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MH370真正的兇手到底是誰? 空難調查專家揭秘(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21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澳大利亞副總理特拉斯8月6日在國會宣布,荷蘭輝固測繪有限公司在搜尋馬航MH370客機公開招標中成功中標,該公司將負責下一階段在南印度洋海床的搜尋工作。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9日報道,一項新的調查稱,MH370或墜入印度洋,且系機長有意為之,機上乘客在飛機墜海前幾小時就因缺氧死亡。

  MH370事件發生后,基維國際航空公司創始人、紐西蘭資深空難調查專家伊萬·威爾遜(Ewan Wilson)率先展開了獨立調查,經過近4個月的取證分析后,作為成果,他與紐西蘭記者傑夫·泰勒((Geoff Taylor)合作推出了新書《晚安MH370》。

  在新書中,威爾遜稱,機上239人在飛機墜海的至少4個小時前就失去了意識,最有可能的情況是機長扎哈里有意降低艙內氣壓,讓機上乘客缺氧。

  艙內氣壓降低后,氧氣面罩自動從座位上方落下,但面罩最多只能維持20分鐘左右。而沒有使用面罩,如睡著的乘客,在幾分鐘內即失去意識。空乘人員也在缺氧一段時間后陷入昏迷,隨後死亡。

  機長扎哈里將副機長關在駕駛艙外,通過充足的氧氣源或重新增加氣壓來維持呼吸,繼續躲避雷達、「實行自己的大計」,隨後操縱飛機墜入海中。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外界至今都沒有發現MH370的殘骸,因為飛機墜落時是機身仍是完整的。

  此前,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ATSB)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即乘客或許死於缺氧窒息。馬來西亞政府將扎哈里列為主要嫌疑人。

  威爾遜說:「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之一是展現悲劇背後的人情味。另外,更重要的是追尋真相,這算是我們為這場悲劇盡了綿薄之力。調查開始之前,我們都沒想到揭露出的信息可能是帶有暗示的,也沒有設想過飛機上可能發生過如此駭人的事。」

  他們認為,機長扎哈里患有精神疾病,飛機起飛40分鐘后,他將副機長哈米德支走,隨後與地面控制中心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話——「晚安,馬來西亞370」,並關閉了飛機的通信系統。

  他獨自駕駛飛機飛上萬米高空,降低艙內氣壓,僅留給乘客和空乘人員不到60秒的「有效意識時間」(TUC)。氣壓降低后,艙內氧氣面罩自動落下,系統自動發出英文警報。但MH370是夜間航班,客艙內的燈已熄滅,大部分乘客即使不是睡著了也是昏昏沉沉的。239名乘客中227名的母語都不是英語。此外,空乘人員幫助乘客,就意味著犧牲自己戴上氧氣面罩的時間。

  泰勒推測道,「艙內充斥著驚恐和迷惑的情緒。乘客醒來,懵懵懂懂地聽聽看看,等他們搞清楚狀況,時候已經太晚了。沒能在60秒內戴好氧氣面罩的乘客很快就會陷入昏迷,不出4到6分鐘就會死亡。但即使戴好了氧氣面罩,也僅夠維持12到22分鐘。根據飛機飛行的高度,空乘人員的供氧最高能維持約70分鐘。」當 MH370回到正常的巡航高度,機艙內全部人員已經死亡。

  據稱,機長扎哈里的供氧可以維持3個小時,因此對執行「他最後一步」來說綽綽有餘。他們推測,扎哈里事先計劃好了飛向南印度洋的路線,在燃油耗盡后,讓飛機滑翔再100海里,最後操縱飛機墜入海中。

  威爾遜自己也是一個經過訓練的商業飛行員,他說:「扎哈里是出了名的心思縝密、有條不紊,他酷愛飛行技術,或許也有些自負。這可能是他給家人和世界的告別式:看你們能不能找到這架飛機。」威爾遜稱自己在考慮了種種可能性后才得出了以上結論,但未能給出確鑿證據來支撐自己的推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2: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