倒逼出周星馳出來表態,由此可見,其中的利害關係以及娛樂圈背後很深的內幕並不是一般人能夠搞得清的。進一步言,一個人除非做了跌破底線的事兒,否則很難說人品不好。對周星馳的評價,何以眾口一詞,值得深思。

  人品之爭讓人感到很奇怪,因為這就好比掄著道德大鎚到處打人,其背後的理論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是所謂的德藝雙馨的道德傳統。問題是「德」字究竟該如何定義呢?究竟是知恩圖報、知書達理、善於交際、遵從潛規則呢?還是對作品負責,給觀眾好的影視作品呢?正如微博名人作業本稱:「一些人說周星馳人品不好,但卻沒見過他說誰人品不好,用一部電影就能把人笑得死去活來的人能壞到哪裡去呢?最好的人品就是出好作品,不拿爛片蒙錢,我花錢去電影院不是去看他們人品好壞的。」不管周星馳是不會交際,還是真是吃喝嫖賭,停留在此上的探討沒有意義,也不符合對一個「我就是一個演員」的專業探討。

  其實,娛樂圈遵從圈子文化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由此來說,這種人品之爭不過是圈子之爭,不過是利益之爭。如果說官場的圈子文化是腐敗的源頭,是朋黨結義式的排斥異己,那麼,演藝圈的圈子之爭恐怕也難逃「圈子」這個文化醬缸的內涵。圈子的本質就是利用權力、地位、關係等勾結成的利益聯盟,它表面看起來是講義氣,是照顧弱勢,是搞團結,但這不過都是幌子而已,根本上是在高利益的輸送和交換而已,這種人情社會的做法說嚴重了就是搞黑社會,就是對法治社會的無視。

  演藝圈裡的事情真是錯綜複雜,什麼黃賭毒和潛規則都有,以最近的眾明星演繹的「監獄風雲」來說,自己人品如何道德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作為明星來說,要做的本職工作就是用作品說話,而不是搞所謂的圈子文化,用什麼道德大棒亂扔人,且不說人品的認定很難把握,退一步說,誰比誰更清白都不一定呢,何必做道德聖人呢?正如俗話說的,人也是在變化的,德行也非一成不變的。這一道理適用於所有的人和「圈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