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人們不仇富王思聰

[複製鏈接]

2479

主題

2935

帖子

4913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孫驍驥



最近看到一個段子:某天王思聰找到禪師,問到:「大師,好多人喊我老公,好苦惱,怎麼辦?」禪師什麼也沒說,遞給他一盒套套。王思聰拿著套套若有所思說:「我懂了,大師的意思是既然無法避免,就做好安全措施?」禪師搖搖頭,轉身說:「老公,操我!」



這是關於「投胎能手」王思聰的眾多網路段子當中之一。網友對王思聰的惡搞,無論善意與否,都是王思聰今天爆得大名的明證。從當年還不甚有名的「炫富」、和汪小菲微博的開罵到如今微博粉絲破五百萬,網友們親眼見證了一個富翁名人的成長。如今,王思聰的存在已遠遠超過了一個「富二代」,或者說「特別有錢的富二代」的身份。他實際上成為了當今社會的另一種意見領袖。



在公知名聲爛大街、意見領袖們頻繁被方舟子們打假的時代,商業階層又重新被輿論推到了舞台中心的位置,以填補公共話語場中那個尷尬的空心。人們就像在80年代崇拜詩人和作家一樣對企業家推崇備至,強行賦予他們一種責任和社會義務。然而,對於從「那個年代」過來的老派企業家而言,解決生存之後,他們實在無興趣思考更多的問題,其思維和話語方式也和當下的社會有點格格不入。



而像王思聰這樣的「企業家二代」,從小身上的生存壓力(我是指企業的生存壓力)和父輩相比幾乎可忽略不計,他們有更足夠的時間和興趣來與當下文化和社會話語方式「接軌」。王思聰,是這些人中做得最有代表性,也是經營自己最成功的一位。正如他微博漫畫頭像透露的信息,王思聰這些年的言論,火力主要集中在攻擊三大人群:黑木耳、裝逼犯、傻逼。這三大目標無疑迎合了當下網路人群的集體情緒和習慣思維。加上他言論不失幽默和爆點,非常適合網路傳播,不紅,是無天理。



回顧一下近幾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上王思聰他爹王健林,以及宗慶后、張近東、丁磊、李彥宏等等富豪赫然在目,卻很少有人公開質疑或者仇視這些「富一代」以及他們的「富二代」子女。這些企業家完全是依靠勞動致富,並無任何身家背景。他們經歷過創業初期的艱苦、中期的堅守、以及成功背後的辛酸。就像世界上大多數真正的企業家那樣,平民出身的他們保持了這個社會最基本的美德,因此行事低調,也幾乎不會公開炫富,刺激人們的神經。



有了來自父輩富豪們的支持,「富二代」要想獲得物質的「成功」,應該不會困難。然而,這裡卻存在「富二代」的一個分界。例如張近東、丁磊、馬雲等人屬於「企業家」類型的「富一代」,這些人白手起家,通過個人勞動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經濟學大師約瑟夫·熊彼特曾把企業家的精神總結為「創造性毀滅」,即每一次經濟循環所造成的蕭條來臨時,企業家會主動在逆境中進行技術革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也是資本主義經濟循環而不至僵滯的原動力之一。過去的亨利·福特,如今的喬布斯、比爾蓋茨莫不屬於此類。他們的後代,也可以稱為「企業家富二代」。



而另一種「富二代」,純粹是「有錢人的後代」,至於財富的來源手段,則不足為外人道。在中國,官員、國企負責人的後代,大概能被歸於此類。官員子女自不必細說了,而國企,尤其是央企,屬於資源壟斷性行業,如「兩桶油」、電力、通信行業,均是依靠市場壟斷或販賣資源獲利,財富的來源不需要憑藉任何技術創新而只需要與權力合謀。這一類「富二代」,屬於純粹的土豪的二代。如果其中還牽涉到權力腐敗的問題,那麼這種「富二代」身份,與《教父》裡邊維托·唐·科萊昂的兒子們,實際上也相去不遠。他們被公眾仇視,也在情理之中。



算算比爾·蓋茨一生為人類創造的技術財富,即使把中國的所有揮金如土的土豪捏一塊也比不上人家的零頭。但蓋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卻對記者說,他的兒女們平常經常拿一首「億萬富翁歌」來取笑他。這首歌唱道:「我想成為有錢人都想瘋了,我要買下所有的東西,登上福布斯雜誌,成為和奧普拉、英國女王談笑風生的人。哦,每次我閉上眼,就會看到自己的名字熠熠生輝。耶!」這才是貨真價實的平民「富二代」,他們認為世界上最值得嘲笑的,恰恰是自己富人的身份。



「國民老公」王思聰是像蓋茨的子女一樣,在以另一種方式調侃自己「來自平民」的富人身份,還是在享受富人身份為他帶來的存在感和關注度?或者兩者兼有之?答案似乎都是,似乎又都不是。「平民富人」的身份賦予了他一種特殊的大尺度話語權,這種說話方式,在王思聰以前,中國的網路空間還不曾有過。



有評論認為,王思聰將是萬達做電商的秘密武器,因為王思聰最近的很多言論都與電商有關。例如在京東上花200元買電腦桌抱怨物流慢,轉發噹噹網尾品彙的相關微博,上個月又炮轟小米,從這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到,他對電商的研究非常深入……我認為這種觀點確實看到了「霸氣總裁」現象背後的一些東西。



類似的事例早就司空見慣了:某位以言論勁爆著稱的公知某天在微博上發了一篇義正言辭聲討社會不公的帖子,然後,在微博下方附了一個淘寶鏈接和商品圖,並用自憐的語調ps讀者說:名人也要賺錢,要生活啊。我們不妨按圖索驥,看看微博上有多少類似的段子、譏諷、笑罵、出格言論到頭來變成了一場坑爹的營銷課。在網路語言的狂歡中,沒有人會用仇富的眼光看王思聰,我們會很享受這個發泄情緒、被微博不斷營銷的過程,享受這個過程抖落的一地雞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1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