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央視評論員為何「炮轟央行」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9月16日凌晨,我在本欄目推出了《小心!三個『多頭司令』突然倒戈》一文,對股市和樓市的走向發出了警告。當天,伴隨著強颱風「海鷗」的來襲,A股凄風苦雨、放量暴跌,總成交創下4年來新高,技術形態完全走壞。

  股市暴跌,是對最近接連公布的,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的直接反應。很顯然,隨著七、八兩個月經濟數據的惡化,中國經濟到了一個變盤的關鍵時刻。正因為如此,各方爭論日趨激烈。剛剛瀏覽博客,就赫然看到鈕文新先生的大作:《央行必須承擔「經濟失速」之責》。

  鈕文新何許人?博客認證信息上寫著「CCTV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首席新聞評論員」。其實關心財經的人對他應不陌生,今年2月他曾撰文呼籲取締餘額寶,並由此引發了一場廣泛的爭論。他在文章中給餘額寶列了兩宗罪:一是抬高了全社會的融資成本,衝擊中國的經濟安全;二是獲取暴利,他說餘額寶睡著覺就可以拿走巨額利潤,風險比打劫還小。

  在最新的指責央行的文章里,鈕先生說:

  中國宏觀經濟在不斷地「創新」,尤其是貨幣政策方向「招數」頻出。但在我看,「花架子」居多,基本不解決本質問題,違背了基本經濟規律。這是導致當下 「經濟失速」的根本原因……央行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為了依從美國強迫人民幣升值的意願,央行無度緊縮貨幣,這是導致中國經濟屢次瀕臨「失速」邊緣的關鍵問題。2012年上半年是第一次,現在是第二次,而這次的深度遠勝於2012年那次。這個過程中,央行貨幣政策以「創新」為名多次「變招兒」,但萬變不離其宗——讓貨幣政策「名松暗緊」。包括縱容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大規模貨幣投機,縱容一切拉高金融成本的行為。

  由於原文太長,不便全部引用。但鈕文新在這篇文章中措辭比較激烈,使用了「荒唐」、「愚昧」、「不可饒恕」、「這是『wen ge』當中『寧左勿右』的怪胎」、「全身心揣度上意」等措辭,令人愕然。

  更令人愕然的是,對於有專家建議並預測2015年的M2增速為15%到16%,他竟然說那絕不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而是相當大的緊縮政策」。

  事實上,自2009年中國M2增速達到27.7%、2010年達到19.7%,後來的年度增速一直沒有超過14%。比如2011年是 13.6%,2012年是13.8%,2013年是13.6%,今年前8個月是12.8%。而政府工作報告里,對今年M2增速的預測是13%左右。所以,如果明年的M2增速被中央政府確定在15%到16%,絕對是在放鬆銀根,而不是緊縮銀根。

  其實即便是13%的M2增速,都是相當快的。這種速度如果保持10年,廣義貨幣總量會增長到初值的3.4倍;如果保持20年,會增長到初值的11.5倍。

  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迅猛,總量已是美國的1.5倍,或者相當於歐元區加上英國,泛濫的人民幣侵蝕著中產階層的消費能力。30年前,剛剛找到工作的普通工人,月收入可以養活自己;但到了今天,相當比例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還需要啃老。

  通過持續的寬鬆貨幣政策,來維持經濟的虛假繁榮,不僅僅讓民眾實際生活水平下降,還使得中國的投資率全世界最高,企業負債率全世界最高,資產價格也出現嚴重泡沫。這種模式如果再維持幾年,將必然爆發全面的經濟危機。

  在這種情況下,央行踩剎車、商業銀行控制信貸風險,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克強總理在天津達沃斯論壇上說得非常明確,要通過「強改革」而不是「強刺激」 來解決中國的問題,不隨短期經濟指標的波動而起舞。讓中國經濟提前入冬,主動入冬,比毫無防備地遭遇一場冰雪災害,會好很多。而且眾所周知,中國的央行並不是美聯儲,它幾乎沒有獨立性。在這種情況下炮轟央行,說得不好聽有指桑罵槐之嫌。

  但鈕文新有一個提醒是有道理的,那就是在貨幣相對偏緊的時候,民企、中小企業受到的傷害最大。怎麼才能解決問題?僅僅靠目前的定向寬鬆是不夠的,短期內需要更多減稅政策。中長期,則需要全面向民營資本開放金融業,讓利率市場化,同時減少政府直接投資項目,讓更多非關鍵行業的國企私有化。

  只有讓政府不再成為全社會最大的投資方,全面開放金融業,在證券市場實施IPO註冊制,中國的資金配置才會正常,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才能拿到廉價的資金,中國的經濟才能重新恢復活力。這一切,都需要強力的改革,而不是像鈕文新呼籲的那樣,重走貨幣寬鬆的老路、死路。

  但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由於今年是改革元年,反腐敗、政府改革、軍隊改革等或全面推進,或正在啟動,需要有一個穩定的社會環境,因此絕對不會允許經濟「硬著陸」。在「底線思維」的作用下,未來還不斷會有「微刺激」措施出台。但這不意味著,中央的施政理念有了方向性變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