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會不會被查水表啊---選擇性地報道政治老人有何玄機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8-28 1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環球時報》給人的感覺是「權力掛帥」,不管是多麼「難啃」的話題,只要符合上意,它都敢於介入評論,根本就不會考慮邏輯和「報格」。最近,一個地方雜誌發表的文章進入了它的「法眼」,這就是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名下的《廉政瞭望》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中共元老們的退休生活》。由於中國言論環境的限制,有些報道便成了人們觀察政治生活的「晴雨表」,那麼在反腐敗已經進入「深水區」的當下,這個文章倍受推崇就很符合當初官方評價周永康時用的那三個字:「你懂的」。

  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了人們的諸多聯想,是因為具有很強的選擇性,槍口則是對準了中共黨內長期存在的「老人政治」。眾所周知,能搞得了「老人政治」的無外乎就那麼幾個人,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輿論環境下,儘管窗戶紙沒有完全捅破,但這篇文章的指向是顯而易見的。其實,老人政治的可恨之處在於,政治老人到處插手卻不承擔任何政治責任,而檯面上的人物卻要為他「背黑鍋」,如此禍亂朝綱用禍國殃民來形容實不為過。

  文中表揚的政治老人襄括前三代,分別有萬里、宋平、劉華清和田紀雲。文章首先以田紀雲的那句話開篇:「退休后應安心修身養性,頤養天年,爭取多活幾年,享享天倫之樂。千萬不可再利用各種關係干預『朝政』,對現在的領導人指指點點。」聽到這句話,不知那些早已經離開了權位,卻總願意大搖大擺地在「政治T台」秀身段的人作何感想。

  政治老人如果對「老人政治」樂此不疲,說明他對憲法和法律缺乏應有的忠誠,這是要被人家戳一輩子脊梁骨的。但如果是嘗到了權力的甜頭,誰也不願意主動交出去。這樣的人總覺得離開他地球就不會轉了一樣,這不過是為了自己弄權製造口實,簡直就是在欺騙鬼。早在76 年,當毛偉人逝世的那一刻,報章在形容人們的心情時,都用「天塌了」這個詞,現在想起來確實是不著邊際,事實證明,天不僅沒有塌下來,人民的日子反而逐漸好起來了。

  「老人政治」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官員產生官員」的體制,職權授受制是「老人政治」賴以生存的制度基礎,因為檯面上的官員都是政治老人們「栽培」出來的,在位時的權力越大門生就越多,搞起「老人政治」來就會得心應手,但這終歸是擺不上檯面的事情,沒有過厚的臉皮是不可能亂搞的。其實,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之所以選擇「裸退」,就是因為認識到了「老人政治」的危害,自己可能也深受其擾。

  文章引用了萬里老人的一句話:「我下來之後,現任領導對我是很尊重,有些重大活動,還一如既往地請我出席,他們還沒有忘記我。但我畢竟已經退出領導崗位,現在已經不是領導了,而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普通群眾,應當有這種自知之明。」但政治老人們並不都像萬里這樣有高風亮節,如果想讓他們有自知之明就是強人所難了。

  在一個看新聞「只可意會」的環境中,如果把幾個新聞放到一起讀往往會解決很多問題。最近王歧山被邀請參加了政協常委會,當常委們問到他有無更大的老虎時,他回答說:「以後你就慢慢懂。」沒想到這則新聞隨後就被多家網站刪除,翌日又被證明是假新聞,但如此折騰反而讓這則新聞流傳的更廣。胡亂聯繫雖然容易出錯,但在中國也只能如此。在這種情況下,被攪入輿論漩渦的官員不得不被迫「出鏡」以證清白,無奈的是,現在就是「出鏡」了,也不保證將來不會「出事」,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看來貪官的日子確實不好過了。

  說穿了,「老人政治」就是皇權政治的「山寨版」。其實,耳聽八方政協常委們都對有無更大的老虎入籠把握不定,我們更不應該對此寄予厚望。但輿論經已對敏感度極高的「老人政治」開始討論了,而善於捕捉風向的《環球時報》也加入到唱和的行列,那麼就可以肯定這裡面必有蹊蹺。當然,如果不消除「老人政治」存在的制度基礎,這種政治現象遲早還會死灰復燃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