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國大型國防項目後繼無人 工業能力遭巨大打擊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美國「海軍技術」網站近日發表了貝勒奈西•貝克的文章:文章指出,隨著原有大型國防項目紛紛完工,英國的大型國防項目將「後繼無人」。作者認為這將對英國的國防工業造成致命的打擊,從而影響英軍未來的作戰能力。因為國防工業能力一旦喪失,將很難重生。文章編譯如下:

  一些重要的英國和歐洲國防項目即將完工,但有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在未來幾十年,將有新的大型項目來接替它們。造成這種結果的直接原因包括國防預算削減,以及關於戰爭的下一個戰區的性質的不確定性,但是國防工業能力的喪失可能會導致英國難以滿足未來的軍事需求。

  每年的7月4日在美國日曆上標註的是「獨立紀念日」(Independence Day),但今年的7月4日對於英國人來說,同樣具有紀念意義。英國皇家海軍的兩艘下一代超級航母中的第一艘——「伊麗莎白女王」號(Queen Elizabeth)航母——將在福斯灣(Firth of Forth)的羅塞斯船廠(Rosyth Dockyard)舉行命名儀式,該艦將在2017年之前加入皇家海軍服役,並在2020年全面形成作戰能力。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最顯著特徵就是「大」——艦長280米,排水量70,600噸,甲板面積16,000平方米,編配船員679名,能夠搭載36架F-35戰鬥機和4架直升機。但項目令人嘆為觀止的成本使所有這一切都蒙上了陰影,因為兩艘航母造價高達62億英鎊。

  航母只是歐洲許多目前結束研發或者順利進入交付階段的大型國防項目的代表之一,這些大型國防項目包括:NH-90直升機、「虎」式直升機、A400M「阿特拉斯」(Atlas)軍用運輸機、「颱風」(Typhoon)戰鬥機和法-意FREMM護衛艦。但是,這些里程碑式的項目完成後,預期中的新的大型項目將會出現暫停,這將為這些國家投送軍力的能力以及國防工業的健康帶來潛在的風險。

  為什麼會出現暫停?

  特雷弗•泰勒(Trevor Taylor)教授是英國皇家聯合軍種防務研究所國防管理教授級研究員,他認為,在英國,與此相關的一些因素正在發揮作用。

  「政府大體上已經實現了發展一種負擔得起的裝備計劃的目標,投資組合中的項目即將很快完工,」他說。「這兩種因素的結合意味著將不會出現我們在較早的時期看到的那種惹人注目的新項目。再加上過去15年中研究支出不斷下降,這使得人們認為,國防工業中不會有英國需要的下一代產品。」

  在2015年大選后,政府將發布下一個版本的「戰略防禦與安全評估」(SDSR),該文件將指明英國軍隊在未來使命中需要做好怎樣的準備。

  「我認為沒有任何人會感到世界變得越來越平靜或者更安全,或者潛在的衝突越來越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對於自己影響以及塑造衝突的能力更加悲觀,」特勒說。

  「戰略防禦與安全評估」為英國提供了一種負擔得起的方案,但不一定能為英國軍隊提供可能需要的所有資產,這意味著二者之間可能存在著顯著的差距,而且支持費用沒有與採辦一樣得到儘可能多的關注。

  「問題的關鍵是政府試圖以「『三叉戟』升級項目」(Trident replacement programme)的形式保持獨立的威懾力量,同時希望能夠將常規部隊投送至世界各地,」泰勒說。「我們中的很多人對於2%的國內生產總值能夠滿足這些需求持懷疑態度,此外,國防部門還要很好運行。」

  雖然將重心轉向亞洲一直是美國及其北約盟國防務政策的一個主題,但是烏克蘭危機以及俄羅斯新的立場,可能會導致軍事資源更加傾向於防止較大規模的國家間對抗。

  導彈

  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導彈產業採用了可能會被別人複製的商業模式。2005年,政府作出決定,英國保持設計、開發、測試和支持一系列導彈的能力,因此基於歐洲導彈集團(MBDA)為首的「複雜武器團隊」(Team Complex Weapons)項目成功研發了諸如「風暴之影」(Storm Shadow)、「流星」(Meteor)和雙模「硫磺」(Brimstone)導彈。

  空中力量

  相比之下,雖然人們普遍認為,無人駕駛作戰飛行器(UCAV)將是未來英國皇家空軍機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政府似乎在其前進的道路上拖了它的後腿。

  至於有人駕駛飛機,受其成本影響,泰勒認為「颱風」戰鬥機的吸引力已經下降,其成本之所以很高,部分原因在於它是由4個國家研發、建造。

  「『颱風』戰鬥機是一種機身龐大但非常靈活的飛機,能夠攜帶各種武器,」他解釋說,「今天『颱風』戰鬥機的技術潛力,及其新的感測器,包括電子掃描雷達的能力,與十年前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一支更大、更便宜的海軍艦隊?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建造是一個已經延續了10多年的水面艦艇故事,其成本居高不下,到第一艘航母加入皇家海軍服役的時候,這一故事已經屆滿20年。然而,一旦這些龐然大物漂浮在海上,泰勒認為英國會將其重點轉向性價比更高、數量更多的小型艦艇。

  他說:「45型導彈驅逐艦是一種非常有能力的艦艇,但我們最終只是建造了4艘。它們最終可能面臨與26型護衛艦相同的命運,能夠交付的艦艇數量遠少於原計劃。」

  這一解決方案計劃生產數量更多但能力稍差的艦艇,這也是美軍艦艇的發展目標。相對於在菲律賓的救災行動,45型驅逐艦在反海盜行動中提供了更有價值的服務,但是成本只是其成本十分之一多一點的艦艇也能夠達到同樣效果。

  地面戰車:建造還是購買?

  自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坦克的作用幾乎沒有變化,對坦克最好的防禦是另一種坦克。如今,坦克的最大威脅包括攻擊直升機以及步行士兵或者其他車輛負載的反坦克武器彈藥。

  對於國防部的地面作戰計劃來說,「偵察兵」輕型坦克和「武士」步兵戰車升級計劃是其核心,目前從阿富汗返回的裝甲車都是專門用於不對稱戰爭,在未來衝突中,它們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是值得商榷的。在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英軍可能會被迫參加未來作戰,這意味著他們很難確定哪種類型的車輛可能是有用的。因為裝甲車不太複雜並且體積更小,所以進行模塊化還有更大的空間。

  「我認為阿富汗戰爭削弱了我們對於『盟國製造』的依賴,因為我們突然發現自己需要改裝和創建更可防禦的系統,」泰勒說。「然而,現實情況是,政府對於在英國設計和開發新的裝甲車輛並沒有太多的興趣,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他們正在考慮尋找國外市場。儘管我們希望採購的任何車輛都將在英國維護和改裝。」

  重組與再生

  無論下一代英國武裝部隊資產的形狀如何,它們恰當的支持未來戰場的能力取決於從過去的衝突中所汲取的教訓。近年來,英國政府一直依靠其隨時可以從業界獲得的支持來實施軍事行動。為此,保持業界的生產技術能力如同保持適當的軍事必要資金一樣重要。

  「關於國防重建和再生的傳言,意味著你需要重建一種能力,比如說,大規模裝甲戰的能力,或者當你的反潛作戰技能失效時,」泰勒解釋說,「事實上,我認為工業能力的重建比前線軍事能力的重建更加困難。如果你放棄它,它將轉瞬即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05: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