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探討: 周恩來為何不與毛澤東翻臉   

[複製鏈接]

633

主題

913

帖子

4153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1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心向祖國 發表於 2014-8-13 0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心向祖國 於 2014-8-13 02:40 編輯

2014-03-17 08:41   娛樂巴士

  1974年毛澤東和周恩來在中南海。兩個偉人才華出眾又風格各異,長期合作又和而不同,古今中外的政治史上大有其例。

  在中國現代政治史上,毛澤東和周恩來兩個偉人,是一種很特殊的合作關係。兩人才華出眾又風格各異,長期合作,又和而不同。毛大氣磅礴,開天闢地;周縝密嚴謹,滴水不漏。毛於黨於國,功比天高,但難免霸氣逼人,后又鑄成大錯;周為國為民,竭盡綿薄,無論毛如何行事,都唯命是從,逆來順受。毛、周早已作古,但人們總還在問一個問題:面對毛的錯誤指責,周恩來為什麼不翻臉?細想起來,這裡有作風、性格、策略、政治智慧諸多因素。 1 翻臉要有條件和資格

  一般老百姓所說的「翻臉」之事,大都是指現已被歷史證實毛錯周對的事情。但其時,周已失去與毛翻臉力爭的條件和資格。一是毛威望在身,大權在手,絕不會聽他的。二是這時全黨、全國已視毛為神,任何反對意見,不用毛親自說什麼,輿論就可將其壓滅。三是由於個人崇拜推行,在毛周圍已形成一個風氣不正的小環境。新中國成立后,周表示自己的反對意見主要有兩次,結果惹來毛的大翻臉。

  第一次是1956年鑒於經濟發展過熱,周提出「反冒進」。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毛提出追加投資,周和大多數人都反對,會後又耐心勸毛,說我作為總理從良心上不能同意這個決定,毛大不悅,離開北京。之後又將領導層分成「促退」、「促進」兩派,他毫不客氣地對周說,你「反冒進」,我是反「反冒進」的。接著就是一連串的追擊。

  1958年1月杭州會議、南寧會議,3月成都會議,毛對周逢會必批。但是周忍了,回京之後就主動提出辭職,毛又不許。他只好再忍。結果是1958年的全國胡來。最後「大躍進」以毛錯、周對收場,但並未見到毛有什麼正式的自我批評,或對周的褒獎。經過這次較量,周已完全明白用翻臉的辦法解決問題是根本不可取的。

  周恩來與毛的第二次大分歧是關於「文化大革命」。這是政治路線之爭。和1956年處理經濟問題不一樣,這次毛批准成立了一個「文革小組」,凌駕於黨中央、國務院之上。周這個總理對「文化大革命」的反對已不能再有任何正面表達。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借有限的權力辦兩件事,一是盡量保護老幹部。紅衛兵要糾斗陳毅,周就站在人民大會堂門口聲色俱厲地說:「不行,除非你們從我身上踩過去。」國務院各部長已被衝擊得連生命都無保障,周就把他們分批遷到中南海里住,半是保護,半是辦公。二是抓生產。毛既離不開周,但又對周不放心,一度還曾掀起一個「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小高潮。周對此心知肚明,但他更是連一點點翻臉的資格和條件也沒有了。 2

  翻臉要計算成本和效果

  現在回頭看,周的經濟思想和對「文化大革命」的抵制都是對的。也許我們會說,梁漱溟不是在國務會議上因農村政策和毛拍桌子翻臉了嗎?馬寅初不是因人口政策與毛公開翻臉了嗎?彭德懷不是因「大躍進」問題和毛吵架公開翻臉了嗎?周當時為什麼就不能也來個拍案而起、分道揚鑣呢?省得背一個逆來順受或更有不理解者曰之為「虛偽」的罵名。周不是一個普通人,是一國總理,背負著一個國家,八億人口。他要考慮後果。如果硬來也行,但那將是兩種可以預見的結果。

  第一,毛以絕對權威,像對劉少奇那樣將周徹底打倒。這樣周那僅有的合法身份和權力將被剝奪乾淨。人民、國家將會受到更大的災難。而且事實證明,前面所舉梁、馬、彭等人的翻臉,除留下人格的光環和對後人的啟發之外,當時於事並無大補。

  第二,周可以將不同政見公佈於社會,並說服一部分高級幹部和群眾追隨自己,用票決的辦法逼毛表態。以周的威信和能力也是能拉起一股力量,形成一派甚至一黨的。事實上,有人曾問過總理,你為什麼不站出來公開反對?周說那將會使黨分裂,後果更壞。

  相信當時的周恩來等一批革命家是認真考慮過翻臉的成本的。不翻臉,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是不得已而為之。

  隱忍克己,為國為民

  一國總理,大任在肩。忍則犧牲民利,眼看國事受損;爭則得罪領袖,造成黨的分裂。於是只有爭中有忍、忍中有爭。在「文革」中周恩來有一句名言最能體現他當時的心態: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於是我們看到兩種情景。一方面,周在毛的權威面前,俯首帖耳,不置一辭,為毛留足面子;另一方面,又留得青山在,好為國為民多燃點光和熱。「四人幫」重翻「伍豪」舊案,借國民黨報紙的謠言影射周當年在白區也曾自首,周極憤怒,但他忍了。林彪的資歷遠在周之下,但毛把他選為接班人,把周排在林后,為林服務,這個周也忍了。毛借「批林批孔」又加上一個「批周公」,其意直指總理;江青更是親自出馬或發動親信攻擊和刁難總理……這些周都忍了。

  在一般人,絕對受不得這種夾板氣,但總理強忍惡氣,另有大謀。只要不翻臉,不撕破面子,他這個總理就有合法的地位和權力,就能為國辦一點事,就能挽狂瀾、扶危局。現在回頭看,總理忍氣吞聲、克己為國,確實為黨為民族幹了許多大事。舉其要者,1958年「大躍進」后,他主持三年調整,醫治狂熱後遺症,拯救了國民經濟。「文化大革命」中,他親自指揮,處理林彪叛逃事件;他抓革命促生產,維持了國民經濟最起碼的運轉,並且還有一些較大突破……我們設想,如果總理翻臉而去,也許三年困難時期那一道坎國家就邁不過去,林彪、江青會更加大行其亂。等到人民覺悟,那時中國與世界的差距早不知又落下多遠了。

1410

主題

2126

帖子

7388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388
沙發
春到人間 發表於 2014-8-13 08:17 | 只看該作者
文革之初,毛澤東曾說過,了不起重上井岡山·。而劉少奇在軍隊中影響甚小。就是怕在軍隊中有重大影響力的周恩來不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