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有信仰是好的嗎?

[複製鏈接]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4-7-7 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發帖子如下:


宗教徒很喜歡說: 「有個信仰總是好的。」每次聽到這種說法,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信仰納粹主義也是好的么?經過了納粹主義帶來的災難,當今世界上自然沒有多少人會認為信仰納粹主義也是好的,至少不會公開贊同這種信仰是好的。

顯然,「有信仰總是好的」這種說法有問題。那麼,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呢?

九十年代中,在衝出基督教的迷霧后不久,我又與來自一個神學世家的那位神學女友相聚。雖然沒有明確地說出來過,但是她曾經希望我受洗成為基督徒,至少是一個雖然不受洗但是信耶穌的基督人,好歹有個信仰。這次相聚,知道我不可能再返回基督教的那套信仰體系,她掩飾不住自己的失望,告訴我:那你總需要一個信仰啊!我回答說:不,雖然人活著不是單靠麵包,但是不必有信仰。她反駁說:不,人活著總要有個信仰,不信神,就信別的什麼,不管是信人、信東西,還是信錢,反正人總是要信點兒什麼東西的,沒有信仰是不可能的。

當時,我沒辦法再回復她的指責——需要指出的一點是,信仰與相信在德語是同一個詞,都是glauben,雖然用法略有區別。那時我還沒有想明白,這位女友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她所用的,正是基督教在信與信之間玩兒的混淆概念的把戲:把人在生活中必需的信任(相信)與宗教的信仰混淆了起來。

信任與信仰都與信有關。從我們正常人的語言運用上講,信就是不知,因為不知,才需要信,相信自己在已知的基礎上對未知的推斷,而所信的一旦得到驗證,就不再是信,而是知。這樣的信,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相信、信任。舉例來說,中午的時候我們找張三,可以根據常理和以往對他的了解,相信他正在食堂吃飯,但是如果我們已經在食堂見到張三吃飯,那我們就不再是相信,而是知道他在食堂吃飯。所以,信,從本質上來說是不知。

與相信一樣,信仰一樣是不知,是從已知對未知的一種推斷。與相信不同的是:信仰是把因為不知而產生的信當作絕對真理。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依賴自己的感官和感受,依靠以此獲得的經驗與知識,就是說相信自己對周圍的人情世故的認識,相信平時對人與事的判斷,這樣才能在生活中做出那些有意無意的行為決定。如果對自己周圍的世界認知有誤,那麼我們就必須對自己相信的正確或謬誤進行矯正,在新的認知基礎上建立信任。不幸的是,或者說,幸運的是,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在不斷變化,不論是人還是事,都在變化中。這樣,我們對人和事的認識也需要跟著變化,建立新的信任。沒有對周圍的人與事的信任,人就不可能生存,也不可能取得同人的信任。

信仰雖然有類似於相信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是相信的最高級和絕對化,但是與相信有一個根本的不同:相信需要接受檢驗,需要驗證,需要根據認知做出改變,而信仰雖然也是一種相信,不過,信仰是相信某種東西的絕對性,並且把這種東西作為自己行為的標準,這樣,這種相信本身就是絕對的,就是說拒絕任何檢驗,不論人與事發生什麼變化,這種相信都是不可改變的,就好象我們中午時分找遍食堂沒有見到張三的影子,還是要相信張三在食堂吃飯。

可以而且必須改變的相信和不可改變的信仰,說到底都是人的處事態度。在生活中,我們需要對他人的相信和信任,同樣也需要他人對我們的相信和信任。說有信仰是好的,無非是說一個人為人處世有一定的準則,這樣,他的行為就可以被人預測,他就是可以信任的,也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偷梁換柱的把戲就此完成:絕對的、不可更改的信仰被混同成了需要得到驗證並且隨人與事的變化而改變的相信和信任。如果混淆了信仰與信任、信心、理想的區別,那就很容易認同鑽入「人活著總要信點兒什麼」的圈套,而一旦要「信點兒什麼」,那當然就要信據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所供奉的、最偉光正的那個神。不信這麼一個據說連牛頓和愛因斯坦這麼偉大的科學家都信的神,那豈不是糊塗?

那麼,有信仰就真是好的嗎?的老網友ICLL曾經舉這麼一個例子來說明信仰的態度:

「……你先認為床下有一個鬼!

然後你反覆地去查看床下,最後發現,沒什麼證據支持床下有鬼,於是你認為,床下有鬼這一結論,不成立。這是一種方式。

另一種方式。你堅信床下有鬼,無論你是否找到證據,無論你是否可以證明,你都堅信床下有鬼,換句話說,沒有任何事實或邏輯能說服你相信床下有鬼這一結論不可靠。這是另一種方式。

前者,其實就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科學家先有一個假設,然後找證據,最後依據證據來糾正自己的認識。這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這裡有個基督徒說,如果他死後看不到耶穌,他就不承認耶穌是真的了。別的不說,起碼這個態度,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注意,這不是信仰的態度。

信仰的態度是後者,他堅信!不因為事實、證據、邏輯而改變。如果事實證據邏輯和他的認識有衝突,則他將會去改變事實的認識,改變邏輯的認識(上帝的邏輯不通於人的邏輯云云),但他不會改變自己的堅信。這才是信仰的態度。」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有信仰未必是什麼好事,因為這樣的有信仰意味著,信仰不僅會束縛、扭曲人的思維,甚至會扭曲人的感受和認知,使人喪失理性,這也是宗教信仰永遠落後於社會進步、與科學進步相衝突的原因。這樣的信仰不僅讓信仰者不能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和社會,不能與時俱進,而且會帶來信仰團體與社會的衝突。遇到心理狀態不怎麼穩定的信徒,僵化的信仰教條甚至會成為精神病發作的原因,古今中外都不缺乏這樣的事例。這樣的信仰不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非但無益,反而有害,而指望自稱終極、超越的什麼真信仰、真宗教來建立道德,無異於飲鴆止渴——宗教政治化和政治宗教化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已經足以讓人對宗教信仰保持戒心,一個自由主義者青睞於宗教就更是匪夷所思了。

生存需要信任,做事需要信心,生活該有理想。可是,我們憑什麼要認可「有信仰是好的」這樣的說法呢?號稱有信仰的人有什麼資格自豪地自以為高人一等呢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沙發
hellman 發表於 2014-7-7 10:08 | 只看該作者
這個是否定無神論的第一步。下面是灌輸必須信耶穌,否定所有異教徒。 再下來就必須去他們教會, 只有他們教會才是真正的基督教教會,否定其他所有教派。拉羊三部曲。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3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7 11:34 | 只看該作者
現在人·能到月球了,如果還信有常娥,那就是蠢豬了。人上天不穿宇宙服就必死這·1已是真理了,還想肉體升天,也是蠢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4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4-7-7 21:22 | 只看該作者
hellman 發表於 2014-7-7 10:08
這個是否定無神論的第一步。下面是灌輸必須信耶穌,否定所有異教徒。 再下來就必須去他們教會, 只有他們教 ...

老兄怎麼看出這一點的, 我覺得文章挺中性的。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5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4-7-7 21:24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7 11:34
現在人·能到月球了,如果還信有常娥,那就是蠢豬了。人上天不穿宇宙服就必死這·1已是真理了,還想肉體升 ...

基督教就是這麼信的。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6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8 06:59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7-7 21:24
基督教就是這麼信的。

那很簡單,就請他們蹬在火箭里,直接送上天就行啦,省了很多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7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4-7-8 13:02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8 06:59
那很簡單,就請他們蹬在火箭里,直接送上天就行啦,省了很多錢。

你忘了他們得先死一回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8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9 01:17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7-8 13:02
你忘了他們得先死一回

不想死。喜歡睡一會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9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4-7-9 02:07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7-9 01:17
不想死。喜歡睡一會兒。

骨頭都爛沒啦, 再也不會醒來啦。

其實復活又是一個誰也說不清的問題。 耶穌當時說的是他馬上回來, 讓人們復活接受審判。 但2000多年了, 他沒來。 死的基督徒卻連骨頭都爛沒啦, 早已化成塵土。 怎麼復活? 復活了還是當初的那個人嗎? 誰能說的清?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0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02: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4-7-19 13:53 編輯

凡是把ILCC的話當成根據的觀點,我一般都會帖一個否定的標籤,因為他不能用基督教信仰認為正確的準則和態度來思考問題,而這些是思考基督徒信仰任何問題的前提和基礎,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不保證你肯定正確,沒有則肯定錯誤。

一個最基本原則,就是沒有對神的信靠,就沒有基督教信仰;與此相關的一切討論實際都是沒有什麼效用的。

而從這篇文章作者所述來看,他卻把基督教信仰本質的東西,靠信建立的東西,用物質方式去檢驗去論證,根本就是南轅北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11
 樓主| 求索 發表於 2014-7-20 05:23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02:49
凡是把ILCC的話當成根據的觀點,我一般都會帖一個否定的標籤,因為他不能用基督教信仰認為正確的準則和態度 ...

啥是ILCC?

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不保證你肯定正確,沒有則肯定錯誤?
追版太武斷了吧? 基督教的前提和基礎, 只在你們內部討論誰更忠於耶穌時, 有用。 對大部分人來說, 基督是誰, 完全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問題。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2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05:45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7-19 16:23
啥是ILCC?

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不保證你肯定正確,沒有則肯定錯誤?

是ICLL。對不起,記錯了。
一個叛教的人,是不可能說對基督教信仰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16

帖子

91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1
13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13:4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7-9 02:07
骨頭都爛沒啦, 再也不會醒來啦。

其實復活又是一個誰也說不清的問題。 耶穌當時說的是他馬上回來, 讓 ...

你就一凡人的命,卻天天操上帝的心。

埋在地裡邊的,我固然要讓他活著走出來;

就是撒在大海里,餵了魚蝦的,我也要把他再聚回來。

不可能?

在人凡事不能,

在神凡事都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4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14:41 | 只看該作者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00:40
你就一凡人的命,卻天天操上帝的心。

埋在地裡邊的,我固然要讓他活著走出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5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14: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4-7-20 01:46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7-19 16:23
啥是ILCC?

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不保證你肯定正確,沒有則肯定錯誤?


你說的不錯,正如聖經是神給神的兒女/選民的,這個特定聽眾之外的人不可能理解。

其實,這是一條最基本最淺顯的認識,但是卻並非所有人都知道。

但是,歸根到底,還有神在那裡審判,對錯最終還是要水落石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16

帖子

91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1
16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14:58 | 只看該作者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13:40
你就一凡人的命,卻天天操上帝的心。

埋在地裡邊的,我固然要讓他活著走出來;

上帝真不是那麼好當的。

光就是當個版主,都夠辛苦的了,教內教外的矛盾都要處理;

當個國家主席也不容易啊。你看胡錦濤,容易嗎?

上帝就更不容易當了,

就連一個小屁孩問世,

上帝都得把把他全身的毛孔從頭到腳數一遍。

上帝工作任務的繁重我就不一一說了,

只是希望大家多理解他工作的難度,多支持支持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16

帖子

91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1
17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14:58 | 只看該作者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14:58
上帝真不是那麼好當的。

光就是當個版主,都夠辛苦的了,教內教外的矛盾都要處理;

永生兄,你看是這樣的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16

帖子

91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1
18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15:12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14:45
你說的不錯,正如聖經是神給神的兒女/選民的,這個特定聽眾之外的人不可能理解。

其實,這是一條最基本 ...

永生兄所言甚是,聖經就是神給神的兒女/選民的,

可問題是,外邦人從來就不是神的選民,又怎能談得上是他的兒女了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9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20:03 | 只看該作者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0 02:12
永生兄所言甚是,聖經就是神給神的兒女/選民的,

可問題是,外邦人從來就不是神的選民,又怎能談得上是 ...


就是保羅說的,嫁接過來,到真葡萄樹上;而以色列人呢,不結果子的則被砍掉。

所有的人只有連接到神這棵真葡萄樹上,才是神的兒女,沒有國界之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16

帖子

911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1
20
偽「慕道友」 發表於 2014-7-21 01:0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4-7-20 20:03
就是保羅說的,嫁接過來,到真葡萄樹上;而以色列人呢,不結果子的則被砍掉。

所有的人只有連接到神這棵 ...

嫁接到真葡萄樹上的,終究是假的葡萄枝;

真的葡萄枝,嫁接到了其它真樹上,也必不再結葡萄杲。

如此一來,又豈有選民可定,

以色列人可成外邦人,

外邦人也可成以色列人。

選民可成非選民,

非選民可成選民,

這還能叫「選」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7: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