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少林禪醫說養生--穴位排打功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410

帖子

58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悟道 發表於 2014-5-14 14: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先做預備動作。自然站立,雙足分開與肩同寬,腳尖朝前或微內扣,雙膝微彎,膝不過足,涵胸拔背,頸部豎直,呼吸自然,氣沉丹田,精神貫注,目視前方;雙臂合抱於小腹前,掌心相對,虛腋圓臂,松肩墜肘;下縮穀道,上搭鶴橋,呼吸慢細勾長;肩井湧泉應相對,百會會陰成一線。
      好了,現在開始再式拍打。先提醒練習者一下,拍打各部位時,用力要適中,速度要均勻,不可妄用拙力,以免自傷。
    1.一拍百會     
緊接上式,將雙手掌心相貼搓至極熱,先用左掌勞宮穴對準頭頂的百會穴拍打,再用右掌勞宮穴對準百會穴拍打,左右手輪換拍打各7次。
拍打結束后,復將左右手掌心相對搓至極熱,用左掌勞宮穴緊貼百會穴,將右掌覆於左手背上,內外勞宮穴相對,先順時針揉摩7次,再逆時針揉摩7次。
    功用: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屬督脈穴,為三陽五會之所,即足太陽、足少陽、手少陽、督脈、足厥陰經俱會通於此而入腦內。四周各穴羅列有序,大有百脈朝宗之勢。刺激本穴,熄肝風,潛肝陽,舉陽氣下陷,清陽明燥熱,散風熱於上,可治中風、心腦血管疾病與神經系統疾病,且有下病上治之特效。
    在臨床醫學上,百會配伍長強穴、承山穴,可治脫肛;配伍合谷穴、太沖穴,可治頭頂痛;配伍風池穴、上星穴、合谷穴、太沖穴,可洽療肝熱上沖引起的頭暈目眩症;配伍關元穴、氣海穴、三陰交穴,可治婦科子宮脫垂症。
    2.二拍肩井
         緊接上式,將兩手掌心相對搓至極熱,雙臂在胸前交叉,儘力用右掌勞宮穴拍打左肩井穴,用左掌勞宮穴拍打右肩井穴,左右手各拍7次。
拍打結束后,復將雙手掌心相貼搓至極熱,先用右掌揉摩左肩井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7次;再用左掌揉摩右肩井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7次。
    功用:肩井穴位於肩上凹陷中,屬足少陽膽經,手足少陽、足陽明、陽維之會,與臟腑相通。故其對高血壓、腦溢血、頭項疼痛、乳腺炎、子宮出血、甲狀腺機能充進均有較好療效。進行點按能使人迅速解除疲勞。少林寺武僧修習時,往往與湧泉相對應,以順應人體經脈運行機理,調節氣血循環,打好築基功,從而為進一步修習上乘功法打好基礎。
    臨床醫學上,肩井穴常用於治療手臂痛疾病。《玉龍歌》曰:急痛兩臂氣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玉龍賦》云:肩井除臂痛如拿。在實踐中,由於肩井穴禁灸亦不可深針,恐暈針或成氣胸,故多以拍打揉摩為主。
    3.三拍中府
      緊接上式,當雙手掌心相貼搓至極熱時,先用左掌勞宮穴對準右肩側乳上肩下凹陷處的中府穴拍打,再用右手掌心的勞宮穴對準左側中府穴拍打,左右手交替拍打各7次。
    拍打結束后,雙手掌心相貼搓至極熱,先用左掌勞宮穴緊貼右中府穴揉摩,再用右掌勞宮穴緊貼左中府穴揉摩,左右手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摩7次。
    功用:中府穴位於乳上第3肋,距任脈6寸處,屬於手太陰肺經穴位,是肺之募穴,手足太陰之會,穴在胸膺,能清宣上焦,疏調肺氣。肺主一身之氣,肺氣若為寒邪外襲,或為內熱上干,失其宣降則咳嗽喘息,胸滿脹痛。故可治療咳嗽、氣喘、胸痛、肩臂痛等症。
    在臨床醫學上,中府穴常同雲門穴,交替使用。如配少沖穴巧治胸痛;配大椎穴可治肺炎;配內關穴可治手發涼;配內關穴、列缺穴、肺俞穴,可治肺氣鬱遏引起的胸滿咳嗽;配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可治療肩臂痛等症。
    4.四拍膻中
      緊接上式,將雙手搓至極熱,先用左手勞宮穴對準兩乳間的膻中穴拍打,再用右手勞宮穴對準膻中穴拍打,左右手輪換各拍打7次。拍打結束后,復將兩手掌心相對搓至極熱,然後用右掌抱左掌,內外勞宮穴相對,左掌內勞宮穴緊貼膻中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摩7次。
    功用:膻中穴位於兩乳連線中點,屬任脈經穴,是八會穴之一,是人體宗氣匯聚的部位,是心包經之募穴,有調理氣血之能,又能降逆氣,清肺化疲,寬胸利肺,可治一切氣病。故兼治呼吸系統疾病、氣滯乳少等雜症。
    在臨床醫學上,配伍少澤穴、乳根穴,可治乳少;配伍天井穴、內關穴或三陰交穴,可治心絞痛。
    5.五拍神闕
       緊接上式,當雙掌搓至極熱時,先用左掌勞宮穴對準神闕穴拍打,再用右掌勞宮穴對準神闕穴拍打,左右手交替拍打各7次。
拍打結束后,雙掌搓至極熱,男左掌在下,女右掌在下,緊貼神闕穴順時針和逆時針各揉摩7次。
    功用:神闕穴位於臍窩正中央,屬任脈經穴,為生命之根蒂,後天之氣舍,為心腎肺三髒的交通門戶,能調節全身的精氣血,故醫家稱其為元神之門戶。故經常拍打揉摩,有溫陽固脫、健脾養胃、回陽急救之功。
     神闕穴主治腸道疾病、中風脫症及產後血暈等危困急症。此穴一般禁針宜灸,有隔鹽灸、隔姜灸等法。配伍關元穴可治縮陽症;與天樞穴、關元穴、建里穴配伍可治療腹瀉和痢疾等腸胃疾病;配伍關元穴、氣海穴、百會穴、內關穴等可治療中風脫症。
    6.六拍天樞
          由預備式始,當雙掌提至極熱時,雙掌心勞宮穴對準將旁兩側的天樞穴,先用左掌拍打,再用右掌拍打,左右交替,雙掌同時拍打,力度適中,共拍打7次。拍打結束后,雙掌掌心相貼搓至極熱,雙掌勞宮穴緊貼兩側天樞穴,先順時針揉摩7次,再逆時針揉摩7次。
     功用:天樞穴位於臍旁開2寸處,左右各一,屬足陽明胃經,為大腸募穴,能分利水谷,降油導滯,和營調經;天樞穴又為胃之樞紐,導疲行滯,引胃氣下行,調理以治氣,故其主治各種腸道疾病、婦科疾病和泌尿系統疾病。故拍打按摩均可起到健脾養胃之目的。
    若治療腹部疼痛,可配點按足三里穴;若腹瀉、痢疾等,可配關元穴、分水穴,其效甚捷;若婦科疾病可配三陰交穴;泌尿系統疾病可配陰陵泉穴、三陰交穴,可速收防病治病之功效。
    7.七拍氣海
       緊接上式,雙手掌心相貼搓至極熱,先用左掌勞宮穴對準氣海穴拍打,再用右掌勞宮穴對準氣海穴拍打,左右手交替拍打各7次。
拍打完畢后,雙手掌心相互搓至極熱,用左掌勞宮穴緊貼氣海穴,右掌內勞宮對準左掌外勞宮,雙掌緊貼,然後順時針揉按7次,逆時針揉按7次;女子則右掌在下,左掌在上,揉按方法相同。
    功用:氣海穴在臍下1.5寸處,屬任脈經穴,乃生氣之海,元氣之所居,是全身強壯穴之一,能補元氣,回生氣,振腎陽以散諸陰,溫下元四肢。主治男科、婦科下陰之疾病。故經常拍打按摩,可起到增強性機能,提高身體素質之功效。
     氣海穴,臨床上以治氣病效果最好,常與關元穴相配伍或交替運用。如治女子月經不調,可配伍三陰交以及血海、歸來、關元等穴;陽痿病可配伍三陰交、中極、歸來等穴,或針灸,或按摩,均可起到較好的療效。
    8.八拍尾椎
        緊接上式,雙手握拳,先用左右拳背輪流拍打尾椎各7次,再用左右拳心輪流拍打尾椎各7次,先左拳后右拳,交替進行。
     拍打結束后,將兩掌心相對搓至極熱,用左掌內勞宮穴緊貼尾椎,右掌覆於左掌上,內外勞宮穴相對,然後先順時針后逆時針各揉摩7次。
功用:尾椎本身無穴位,不屬任何經脈,但屬全身龍骨之起始,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加之其周圍穴道羅列密布,故拍打尾椎不但能起到極好的保健作用,而且可震動其附近穴位(如長強穴、腰奇穴等),從而起到通經活絡,強健機體的作用。
    在八式動作做完之後,開始結束動作背後起顛。即緊接上式,將兩手掌心相對搓至極熱,用左右掌心勞宮穴正對左右腰眼緊貼,然後腳跟抬起(盡量抬高),落地時要有彈動;腳跟抬起時吸氣,落地時呼氣,急吸快呼,共做7次;然後將雙掌由背後經體側向上經頭頂,爾後雙掌心朝下,緩緩按於腹前,稍停,雙手自然回歸體側收勢。
     研練本套功法時,最好能除去衣衫在室內演練;夏日在空氣新鮮之寧靜野外習練,其效果更佳。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八式穴位拍打功,其所拍打的穴位均是人體內重要穴位,是修習內功的人士必懂必通之穴,不但有良好的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功效,而且於武術技擊及氣功研練方面大有裨益。若能持之以恆研練,一定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當然讀者在習練時,一定要參考人體穴點陣圖,明白穴位的準確位置,再參考功法說明進行拍打。拍打時用力應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於求成,妄用拙力,否則極易傷身。最好有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訓練會事半功倍,而且不會有損傷。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沙發
公瑾 發表於 2014-8-28 20:10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對中醫情有獨鍾,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過:「中國對世界有很大貢獻的,我看中醫是一項。中醫儘管有些道理還說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3
胖兔子 發表於 2014-8-28 20:10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對中醫情有獨鍾,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過:「中國對世界有很大貢獻的,我看中醫是一項。中醫儘管有些道理還說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7
4
阿藍藍 發表於 2014-8-28 20:10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對中醫情有獨鍾,他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過:「中國對世界有很大貢獻的,我看中醫是一項。中醫儘管有些道理還說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5
仰泳魚 發表於 2014-8-28 20:11 | 只看該作者
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中醫藥充分汲取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特別是運用整體觀和系統論作為指導中醫藥認識健康、辨證論治、預防保健「治未病」的基本理念和思維方式,其整體觀、系統論及辨證施治等理念和思維方式,充分顯示了中醫藥所具有的超前性和有效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3

帖子

5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6
6
江葉 發表於 2014-8-28 20:11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與西醫藥共同擔負著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是中國特色醫藥衛生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7

帖子

18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7
7
MH370 發表於 2014-9-3 08:23 | 只看該作者
中醫認為,人體五官與五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通過觀察五官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五髒的健康狀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8
xmkp 發表於 2014-9-4 08:16 | 只看該作者
醫者療其身,佛者修其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9

帖子

19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6
9
擎天柱2014 發表於 2014-9-9 08:59 | 只看該作者
由「 醫」入「道」是掌握傳統文化的一條必不可少的捷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6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10
hello2014006 發表於 2014-9-12 08:26 | 只看該作者
來和樓主學禪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2

帖子

18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
11
page998 發表於 2014-9-15 08:23 | 只看該作者
傳揚中醫文化,保護好老祖宗的珍貴遺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8

帖子

16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4
12
禿頭鷹 發表於 2014-9-17 08:19 | 只看該作者
幾千年中醫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中醫藥寶庫蘊藏豐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理解的。說實話,我開始學習中醫的時候也搞不清楚陰陽五行、天人合一跟五臟六腑有什麼關係。入門之後,才感到像發現了一座金光燦燦的寶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