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軍隊比以前更快 震后數小時4G網進災區(圖)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解放軍官兵進入災區抗震救災(資料圖)

  
    中國民政部網站6日公布數字顯示,8月3日發生在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的地震已造成589人死亡,同時,王家坡村整村山體滑坡、堰塞湖水不斷上漲等消息都引起國際間強烈關注,外媒對中國地震災情發展進行持續報道。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隨著救援者在受災最嚴重地區的挖掘進一步深入,中國魯甸地震的死亡人數周三急劇上升,「周二報道的死亡人數還是410人」,周三就達到 589人。德新社報道說,這是中國雲南省14年來遭受的危害最嚴重的地震。美聯社報道稱,周三,救援隊在更偏遠的山區搜尋時發現了更多遺體。魯甸地震是對本屆中國政府災害緊急應對能力的一次最大考驗。

  很多外國記者已經深入災區,從災區發回他們的一線報道。法新社記者6日從龍頭山鎮發回報道稱,當陽光灑在龍頭山鎮上,地震對這個小鎮的破壞更加明顯,當地常見的5層小樓在此次地震中幾乎全部被毀。專家指出,這個地區的人口密集度及建築物質量加大了地震損失。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6日從災區發回報道稱,通往龍頭山鎮的道路實行嚴格交通管制,只允許救災物資專用車輛和救護車進入。距離地震受災最重區域約4公里處,部隊還在搶修塌方道路。美國《堪薩斯城市星報》網站6日刊發了美國記者從災區拍攝的震后廢墟上一個顏色鮮艷的玩具自行車。

  美聯社記者6日描述說,在龍頭山鎮一所受破壞的中學內,搭建了一個臨時指揮部,一名軍官鼓勵下屬說:「有很多人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挖出,但是希望猶存。」文章還引用一名香港政治分析家的話稱,中國政府調動軍隊的速度比以前更快:「顯然,軍隊的人員、重型裝備到達災區很早,救援行動展開得很迅速。」

  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6日發布信息說,該局已調集中外18顆遙感衛星,服務抗震救災工作。美聯社6日報道稱,在嚴重的地震后,僅僅幾小時,食品、帳篷甚至4G通信網路都送到了災區,一個迅速發展的中國正用痛苦的經驗和巨大的資源來應對眼前這場天災。

  一些外國媒體開始深度報道地震災區的背景。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6日報道說,在震前,魯甸就被認定為國家最貧困的縣城之一,「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這裡的生活水平與大城市相去甚遠」。文章稱,跟中國大部分村莊一樣,龍頭山的許多年輕人去大城市工作,以獲得更高報酬,因此,這次地震的傷亡人員很多是老人和小孩。日本《每日新聞》6日報道稱,在地震中,村民在山裡建造的低矮房舍受損明顯,「自2008年四川地震以來,中國每次發生地震都強調要強化房屋耐震性,但是因為鋼筋房屋造價太高,一些民眾仍無法修建」。

  《南德意志報》6日稱,一名88歲老太被困50小時后被成功救出,給當地的救援工作增添了希望,但是受災地區的情況仍然嚴峻。俄羅斯「消息」網6日報道,大雨和山體滑坡給救援工作造成極大的困難。一名剛剛出生2天的嬰兒獲救給了救援人員極大的信心。救援人員冒著生命危險清理河道。救援人員中許多人參加過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救災,具有豐富的救災經驗。《華爾街日報》6日報道稱,眾多善意的志願者讓政府左右為難,他們給通往災區的道路造成漫長的擁堵。據政府數據顯示,至少有650名志願者已經在地震發生后的48小時到達災區現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