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會不會進化成孤雌生殖呢?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4-8-27 07: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鬼谷藏龍神經科學博士生ψ 2014-08-25 16:36

演化是個很隨機的事情,未來會怎樣真的不太容易預測。

不過演化需要突變和選擇

人類不缺突變,反正DNA複製總會出錯,加之全世界那麼大的人口基數,什麼樣的突變都有可能。當然啦,演化需要突變被積累,而且在積累的過程當中不能對原有結構做出顛覆性的改變。人類作為一種對於有性生殖高度特化的生物要變成孤雌生殖需要突破很多障礙,包括印記基因的問題、生殖器結構的問題、減數分裂的問題等等。這是一個極為艱巨的工作,需要無數非常精妙的突變一點一點地改造。
當然,雖然過程複雜而且概率微小,但希望還是有的,比如說銀鯽魚,就是在經過很長時間的有性生殖后又演化成孤雌生殖的典範。

那麼就要看選擇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看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各有什麼好處。由於它們各自的優勢基本上就是另一方的劣勢,所以我就只說各自的優勢了。有性生殖可以通過重組產生較高質量的後代,防止基因品質變差,稀釋有缺陷基因的影響,擁有更好的基因多樣性進而產生較好的適應性。孤雌生殖(或其它單性生殖)不需要兩性結合,可以任意產生後代,可以迅速產生大量後代,後代可以繼承更多自己的基因,母體可以更方便調控自己後代的表型。
那麼如果人類要變成孤雌繁殖就意味著人類最終要進入一個孤雌生殖的優勢可以超越兩性繁殖的環境,那麼這個環境就需要:人口稀少的同時死亡風險極為巨大(這就意味著兩性很難相遇且需要繁殖大量後代才能平衡人口),面對的環境壓力集中在某一方面(否則會很需要基因的多樣性,當然這也就意味著人口分布的地區會比較狹隘)。另外,要麼這種狀態只持續很短時間(比如幾萬年),要麼人類還要保留部分有性生殖,要麼人類演化出了從其他生物那裡竊取基因的手段,否則很難抵禦「穆勒棘輪」的影響。

所以我覺得,鑒於演化的無限可能性,你說的這個可能不能排除。但是如果有一天人類演化出了孤雌生殖,那麼那個時候的人類肯定也不是你理解上的那個人類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1: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