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當我們對婚姻的需求更多時,願意為之付出的卻更少了/圖

[複製鏈接]

810

主題

1169

帖子

48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8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不爭春 發表於 2014-9-13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akprussia 發表於  2014-02-19 16:31

  

  你,準備好向婚姻的頂峰進發了么?

  你希望從婚姻中獲得什麼?當代青年對婚姻的期望與他們父輩相比又有何不同呢?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心理學和管理組織學教授伊萊·芬克爾(Eli Finkel)深入研究了美國人婚姻需求的歷史性變化,分析了人們在婚姻中需求的不同可能帶來的影響。上周,芬克爾在美國科學促進會2014年會上做了報告,研究論文隨後將發表在《心理學研究》上。為果殼眾婚姻幸福大計,果殼網專訪了芬克爾教授。

  芬克爾長期熱衷於研究浪漫關係,「我意識到自己對婚姻的理解被局限在心理學方面了,」接受果殼網採訪時芬克爾表示:「我希望從社會學、歷史學、家庭科學等角度進行研究,以對這個主題有更廣闊的理解。」根據他的說法,美國人婚姻需求的改變還與經濟和文化的廣泛變化有關。「基於歷史學家與社會學家對婚姻期望的多年研究,我們心理學著重於分析這其中的馬斯洛需求。」芬克爾說。根據馬斯洛理論,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

  

  馬斯洛理論,即需求層次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稱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在1776年《獨立宣言》頒發后的幾十年中,美國的經濟生產單位主要是由小農戶構成的,工薪階層很少。當時,婚姻的主要功能是滿足溫飽和安全感的基本需求。「在1800年,為愛而婚是很可笑的。」芬克爾說:「並不是說人們不想在婚姻中獲得愛情,只是那時愛情並非婚姻的重點。」

  從1850年開始,美國開始了大幅持續的城市化轉變。「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模式愈髮根深蒂固。國家變得更富,原來婚姻中的基本需求也弱化了。「誠然,婚姻仍是一個經濟結構,但結婚的主要功能開始愈發向『愛與陪伴』靠攏。」芬克爾說。

  而後,伴隨美國20世紀60年代各種各樣反主流文化運動的進行,第三種婚姻模式出現了——仍強調愛與陪伴,但更強調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在現代婚姻中,美國人希望通過婚姻找到自我、追求事業、發掘核心自我。

  

  Beatles樂隊。搖滾樂是20世紀60年代反主流文化運動的主要表現形式。美國的反主流文化運動(Counter-culture Movement)主要指對美國主流文化的反叛與背離,其主體是青年,又稱青年文化運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芬克爾對這些歷史性變化很感興趣,因為滿足人自我發現和個人成長需求的婚姻會質量極高。但是他懷疑是否大多數美國人的婚姻可以實現配偶的這種新的心理期望。要知道,這種更高層次的需求客觀上要求人們在婚姻關係中投入更多時間精力,但實際上,美國人在婚姻上的投資卻比過去更少了。對於大多數婚姻來說,這種供需上的落差並不是個好兆頭。許多學者和社會評論家都認為,當今美國人希望在婚姻中得到更多,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不過,芬克爾和他的學生們不以為然。他們認為,問題不在於人在婚姻中想要的比過去更多了,而是他們期望的本質變了。芬克爾說:「人們對於婚姻基本的心理需求和安全感需求減少了,但是他們會在婚姻中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比如個人發展。」他指出,當婚姻的功能僅是滿足溫飽和安全感時,人們不太需要在心理需求上有什麼遠見。但當原本的功能轉變為愛甚至是自我表達時,這些深層次的問題就很重要了。

  
一方面,人們在婚姻中需求與預期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卻沒有付出與之相應的投入,比起過去幾十年,現在的美國人會花更少時間與伴侶相處。這種尷尬的落差可能造就了現今居高不下的離婚率,以及婚姻滿意度的整體下滑。大多數夫婦都不會投入時間精力去考慮婚姻中愛與自我表達的事——有孩子的夫婦會花時間考慮養育兒女的問題,沒孩子的則會花更多時間工作。芬克爾將這種情況比喻成「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攀登馬斯洛需求之山」。


  
「我固然對希望在婚姻中滿足自身對愛與歸屬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需求的人們很感興趣,但要滿足這些高層次的需求,人們就得投入時間和精力,以對他們的另一半有深刻的了解。」芬克爾告訴果殼網:「如果他們無心投入,或者與伴侶不能足夠好地磨合,那麼那些高層次預期的存在就可能令彼此徒感失望。在這些案例中,他們最好調整一下自己的預期。」


  
芬克爾建議那些想維持幸福婚姻的人適當調整期望。你可以選擇:


  減少對伴侶的要求,降低自我表達的需求;

810

主題

1169

帖子

488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887
沙發
 樓主| 不爭春 發表於 2014-9-13 21:01 | 只看該作者
 在婚姻中投入更多時間和其他資源 。

  他還提出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改善婚姻關係的方法——21分鐘寫作法:每對夫婦以想讓大家都好的第三方視角寫下婚姻中的矛盾衝突。芬克爾總結道:「如果你想實現『自我表達和個人發展』,就要在婚姻中投入充足的時間精力;如果力不從心,就要適當調整你的期望來減少失望。

  

  了解自己與對方的需求並為之投入,才能收穫更高的婚姻質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友情提供

  
雖然芬克爾只研究了美國的婚姻,但一些趨勢卻可能是在全世界有普遍意義的。「中國婚姻很大程度上正在由體制模式向伴侶模式轉型,」芬克爾對果殼網說:「我不確定在中國人們有多大程度上相信自我表達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但我想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這個趨勢會愈發明顯。」他也表示,儘管很多人的婚姻會在攀山的「窒息」中走向盡頭,但生存下來的人會比前輩們更加幸福——如果在當前的需求下,如果雙方在婚姻中仍能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願意幫助彼此得其所需,他們的婚姻質量將優於舊時婚姻所能達到的最佳狀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