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我的男友喜歡偷瞄別的女人?(圖)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4-8-26 2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amber-tear 發表於  2014-02-11 13:15

  (文/Jennifer Shukusky)你是否曾經逮到過自己的愛人在大街上偷瞄有魅力的陌生人?你有沒有發現愛人的臉書上,長得好看的異性朋友越來越多了?這類事兒看起來似乎無害,但實際上,這些漂亮的人很可能會讓我們在自己的伴侶眼中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原因是研究人員所稱的「對比效應」(contrast effects)。對比效應是指事物在我們眼中的好壞取決於我們拿它跟什麼作對比。在上述事例中,你的伴侶更容易被比你更具迷人的其他人(比如性感的路人、漂亮的同事、甚至是色情材料里的人物)所吸引,相比之下你就顯得沒那麼有吸引力了。

  

  遇上外形迷人的異性時,你的戀人會不會忍不住多看幾眼?圖片來源:geekandjock.com

  幸好,越來越多的證據充分表明,處於穩定戀愛關係的人不會自發地屈從於這種效應[1][2][3]。相反,一些人還會貶低其他更具吸引力、或可能威脅到他們伴侶關係的其他個體。事實上,擁有一段健康、忠誠的戀愛關係確實甚至可以使你(或你的愛人)完全不去注意那些迷人的潛在伴侶。

  在一項探索注意力如何被迷人個體吸引的研究中,被試需要對從諸如《美國時尚雜誌》(Cosmopolitan)、《時代周刊》(Time)等熱門流行雜誌中篩選出來的16個廣告的實效性進行評判——這16個廣告中有6個是對異性模特的特寫,而其餘廣告只呈現了產品。此外,被試還對模特的體態吸引力和性誘惑力進行了評估。一部分被試正在談戀愛,其他人則是單身。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沒在談戀愛的個體,處於熱戀期的被試對被模特的吸引力的評價明顯降低。換句話說,有約會對象的人對模特迷人的外在特質(要知道,模特之所以成為模特是有原因的)可以做到不予理會。

  另一項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研究者要求被試對一些報名參加校內網上速配活動的單身漢進行評價。研究者不希望戀愛中的被試感覺隱瞞真實答案,故要求所有被試在對單身人士進行評價時,站在一般大學生的角度來考慮這些單身人士的吸引力水平。結果發現,所有被試都認同相貌平平或不好看的單身人士不怎麼吸引人。對自己的伴侶不怎麼上心的被試承認自己會覺得漂亮的單身異性很吸引眼球;而在對愛人非常忠誠的被試看來,好看的單身異性跟那些沒那麼好看的其實都差不多。換句話說,即使照片里的單身異性十分漂亮,對伴侶忠貞的人對他們的外貌也會看得很淡。

  

  對於對另一半非常忠誠的人們而言,其他異性美麗與否都不會使自己分神。圖片來源:視頻截圖,非實驗用圖。

  現在你可能會覺得,戀愛中的人是故意說別人沒吸引力,因為承認戀人之外其他人的外表令人著迷可能不太合適。為了證明這種無視他人魅力的傾向並非有意為之,一些研究者對人們在看過漂亮異性的照片后完成某項簡單任務(識別某個圖形是圓是方)的反應速度進行了測試[3]。如果參與者能快速完成任務(反應時間較短),要麼說明他們在欣賞照片里漂亮的外人身上花的時間較少,要麼反映了他們有無視這些照片、快速辨別圓是圓方是方的能力(這可不是什麼複雜的事兒)。測試開始前,部分參與者需要回想一個與戀人特別浪漫、愛意十分濃烈的時刻,而其他人需要回憶與戀人無關的、真正感受到快樂的時刻。結果表明,那些事先回想自己戀人的參與者在看過迷人的異性照片后,識別圖形的反應速度要比看的是同性或一般人的照片時要快得多。這表明了,回憶自己的戀情能夠顯著減少注意其他漂亮異性的時間。儘管與之前的主觀調查研究不同,這項研究中人的反應時間是不可控的,但得到的結果卻與主觀調查是一致的。動人的個體會威脅個人對情感的忠誠度,所以將注意力從他們身上轉移,就能將誘惑最小化,從而促進感情的維繫。

  感情忠貞的人對別人不感興趣,會忽視、甚至貶低他們,這多少還是令人欣慰的。所以,如果你想避免來自漂亮的路人、同事或者陌生人的潛在威脅,那就保持自己和你的愛人不被他們分心吧。應該怎麼做?研究表明,要讓愛人眼裡看不到其他人,關鍵是增強彼此之間的感情。

  參考文獻:
Simpson, J. A., Gangestad, S. W., & Lerma, M. (1990). Perception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6), 1192.

Johnson, D. J., & Rusbult, C. E. (1989). Resisting temptation: D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partners as a means of maintaining commitment in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6), 967.

Maner, J. K., Rouby, D. A., & Gonzaga, G. C. (2008). Automatic inattention to attractive alternatives: The evolved psychology of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9(5), 343-349.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