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質子碰撞到一起,它們間的相互作用將由強相互作用力主導,因此膠子也將密切地參與其中。如果膠子自旋是質子自旋的重要部分,那麼碰撞時質子的自旋方嚮應該會影響實驗結果。科學家預測,質子自旋方向相反的碰撞與自旋一致的碰撞發生頻率會不同。RHIC近期的數據表明確實存在差異。「相同的實驗條件得到的結果完全一樣。」牛津大學的物理學家胡安•羅橋(Juan Rojo)說道,他是NNPDF(Neural Network Par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的首字母縮寫)協會的成員,在《核物理B》上發表了第二篇論文。「由於這種不對稱性不等於零,這提醒我們質子自旋的分配問題並非等閑之輩。」羅橋團隊計算髮現,膠子對質子自旋的貢獻率可能是與夸克平分秋色的。德•弗洛里安和他的同事對相同的RHIC數據進行了分析,但採用不同於羅橋團隊使用的數學方法來計算膠子貢獻率,他們同樣發現膠子自旋與質子自旋顯著相關。「這些分析第一次表明膠子的極化並不為零,也就是說膠子是極化的,」德•弗洛里安說,「膠子自旋基本上能夠解釋質子自旋的其餘部分,但不確定性很大。」