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人知恥不知罪,中國人呢?

[複製鏈接]

3409

主題

3943

帖子

70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versace 發表於 2014-8-9 0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九哥


日本著名細胞學專家笹井芳樹,被寄予拿諾貝爾獎的厚望,卻因為陷入論文造假風波,在辦公室上吊自殺。據報道,他選擇自殺是因為難以承受輿論的強大壓力和作為科學家的自尊受到的損傷。



這 個動不動就輕生的民族,對於同是儒家文化圈的中國人來說,衝擊還是不小的。和日本人不同,中國人似乎鮮有因為自尊受損這點「小事」而自殺的。很多人認為, 中國人追求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這話當然可以有好幾種解釋,不過將之理解為「與其死得有尊嚴,不如死皮賴臉地活下去」,相信也有不少人會接受的。



但是,日本人卻把「就義」視作自豪的事情。日本人自殺率之高,舉世聞名。有數據顯示,日本自1998年之後,平均每天有100人自殺。每個人自殺都有自己的理由,不少人是因為經濟壓力。但正如《經濟學人》雜誌2008年的文章所說,日本人把失敗和破產視為羞恥,而自殺被看作是勇於面對命運的正面行為。



是的,日本是世界上最容易因為羞恥而死的民族。



那本在中國也頗為流行的日本文化研究著作《菊與刀》作者本尼迪克特將日本文化稱為「恥感文化」。大概意思就是,「恥感文化」強調的是外在的約束力。罪錯暴露,才會受到他人的譴責與懲罰,社會才會把恥辱降落到這個人頭上。假如罪錯不為人知,那麼也就不會有社會群體的壓力。



恥感文化混合自殺文化,讓日本人動不動就因為羞恥而和世界說再見。



與之相對的西方「罪感文化」,則強調人要直面自己的良心,以絕對的道德標準(上帝)約束自己。



但很難相信,日本人只因為害怕他人的目光,才會克己復禮。有人以《菊與刀》的立論推出日本人有「羞恥感」而沒有「罪惡感」。可是如果說日本人缺乏西方宗教帶來的「罪感文化」,而缺少罪惡感。那麼,同樣缺乏這層文化底色的中國人是不是也一樣沒有罪惡感?



西方人只因為堅守道德標準而做一個好人,同樣難以成立。不然,薩特也不會說「他人即地獄」。對於西方人來說,他人投向自己的目光同樣具有壓力,只是濃重的自由主義思想起了卸力作用。



但是,東西方不同的文化使得日本人更強調「恥感」,而西方人更傾向於「罪感」,興許不會太錯。



那麼,作為儒家文化發祥地的中國,本應更加講求「禮義廉恥」,但和日本人相比,卻顯得完全不講「恥感」——按照文化學者王曉華的說法是,「喪失了體驗和言說羞恥的能力」。



或者有節操的你無法接受這樣的看法,但至少很多中國人也是這麼認為的。如果以「中國人」和「羞恥感」在百度上搜索一下,我們只能看到這樣的標題:「中國人為什麼喪失了羞恥感」、「外國人說中國人:眼中沒有「噁心事」和羞恥感」、「為什麼國人的羞恥感沒了」……



可這是為什麼?按照時下流行的話說,節操是怎麼不見了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