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動錯了腦筋 美國你搞不起圍堵中國的「統一戰線」(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13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SHOWERDI 於 2014-8-13 10:02 編輯

  


  資料圖:美國海軍官兵在南海游泳

  
   中美在南海問題上迄今是平局

  在上周末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上,中國和美國各有什麼得失,眾說紛紜。從外長們簽署的宣言內容看,用了一定篇幅談南海危機,美方自稱對此滿意。有美方人士解讀,這表明東盟國家在美國的鼓勵下為對抗中國變得更加團結。但所有人都注意到,宣言未點中國的名,會議也沒有討論美國關於各方「凍結南海行動」的倡議,美國的主張在會上「受到冷遇」的分析明顯更加突出。甚至有評論稱,美國遭遇了挫敗。

  單說這一次東盟外長會的中美得失,主觀發揮的空間較大,但如果說中美就南海問題總體打了個平手,應比較可信。而且這大概也是目前中美在西太平洋博弈的總態勢。

  美國在希拉里任國務卿時期開始「重返亞太」,中國有些措手不及。東海和南海的潛在爭議點相繼浮上水面,背後都有美國慫恿的影子。日本、菲律賓、越南等不僅行動尺度大,而且對華態度相當囂張,聯合形成了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壓力。

  然而經過這幾年,中國周邊局勢的「失控感」逐漸收窄,有了條隱隱約約的分寸線。在釣魚島方向,中日在相當危險的遊戲中都表現了控制軍事衝突風險的意願,東海上空雖然回蕩著各種激烈言語,但中日雙方面對戰爭風險的真實冷靜也在增加。

  在南海方向,中國遏制了菲越圍繞爭議領土和海洋權益肆無忌憚挑釁的勢頭,這導致了西方輿論對中國的圍攻,但南海地區的局面也逐漸有了新的穩定,中國的主動權明顯更多了。

  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第一波能量已經釋放得差不多。它們包括美國「重返」這一地區與一些國家希望美「平衡」中國崛起願望的契合、美國實力所吸引的信任感,以及域外大國的天然優勢等等。這個階段美國行動輕鬆自如,中國則下了些力氣,但結果是雙方都不能無限制地推行自己的戰略,這大體是個平局。

  究其原因,美國有一些突出長項,比如軍事力量強大,有盟國做戰略支撐點等。但中國經濟影響力佔優,地區內友好國家很多,可以說,美國的「強」被中國的「近」在相當程度上抵消掉了。如果現在強迫東亞國家在中美之間站隊,那麼結局是很不確定的。對大多數國家來說,站在中美的中間位置上最符合它們的利益。

  因此有了最初的得分之後,美國要想繼續在亞洲為難中國,決不會像過去幾年那麼容易了。它再往前走,就會同中國的反彈一樣吃力。如果中美圍繞南海升級彼此之間的競爭,雙方都將被迫投入大量資源,蒙受它們未必心甘情願的損失。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在周邊的行動有著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捍衛國家主權,維護國家進一步發展的戰略環境。這些都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亞太再平衡」是為了保持自己在亞洲的主導地位,是美國次一級的核心利益。中美都會考慮雙方一旦放縱對抗的最壞情況,從而考驗各自堅持立場的決心。應當說,中國的決心要高於美國。

  此外,中國仍在高速發展,實力不斷增強。美國卻相對衰落,中美力量的此消彼長每隔幾年就能有一定感知。中美在西太平洋博弈,美國的全面優勢正在消失。

  中美在南海的「平局」會持續很長時間,它的大走向對中國是有利的,對中美理順彼此的戰略態度則是一個機會。美國應冷靜下來,不再在南海、東海不切實際地算計中國。美國搞不起圍堵中國的「統一戰線」,這就像中國無法動員東亞國家一起把美國勢力從這一地區趕走一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