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腐不進,打大老虎們才可能「反撲」越盛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反腐作為強烈的政治運作,當然也會有風險。問題在於,風險評估的標準是否真實和全面

  ■ 觀察家

  只強調反腐風險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反腐並非單兵突進,是為國家治理現代化創設應有環境的先手之舉。當下的積弊,只有通過觸動利益,觸動靈魂,才可能建立起應有的政治倫理和運作規範。

  7月以來,隨著周永康等6名「正國級」、「副國級」、省部級官員的落馬,強力反腐所引爆的政治效應、社會效應和輿情效應均達到新高峰。與此同時,關於反腐其他外溢效應的探討也隨之熱烈。近日,有媒體發表主題為「反腐風暴的風險評估與防範」的文章,提出「大老虎」們聯手反撲、公眾心理承受能力、敵對勢力藉機攻擊煽動是反腐最大的風險,並就此提出對策。

  在此文之前,對於存量的腐敗是否需要「特赦」的討論就已趨於熾熱。現在,以反腐為主題的討論和觀點漸趨顯性,它既反映了公共話題所帶有的現實痕迹,也反映了反腐實踐對於理論演進的引領。但也正是因為反腐的高度現實性,也對其討論提出了現實性要求。是否具有切實的現實對照性,是判斷關於反腐討論不可或缺的關鍵標準。

  以此考量,反腐是否已到了「風險評估」時,也需要全面對應現實情況。任何政治運作都需要風險評估,這是無須討論的常識。反腐作為強烈的政治運作,當然也會有風險。問題在於,風險評估的標準是否真實和全面。就此而言,「反腐要提防大老虎」一文所列出的三個風險指標,儘管涉及了現實和潛在風險,但遠不夠全面。

  首先,反腐確實可能遭遇種種軟硬抵抗甚至反撲,在政治、經濟諸領域掀起一些波瀾。但是,利益集團基於維持利益的需要,維持固有格局和利益水平是其慣性。就此而言,反腐力度大小均不影響其反撲衝動。此前落馬「老虎」勾連利益集團、結黨營私、阻礙改革的定語,以及業已公布的其他落馬官員案情,足以表明其利益訴求不會因政治形勢變化而改變。相反,反腐不進,才可能反撲越盛。

  其次,公眾心理承受能力絕非反腐風險指標。推進反腐以來社會各界「無役不與」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已經證明反腐是民意與政治意志的有效契合點而不是相反。公眾心理承受不起的不是反腐案情的披露,而是反腐的半道衰減。

  再次,即使對反腐力度和節奏有所調整,也難以消除「敵對勢力」的借題發揮。而且,「敵對勢力」的泛指,需要變為確指。否則,無論強力反腐還是不反腐,無論是在反腐領域還是其他領域,都會被借題發揮。被借題發揮,本身就是大國的伴生品。

  只強調反腐風險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實際上,反腐並非單兵突進,其本身即是「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改革」的組成部分,是為能夠順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創設應有環境的先手之舉。以當下存在的積弊,只有通過觸動利益,觸動靈魂,才可能建立起應有的政治倫理和運作規範。

  這一運作邏輯,尤其可從巡視反腐到依法治國首次列為中央全會專題的脈絡中呈現出來。這也為反腐未來的制度化指出了方向。唯有建立起依法治國、依法治吏的制度環境,反腐的現實和潛在風險才能真正消除,對權力腐敗的「歷史共業」是否特赦划斷的疑惑才能明晰。因為,只有法治,才能抵禦對抗反腐的政治盤算和經濟盤算,才能對反腐的力度、節奏和公允度作出最恰當的仲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