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代奸商勾結秀才偷賣孔廟祭祀腐敗臭豬肉(圖)

[複製鏈接]

6483

主題

6581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13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OWERDI 發表於 2014-8-4 09: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制假、造假、缺斤短兩等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事,自古有之,黑心商販也從來不是近現代才出現的。

  宋朝就已經有了這種惡風陋俗。奸商們為了多賺黑心錢,想盡各種辦法坑害消費者,他們在肉里注水,在糧食里洒水,在鹽里摻灰土,往雞肚子里塞沙子,把鵝和羊的身體吹脹,把腐爛的蔬菜裝扮出新鮮的樣子,把偽造的物品假冒成正宗的品牌,真是一點兒良心都不要了。

  南宋大臣洪邁去金國出差,途經開封,在糧油市場上買了一袋小麥,當時感覺很乾燥,哪知沒走到張家口就發霉了。眾所周知,小麥吸水能力很強,100斤小麥中注入20斤水,摸起來還是非常乾燥的,而且籽粒飽滿,賣相極好。買家不知道真相,沒有及時曬,水分出不來,小麥自然就發霉了。

  宋朝奸商可以說俯拾皆是。宋人有首曲子:「浙右華亭,物價廉平,一道會買個三升……這一瓶約迭三斤。君還不信,把秤來稱,有一斤酒,一斤水,一斤瓶。」華亭就是現在的上海,這首曲子唱的就是上海假酒——要價不高,一貫紙幣能買三斤酒,其實光瓶子就重一斤,摻的水又有一斤,一貫紙幣最後只能買到一斤假酒。

  不過,那時技術手段落後,假酒只是摻水,對人體沒什麼危害。事實上,宋朝風氣之壞和人心之惡並不亞於今天。

  宋朝秀才每年都要祭幾迴文廟,祭祀完的豬肉,一般大夥分掉,可是到了盛夏,天氣炎熱,上午祭祀的豬肉,下午就臭了,誰都不願意要。為了避免「浪費」,他們就把那些豬肉兌給肉販子,肉販子用血水泡洗一番,異味兒暫時沒了,肉色還挺好看,可以一文不少地賣給不懂行的消費者。肉販子奸惡倒不奇怪,滿口聖賢大道理的秀才們竟然也把變質的豬肉轉售他人,看來孔夫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導並不管用。

  不光秀才,有些農民也很過分。南宋戰亂之時,死傷無數,江浙的農民用人的腐屍餵豬和養魚。腐屍毒性極大,豬和魚吃了屍體,毒素必然在它們體內殘留。農民把這些豬和魚賣掉,自己只吃正常餵養的,真是既自私又奸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0: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