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望:安倍對華外交的政治玄機大揭秘

[複製鏈接]

6609

主題

690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93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SLATER 發表於 2014-8-10 1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月13日,日本《每日新聞》刊登了日本自民黨副總裁高村正彥和日本著名外交史學者五百旗頭真的對談。高村透露,他在5月訪華期間曾向中方表示,只要中日關係能夠改善,首相安倍晉三在任期間不會再參拜靖國神社。

  高村訪問北京是兩個月前的事情。身為靠近安倍的自民黨要員之一,為何又在現在這個時候釋出日方的讓步信號呢?

  解讀這一新動向,必須挖掘安倍過去和中國交往的歷史規律。

  國內民望:對華外交風向標

  2006年9月,安倍首次當選日本首相。這名自民黨內貨真價實的鷹派上任伊始,引起海內外輿論警惕。當時不少專家認為,安倍將步小泉後塵,繼續參拜靖國神社,煽動日本民族主義。然而,正是這名被視為極端危險的政治家,在任期間停止參拜靖國神社,上任后不久即實現了中斷已久的中日首腦會談。以日本首相個人的中國觀和歷史觀來預測日本對華政策的走向,是否恰當?

  右派讓步往往比左派容易。回顧歷史,安倍的對華外交與其國內政治息息相關。日本資深政治記者清水真人在《首相的挫折》(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09年)一書引述前官房副長官下村博文回憶,安倍當年在靖國問題上的妥協和2007年參議院選舉策略有關。安倍當年原本目標是任首相兩期,執政六年。

  當年策劃改善對華關係的外務省事務次官谷內正太郎(現為日本首任內閣官房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在其回憶錄《外交的戰略和志向》(產經新聞社,2009年)中寫道,2006年2月,他和中國副外長戴秉國在第四次中日戰略對話后,曾就安倍訪華的可能性和中方作非正式溝通。谷內遊說中方,安倍目前不明言參拜或不參拜,其實猶如走鋼絲般危險,受到來自日本國內左右派的批評,如果中國拒絕安倍訪華,安倍將更有借口參拜靖國。

  歷史證明,安倍政權的國內支持穩固與否,是日本對華外交的風向標。2006年安倍上任初期決定採取模糊戰略,對內對外採取不同表述,暫不參拜靖國神社,是希望利用訪華外交成果爭取自民黨內和民間中「支持」和「反對參拜」兩邊的勢力,備戰2007年的參議院選舉。

  2013年12月26日,安倍突然參拜靖國神社。是次參拜能夠實現,其前提也是因為安倍帶領自民黨贏得了2012年眾議院選舉和2013年參議院選舉,令其在日本國內政治達到權力巔峰。據去年日本國內分析,安倍考量到如果想要參拜靖國,就只有在內閣支持率還處於較高水平的階段實現,所以選擇了12月聖誕后閃電參拜。

  經濟不穩:內閣支持度新低

  高村的言論,必須從日本國內政治的脈絡來理解。安倍政府一直希望和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舉行首腦會談。但在因釣魚島危機爆發而惡化的中日關係下,中國方面提出兩項要求:一,首相停止參拜靖國神社;二,承認釣魚島存在主權爭議。高村5月訪問北京,並在最近再次提到安倍不會再參拜靖國神社,實際上是局部接受了北京的要求。

  那麼,這一局部讓步的日本國內政治背景到底是什麼?7月中,日本時事通信社的民意調查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跌至44.6%,創內閣成立以來新低。 2012年以來,安倍內閣的主要政治支持一直有賴於經濟復甦對策,即所謂安倍經濟學。過去一年,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政府積極的財政措施,日本經濟有了一定起色,安倍得到日本各界的廣泛支持。

  但踏入今年4月,日本消費稅的上漲開始打擊景氣,各項數據顯示日本貿易出口數字疲軟,能源進口費用高踞不下,薪金上漲速度趕不上物價上升,經濟開始出現不穩兆頭。6月底,安倍強行解禁集體自衛權,在日本國內引起一定反彈。日本放送協會(NHK)公布的民調顯示,多達56%的受訪者不滿政府更改集體自衛權的解釋。安倍的冒進作風開始令內閣支持出現下滑。

  

  
安倍的路越走越窄


  打朝鮮牌挽民望遭美警告

  本來,安倍意圖以對朝外交來提升內閣支持。7月1日,內閣通過行使集體自衛權解釋后不久,安倍即宣布和朝鮮的談判出現重大進展,長期以來僵持的日本人質問題可望解決。2004年,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就是通過兩次訪朝,在內閣支持稍有不振時通過外交加強其國內支持。當時作為小泉貼身隨從的安倍不可能不知道其中玄機。

  人質問題是日本對朝外交的核心。安倍計算如果這次和朝鮮談判順利,閃電訪問平壤並把日本人質安然帶回國,內閣支持度將穩步回升。朝鮮近期不斷試射導彈,安倍反而大事化小,和2006年時的強硬處理截然不同,理由正在於此。

  問題是,目前東北亞國際政治由美中兩強主導,朝鮮問題的本質是防止核武擴散。日本背著美國和朝鮮交好,美國容許嗎?果然,美國國務卿克里7月7日在和日本外長岸田文雄的電話會談中警告東京不要擅自和朝鮮過分接近,並要求安倍不要打亂在朝鮮問題上美韓日的合作體制。安倍意圖通過突然訪朝來抬高內閣支持率的如意算盤遇阻。

  管控釣魚島爭議成破冰關鍵

  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改善中日關係來支持國內政治,成為安倍另一個可行的政治選擇。高村向中方表示安倍未來不會參拜靖國神社,是希望以一定程度的讓步來實現日中首腦會談,進而以外交成績來拉高目前正在下滑的內閣支持率。7月19日,安倍在自家選區山口縣演講時再次提到中日關係,表示希望能夠在11月北京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期間和中國最高領導人會面。

  現在餘下的問題在於,釣魚島的僵局如何處理?未來幾個月,尋求能令中日雙方都能接受的有關釣魚島問題的管控方案,將考驗兩國首腦的政治智慧。

  (作者是日本早稻田大學亞洲研究機構現代中國研究所講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3: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