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40%的癌症是吃出來的 細數最致癌的飲食惡習(圖)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8-7 0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4年08月04日15:11   

  你相信嗎?全世界所有癌症中大約40%是吃出來的,此話並非危言聳聽。最新研究數據表明,人類的癌症80%-90%是自己招惹的,其中45%與飲食、營養因素有關,而其它則是由煙酒引起、空氣污染與水污染所致。

  因此,專家提醒,抗癌首先是不吃什麼,而不是要吃什麼。保證「舌尖上的健康」,既可防未病,也可輔助治已病。

  

    食道癌

  吃得太燙 常吃腌制/熏制食物

  進食過燙與食道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人的食道壁十分柔嫩,當進食溫度超過50℃-60℃,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反覆燙傷可構成淺表潰瘍,招致慢性口腔黏膜炎症、口腔黏膜白斑、食管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長此以往,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以致癌變。

  而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鹹魚、腌酸菜等可產生亞硝酸胺,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愛喝滾燙的功夫茶、喜歡吃腌制食物的潮汕地區,是廣東食道癌、胃癌的高發區。

  

    胃癌

  燒烤、腌制食品埋下「炸彈」

  全世界胃癌高發的主要地方在亞洲,中國的發病率也非常高,佔了全世界的40%左右。臨床中發現,許多胃癌的患者原先都是一些慢性的胃炎患者,他們普遍存在三餐不規律,喜歡吃腌制和熏烤類食物等情況。

  特別是以炭火燒烤肉類時,油脂滴在炭火上,會產生有毒性的「多環芳羥」,隨煙熏揮發,又吸收回食物中。故吃炭烤肉魚類時常有一種特殊風味,但此種化合物卻是致癌物質。

  

   腸癌

  紅肉吃得太多 果蔬吃得太少

  長期喜歡進食紅色的肉,如牛、羊、豬肉和動物內臟等食物,而蔬菜水果卻攝入不足,將大大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因為人體在消化這些高膽固醇食物時,產生的膽酸的代謝產物和膽固醇的代謝產物增多,可造成腸腔內厭氧菌增多,這些因素對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有強烈的刺激作用。

  如果一直不改變飲食習慣,經過5-10年的刺激和發展,大腸黏膜上的腺瘤會發生癌變,最終形成大腸癌。

  而五穀雜糧及新鮮的蔬果都富含纖維質,能促進腸道蠕動,刺激大便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時間,並沖淡腸道內致癌物質的濃度,因此纖維素攝取多的人們得腸癌的機會比較低。

  

    發霉食物產生的黃麴黴素是「元兇」

  在我國沿海地區尤其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發病率最高。究其原因是沿海地區氣候潮濕,花生、豆類、米、麵粉等糧食製品若貯存不當會產生黃麴黴毒素,這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特別是肝癌)物。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沙發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4-8-7 02:02 | 只看該作者
  

    其他癌

  ●高脂肪與高熱量的飲食:與乳腺癌發生呈正相關,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膽囊癌的發生有關。

  ●喉癌、口腔癌與吸煙、酗酒有關;香煙中的焦油等物質還是導致肺癌和胰腺癌的致癌因素。最近研究表明,吸煙和婦女宮頸癌也有關係。

  ●甲狀腺癌與飲食中缺碘有關;

  ●鼻咽癌與飲食中亞硝基化含物(如亞硝胺)污染有關。

  此外,專家提醒,不要經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藥物,如激素類藥物、大劑量的維生素等。不要用有毒的塑料製品(聚氯乙烯)包裝食物。

  

    健康提醒:最易招來癌症的錯誤飲食習慣

  專家叮囑,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有三種不良的飲食習慣最易招來癌症。

  錯誤飲食習慣1:吃太多的肉類,攝取過量動物性脂肪,同時蔬菜水果卻又吃得太少

  致病基因:纖維素攝取量過低

  應對措施:未加工之豆類、高纖維食物如全麥、糙米以及五穀雜糧根莖類、及新鮮的蔬菜、水果都富含纖維質,能促進腸道蠕動,並刺激便快速排出,減少致癌物與腸道接觸的時間,並沖淡腸道內致癌物質的濃度,因此纖維素攝取多的人們得癌的機會比較低。

  此外研究亦發現自然界中有多種食物可減少癌症機會,如:十字花科食物(青花菜、花椰菜、芥藍菜、芥菜、高麗菜、青江菜、甘藍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及含硫之食物(洋蔥、大蒜)等,這些蔬菜可以多吃。

  

    錯誤飲食習慣2:熟食開封后忘記保存、高溫油炸食品吃的不亦樂乎

  致病基因:貯存與烹調

  應對措施:最好的方法便是一次買少一點食物,不要堆一大堆在家裡發霉,而且少吃腌制、罐頭食品。吃剩的食物一定要放冰箱,貯存時間太久的食物應丟棄。

  肉類盡量少吃油炸的,如鹽酥雞、炸雞、炸排骨等。因為高溫使油脂在高溫下分解,易產生致癌物質,而高溫油炸使肉類蛋白質及氨基酸分解,產生胺類衍生物,也有造成試驗動物產生肉瘤的報道。

  花生、豆類、玉米等貯存在濕熱環境中,易滋生細菌,而產生黃麴黴毒素,是很強的致癌物,亞洲、非洲地區的肝癌常與之有關,因此食物要妥善貯存。

  

    錯誤飲食習慣3:常吃香腸、臘肉、肉乾、火腿、腌肉等肉類製品

  致病基因:食品添加物

  應對措施:製造香腸、臘肉、肉乾、火腿、腌肉等肉類製品時,為了抑制細菌生長,同時增加肉類製品特有的紅色,常添加硝酸鹽亞硝酸鹽。此類保存劑是一種合法的添加物,在允許範圍內使用對人體應不致構成威脅,但若商家不合規定過量添加,或長期大量吃此類肉品時,則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