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鄧海建:又見驢友失聯,探險美過生命燦然?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9-12 14: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黑竹溝境內因神秘的地磁變化可以讓鴿子迷路、指南針出現大幅偏離,被稱為「中國百慕大」。8月中旬,5位驢友在網上相約集體前往黑竹溝景區探險,在景區迷路。其中,兩名驢友與隊友走散后,成功脫險,而另3名驢友至今下落不明,已經失聯19天。(9月9日《成都商報》)

  19天下落不明,探險之險,令人驚心。「最深度,最原始,最瘋狂,最恐怖的探險。你敢去嗎?深度探險8~15天!」這是黑竹溝探險行在QQ群里的邀約。經查,5名驢友並沒有到景區進行備案登記,從距離溝口約60公里遠的林場進入了黑竹溝,屬於擅自進溝探險。

  隔三差五,驢友被困:或有驚無險,或生命折翼,或鬧出民事官司……僅以近期為例:7月14日上午,4名來自廣東湛江的驢友在貴港八台山探險,試圖沿十幾米深的瀑布速降,但因溪水猛漲,40多歲的驢友吳某不幸溺亡;8月9日,41名驢友在北京市大安山鄉西苑村爬聖蓮山時迷路被困河谷,救援組經過3 個多小時查找,連續4次往返,終於將41名被困遊客安全救下山;8月10日凌晨,重慶南川頭渡鎮柏枝溪因暴雨突發山洪,下遊河水猛漲,一批沿河露營的「驢友」遇襲被困,5人不幸遇難;8月10日18時許,廈門北極星救援隊接到110指令:一組「驢友」在同安龍門隧道附近遊玩,1名隊員被洪水衝進水塘。當救援隊員趕到現場時,衝進水塘的男子已沒有生命體征。

  大凡這樣的事件,基本都有一些共性:譬如一時興起,譬如專業欠缺,譬如從不報備。驢友安全,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公共議題。

  探險無可原罪。因為人類若喪失了探險精神,世界也將了無生趣。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千百年來,古堡秘境的傳奇,靈山秀水的野趣,是激發人類不斷向未知邁越的澎湃動力。每一次探險,是人類好奇的天性使然,更是不屈於自然、挑戰生命極限的實驗。從這個意義上說,驢友從城市開始跋山涉水,甚至篳路藍縷般苦行求索,是人生價值的彰顯,亦是現代生活的常態。

  不過,探險終究不是「藝高人膽大」的衝動之舉。眼下而言,要做的恐怕還是三件事:一是重申生命價值。旅遊無門檻,探險有底線。不能拿業餘的精神去做專業探險的事情。安全是第一位的,生命是最無價的。二是提升專業素養。量力而行、甚至鼓勵半途而廢,總比空有「一腔熱血」來得穩妥。如無錫驢友不穿救生衣、重慶驢友私自闖入景區等做法,顯然置旅遊於異常兇險的境地。三是產業化發展。只有真正培育成熟的市場,救援公司或保險理賠才能為可能的問題提供更高效、更公平的解決方案,而不至於每次出事都要靡費公共資源,弄得民怨沸反。

  「無限風光在險峰。」不過,探險之美,總是美不過生命燦然。戶外探險固然要緊,若放任自身安全風險、綁架社會公共資源,最終只以「歉意」了事,確實有悖公民社會的基本規則。自由是相對的,責任是絕對的。於此而言,也許法律不能袖手旁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7: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