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男人和中國女人,到底誰配不上誰?

[複製鏈接]

6167

主題

6227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6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NTti 發表於 2014-8-6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嚴行

  近日,網上「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吵得正歡。其實,把中國男人作為一個類別拿出來架在火上烤並不合適,正如沒有哪個男人可以代表中國男人一樣。符號化的討論,徒發一己的鬱悶,因此很難有建設性。

  那種認為「中國女人在穿著舉止上與世界接軌很快,而男性很土很潮很官僚」的觀點,聽起來似乎很對味,其實就和我們說,「中國製造」的產品物美價廉,外表光鮮,企業的管理和創新卻不行一樣。中國人的外表與內里的光景落差蠻大的,大到可以忽略男女之間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區別。

  更深一層看,這一言論的產生和點贊,彷彿讓人看到在一片萎靡的男性叢林之上,崛起一個女超人傲然的形象。承認兩性的互相吸引、期待兩性的彼此扶持,反而淪為一則笑話,更不要提為了維持愛情婚姻所需要的舍己與順服對雙方品格的真實操練。從心理學的角度推測,類似言論的產生和流行,可能有相當多的中國女性在失敗家庭的不幸中長大,帶著傷害和對男性的怨恨,以至於無法組建一個健康的家庭,同時又出於自愛選擇迴避自我反省而將問題投射到對象身上,失去了承認「我要痊癒」並獲得醫治的機會。

  因此,當網上的討論很快出現「請問地球上誰配得上中國女人」的提問時,並不令人驚訝。有人還調侃說:「中國女人說要房才結婚,中國男人就把房價買到了世界之最;中國女人說還要車,中國男人就把中國變成了世界第一大汽車消費國;中國女人說還要LV,還要迪奧……中國男人就打開錢包把中國變成了世界最大奢侈品購買國!」

  看來如果一位男作者,寫出一篇「中國女人配不上中國男人」亦非難事,羅列中國女人如何驕傲,虛榮,不順服,不懂愛,眼裡看不上任何人種種不是。說到底,如果人們心中對人性有一個美好的期待,那麼無疑男人與女人都活在夢醒時分的無奈之中。按上帝的眼光,人人都虧缺了我們本來可以活出的榮耀與尊貴,男女彼此論斷互扔雞蛋,正是人性的真相、破損的證明。

  中國男人真的不象樣?

  曾有那麼一個時期,中國男人的風度令人心儀。讀讀《詩經》,那裡面我們的祖宗們何等有型有款。

  《大雅·抑》「溫溫恭人,維德之基。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講究男人首先應是謙謙君子,品德高尚,有頭腦,有知識,講話有理有據,還能按道德行事。《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是講君子的風度氣質,溫潤如玉。《鄭風•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分別描繪出男人有仁有德又勇武剛毅的形象,是早期男性美的最高標準。

  那時節中國男人需要努力修養自己的品德。《衛風·淇奧》讚賞君子的品德學養是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如金如錫,如圭如璧」不斷磨礪。那時節中國男人不擺闊爭富,《陳風·衡門》里說「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意思是哪怕房子破到要靠拿根木棍支起來當作門框,都可以安居,內心尊嚴何等強大!壓根不需要金錢、地位來支撐作為一個男人的實力。

  那時節中國男人以專一忠誠為美。《鄭風·出其東門》里講一個男子執著愛情,「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這位哥哥在東城門外看到了如雲美女,卻不為心動,因他心裡念念不忘的唯獨是那位白衣綠裙的女孩。「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出自詩經《邶風·擊鼓》,其中堅定的情感激蕩千年。

  有風度的男人有所信仰,知所敬畏。「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見《尚書·湯誓》),《大雅·大明》云:「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那時節的男人相信上帝是超越性的,不是一國一姓的上帝,監察四方,發現民間疾苦;人民都是上帝的孩子,蒼生皆天之子,而王為之長,所以稱為元子。

  儘管上古信仰中的「上帝」與聖經中的上帝有相通亦有不同,但其形象還不至於被消解為一個道德化的天道概念。先秦以降,上帝對君權的制約被架空;「絕地天通」,上帝與人的溝通被斷絕,天意難測就落入宿命論;只有皇帝能稱為天子,天子取代了上帝接受人們的敬拜;「以德配天」淪為「以德治國」的表面文章。居上位者內心信奉的是法家的治術和權謀,在惡者的遊戲中「劣幣驅逐良幣」,斷了脊樑的男人在運動中的倖存係數遠高於有風骨的男士。

  那「象樣」究竟是什麼樣?

  先秦以降,專制的加劇與對人的膜拜是一體兩面的過程。中國男人的健康形象,日益被罪破壞,源自上帝的形象破損殆盡。曾經的男人還相對淳樸,有「劃地為牢」之信,為守約寧可「抱柱而死」,遠不像今日假冒偽劣滿天飛,誠信全無。孔子要恢復「仁」,孟子提倡「義」,都跟當時人心還存有這樣的觀念有關。人心裡沒有了,口裡也不會有。

  當人們批評中國男人「不象樣」時,一個隱含的前提是,一定先有個「樣子」,那這樣子究竟是什麼?這樣子一定不是從人來的,而是從神來的。聖經創世記清楚記載上帝造人是「照著自己的形象和樣式」來造的,人的「樣子」,包括身體和靈魂,都從上帝而來。

  上帝把「尊貴、榮耀」加在人的的形象上,人因此成了尊貴而又榮耀的活物。上帝所賦予的這個「樣子」,屬於所有人,不分國籍、種族、貧富、男女、健康、殘疾、年少年老……即使老朽殘病之人,也不會悲苦,因為「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同樣有尊嚴有盼望。

  人,總是裡面不象樣了,外面才開始不象樣。當人被肉體的情慾和眼目的情慾弄瞎了靈性的心眼,對「樣子」就產生錯誤的理解,把「樣子」當成是外表的東西,因此人的文化走上了一條錯誤的追求路線——在外表上打造自己,與所謂的先進世界接軌。

  「樣子」本不是這樣。聖經舊約的《以賽亞書》預言主耶穌「無佳形美榮……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相反「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但他的生命像上帝一樣完全,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

  正如《沉默的亞當》一書所指出的,這個世代,男人尋找男子氣概多於尋求上帝,重視自我發現與自我實現多於重視順從上帝,卻忽略了一個簡單的真理:要有男子氣慨(manly),唯一途徑是首先要敬虔(godly)。耶穌「本是神的像」,活畫人在面前。男人「效法基督」,不戀慕自己,將會成為我們時代的真正男人。

  舊約時代上帝對人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新約時代主耶穌說:「所以你們要完全,象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以弗所書》發出新人類的宣言,要人們脫去舊人「改換一新」,「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真理的仁義和聖潔」,這是多麼美的內涵與風度!有了這個「樣子」的人,是比《詩經》所讚美的健康、英武、陽剛的中國男人更美好!因為上帝的形象在他身上被恢復了!這也不只是男人的畫像,而是不分性別、種族、國家的人類所共同的榮美形象。

  這世界告訴男人,唯有強壯、頑強、聰明、有掌控力才能生存,才能有所成就,才能「配得上」美麗的女人。這是一個病人以自己扭曲的行為來迎合另外一個病人病態的心理需求。耶穌基督透過祂的生命和教導告訴我們,人最軟弱的地方,才是最堅強的地方,病人之間的愛若有希望,實在是因為我們學習依靠祂這位醫生而不再依靠自己的智慧。

  男人和女人一樣,只有看到並承認自己的形象已經被罪所破碎,無可救藥卻自以為義,才能在自己的破敗不堪中生髮出對救贖的渴望。開始尋找,並且就找到生命的亮光。破碎,是重返健康與榮美形象的必經之路。

活著就要用力的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