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首個臨床試驗獲批:iPS終於能被用於人體(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9-13 2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球科技觀光團 發表於  昨天14:44

  自從2月以來,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發育生物學中心深陷小保方晴子團隊的論文造假風波,整個研究中心面臨著裁減一半工作人員的危機。不過昨日,據《自然》新聞的消息,負責日本醫療事務的厚生勞動省對研究者批准了理化學研究所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進行臨床試驗,一位患有眼部疾病的病人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iPS細胞治療的人。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又稱老年性黃斑變性,在眼部新生血管的影響下,視網膜色素上皮變得不穩定,最終削弱中心視力。這種疾病是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尚未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發育生物學中心的眼科專家高橋政代(Takahashi Masayo)準備使用iPS細胞為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高橋政代在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病人的身上提取皮膚細胞,並將皮膚細胞轉化成iPS細胞,並誘導iPS細胞分化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最終將這些細胞培養成可供移植的薄層,用於替換受損的視網膜。

  

  由iPS細胞分化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圖片來源:riken.jp

  由於能被誘導成任何類型的細胞,iPS細胞有潛力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因而備受厚望。理研的臨床試驗,將是讓這項技術展現其臨床價值的首個機會。

  幹細胞的臨床使用準則要求研究者在進行移植前必須彙報這些細胞的安全性測試結果。和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不同,iPS細胞從成體細胞誘導產生,從而能夠有與受體完全一致的基因型。高橋團隊在對猴子進行的研究表明,從受體自身細胞轉化所得的iPS細胞並不會引起受體的免疫排異反應。曾經也有人擔心iPS細胞會導致腫瘤的發生,但高橋的團隊發現這些情況在小鼠和猴子身上不太可能發生。另一些人害怕iPS細胞會在製備過程中發生危險突變,為了打消這些恐懼,高橋的團隊額外進行了遺傳穩定性的測試。

  高橋政代得到了2012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iPS細胞的創造者山中伸彌(Yamanaka Shinya)的支持,她向負責幹細胞臨床安全的委員會的19名委員做了彙報,委員會稱並沒發現任何問題。

  高橋團隊的iPS細胞可能將在近期被移植,移植手術將在理研發育生物學中心旁的生物醫學研究與創新研究所進行。這項研究最終將有6名參與者。在手術后,研究者計劃對病人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觀察。(編輯:Calo)

  

  這些色素上皮薄層可能幫助患者擺脫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困擾。圖片來源:riken.j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0: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