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臭氧層恢復,氣候變暖也有一半功勞(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9-13 2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Matthew Crenson 發表於  昨天17:59

  

  (橡膠萬歲/譯)研究證據表明,臭氧層空洞正在持續恢復。與頂峰時期的2000年相比,那些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在大氣中的濃度已經下降了10~15%。除了這些物質的減少,全球氣候變暖也對臭氧層恢復起到了部分作用。

  一支來自聯合國環境署(UNEP)和世界氣象組織的研究團隊發表了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在海拔高度42千米的平流層上層中,臭氧正在以每10年超過3%的速度增加。研究數據還提示,大氣層中的臭氧總量也在增長,不過研究人員對這一點還沒有得出確定結論。

  模型預測顯示,導致臭氧層消耗的化學物質濃度將在2030年時下降到1980年的水平。隨後不久,臭氧總量也將恢復。據估計,隨著臭氧層的恢復,還可以預防約200萬例皮膚癌病例。

  

  目前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圖片來自:NASA

  氟氯烴(CFCs,即「氟利昂」)是破壞臭氧層的知名工業化學物質。一旦從空調或者氣罐中逃逸出來,它們就會在每年南半球的春季造成臭氧層空洞。根據1987年簽署、獲得所有聯合國成員國認可的蒙特利爾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氟氯烴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被禁止使用。

  氟氯烴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它的替代品依然存在一些環境風險。與氟氯烴一樣,它的替代物氟化烴(HFCs)也是高效溫室氣體,可能對氣候帶來不利影響。報告建議,應盡量使用不易引發溫室效應的氟化烯烴作為替代。

  事實上,臭氧濃度與氣候也緊密相關。報告發現,半數的臭氧層恢復都要歸功於溫室氣體——它們改變了大氣層的溫度結構。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the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大氣科學家史蒂文•蒙茨卡(Steve Montzka)解釋說,溫室氣體減少大氣對流層的熱量散失,由此也減少了「逃逸」到上方平流層的熱量。而如果平流層處於較低的溫度,就能夠促使臭氧生成。

  聯合國環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Achim Steiner)說:「我認為關鍵在於,如果我們現在能充分理解臭氧層與氣候的關聯,我們就能避免麻煩發生。」

  研究小組成員希望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成功能夠促進在減少溫室氣體方面的類似行動。施泰納說:「未來我們還有廣闊的努力空間。」(編輯:窗敲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